刘萍萍
论杜甫与韦庄的百韵诗
刘萍萍
五律百韵诗始于杜甫,其《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以千字的容量叙事咏怀,高歌低回,书写身世飘零与乱世艰辛。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记录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刻思想,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无独有偶,时至晚唐,韦庄也以一首《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做出了回应。本文将对两首诗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韦庄在继承杜甫开创的以近体诗写时事传统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立秋,作者居夔州的次年。郑监即秘书少监郑审,李宾客即太子宾客李之芳。杜甫以诗代信,向两位友人描述自己居夔州的景况,诉说心曲,寄托怀抱。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约作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秋。韦庄在诗作中回忆了黄巢起义以来的社会乱象,直写至当下时空,并细数了自己与朋友前后遇合别离的情状。
两首诗皆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均以沉实的笔力铺写所历所感,都显示了作者关心社会现实的大德与驾驭长篇巨制的高才。
两首诗歌在制题方式上非常相似。第一,两诗一“和”一“寄”,读完诗题即可知,都是写给友人的作品。第二,题目中均有“秋日”二字,点出了写作的时令。第三,都提到了友人的身份,杜甫写给秘书少监郑审和太子宾客李之芳,韦庄则是写给右拾遗郑谷。第四,杜甫诗题中有“咏怀”二字,而韦庄诗题中有“感事”二字,都表明了诗歌的主旨是借诗歌叙事抒怀。第五,“一百韵”更明确了诗歌所采用的体式和篇幅,表明这将是一首长篇排律。
两首诗制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杜甫诗为“奉寄”,只是单方面写给朋友的诗,韦庄诗题中有“和”,是与朋友之间的唱和诗。而且杜甫诗题中有“夔府”二字,更明确了写作地点,这一点韦庄诗题中没有体现。从表达顺序上看,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时间(秋日)、地点(夔府)、主旨(咏怀)、写作目的(奉寄)、朋友身份(郑监李宾客)、作品体式(一百韵)一目了然;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写作目的(和)、朋友身份(郑拾遗)、时间(秋日)、主旨(感事)、作品体式(一百韵),在顺序上有所变化。这种表达上的不同是因为两人写作的实际情况不同。杜甫只是单方面的寄赠,所以要先写明诗作的客观属性,即时间、地点、主旨等,再交代寄赠对象;韦庄的作品是应和朋友所作,所以要先说明写作缘起即“和郑拾遗”,再明确作品的客观属性即时间、主旨、作品体式等。总之,两首作品的题目,有大同而存小异,同中有别,契合了各自作品的客观情况。两首诗,韦庄为应和感事,杜甫为寄赠咏怀,均因人而起意,缘事以发声。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首以12句叙述“夔府咏怀”之由,客夔三年,去意已生,尚未付诸行动。“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聊以诗作遣兴。接着以16句写夔州风景,以20句咏居夔情事,既呼应上文“登临多物色”,又以宴会中听“开元南内曲”引出回忆,领起下段。风景不殊,却举目有山河之异。写景叙事,苦乐参半。继以24句回忆代宗宠信宦官竟至天下离心,藩镇争权,吐蕃入寇,代宗出逃,郭子仪收京师等一系列重大时事。“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句,借文王出猎载吕望同归的君臣遇合之事,引出下文28句称颂郑、李二公高才大德之内容。接着是一段过渡,用20句抚今追昔,家事与国事两难,蒙两位朋友问存,聊为开怀;便再以24句答二公,对居夔秋况、日常家居细细描画。有往有来,有问有答,尽主客寒暄之意。转以20句发论,寄望于两位朋友能入朝佐政。复以20句写自己出峡与两位朋友相会的缘由。再承之以16句,重申前文出峡求禅目的,以此终篇,言尽意尽情不尽。洋洋千字,极尽开合变化,乍起乍结,藤蔓牵缠,转折多姿,却又提一藤而诸华实皆见,无一句不有落实处。“长篇排律,起于少陵,多至百韵,实为后人滥觞……此篇典雅工秀,才学既优,而部伍森严,章法尤为精密。”①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首节8句,“避时难驻足,感事一回肠”叙述自己被战乱所迫,流落江湖,此为“感事”之由。继以62句写黄巢起义军与官军交战的情状。中复44句写藩镇争权,僖宗不能制衡,为李克用所逼再次出逃等。后以20句自叙寓居婺州的窘困情形。再以66句写与郑拾遗的交谊。结构上虽无法达到杜甫的奇崛变化,但其井然的脉络和分明的条理实出于杜诗“世俗之病,如恃才骋学,做身份,好攀引”②,韦庄理智地选择了与自己才力相当的谋篇布局方式,不强求杜诗之变化,方能得其严整。
两首诗最重要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相当篇幅对较长时间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描述,以诗记录的意图明显,具有“诗史”性质。
杜甫在这首百韵诗中,用篇幅叙写安史之乱方平,吐蕃之祸又起;宦官专权,代宗姑息养奸,天下离心;代宗仓皇出奔,吐蕃乱京,扶植李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为帝;郭子仪收复京师,代宗下罪己诏等一系列重要时事。如:
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乘威灭蜂虿,戮力效鹰鹯。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鋋。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胡星一彗孛,黔首逐拘挛。哀痛丝纶切,烦苛法令蠲。业成陈始王,兆喜出于畋。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
“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身在夔州,形单影只;忆起杜曲,回肠九转。“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谓吐蕃陷京师,异族遍地;“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乘威灭蜂虿,戮力效鹰鹯”,思念肃宗临危践祚,奋起于灵武,将相皆英才,辅佐圣主以恢复山河;“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谓帝京如故,而叛将未除;“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鋋”,对代宗的软弱纵容深感痛心;“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胡星一彗孛,黔首逐拘挛”,推本祸根,乃是代宗宠信宦官程元振,竟至付与天下权柄,吐蕃入侵而不报,帝辇出幸,弃百姓于水火,生民涂炭;“哀痛丝纶切,烦苛法令蠲。业成陈始王,兆喜出于畋。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幸赖郭子仪整理乾坤,平复战乱,代宗得以还京,且下罪己诏,并停捐税,有中兴之象。此节以26句回忆过去十余年间的社会政治时事。又如:
每欲孤飞去,徒为百虑牵。生涯已寥落,国步乃迍邅。衾枕成芜没,池塘作弃捐。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露菊班丰镐,秋蔬影涧瀍。共谁论昔事,几处有新阡。富贵空回首,喧争懒著鞭。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局促看秋燕,萧疏听晚蝉。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
百虑牵肠,孤飞不得,自身生涯寥落,国事步履维艰;田园芜没,亲人离散,无家可归。真所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丰镐”代指东西二京,富贵繁华如今看来不过是场梦,已经没心力再追逐了;只是现在仍不得已身处乱世,四围兵戈,岁月日促,倍感萧条凄凉。此节以20句概括身世与国事,如电影镜头飞掠而过。
除了直接记叙时事,还有“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哀筝伤老大,华屋艳神仙。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之句,繁华宴上听旧曲,却是梨园弟子白发新,“南内开元”暗藏唐玄宗之凄凉晚景,旧臣有感,怎不“涕潺湲”呢?
总计下来,杜甫以占全诗四分之一的篇幅铺叙政治时事,笔调沉郁,铿锵顿挫。
韦庄的百韵诗,开篇“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便写出时代大背景,确定了作品基调,实是乱离人心曲。接着是一段概述:
雅道何销德,妖星忽耀芒。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盗据三秦地,兵缠八水乡。战尘轻犯阙,羽旆远巡梁。自此修文代,俄成讲武场。
写战乱突起,中原板荡;黄巢起义在前,李克用逼京师于后,唐僖宗车驾刚刚返京,又因为藩镇与宦官争权而被迫再次出幸;国事急转直下,百姓深陷于水火之中。
然后用巨大的篇幅追述时事:
熊罴驱涿鹿,犀象走昆阳。御马迷新栈,宫娥改旧妆。五丁功再睹,八难事难忘。凤引金根疾,兵环玉弩强。建牙虽可恃,摩垒讵能防。霍庙神遐远,圯桥路杳茫。出师威似虎,御敌狠如羊。眉画犹思赤,巾裁未厌黄。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觞。僭侈彤襜乱,喧呼绣镼攘。但闻争曳组,讵见学垂缰。鹊印提新篆,龙泉夺晓霜。军威徒逗挠,我武自维扬。负扆劳天眷,凝旒念国章。绣旗张画兽,宝马跃红鸯。但欲除妖气,宁思蔽耿光。晓烟生帝里,夜火入春坊。鸟怪巢宫树,狐骄上苑墙。设危终在德,视履岂无祥。气激雷霆怒,神驱岳渎忙。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骧。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志求扶坠典,力未振颓纲。汉路闲雕鹗,云衢驻骕骦。宝装军器丽,麝裛战袍香。日睹兵书捷,时闻虏骑亡。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上略咸推妙,前锋讵可当。纡金光照耀,执玉意藏昂。覆餗非无谓,奢华事每详。四民皆组绶,九土堕耕桑。飞骑黄金勒,香车翠钿装。八珍罗膳府,五采斗筐床。宴集喧华第,歌钟簇画梁。永期传子姓,宁误犯天狼。未睹君除侧,徒思玉在傍。窜身奚可保,易地喜相将。国运方夷险,天心讵测量。九流虽暂蔽,三柄岂相妨。小孽乖躔次,中兴系昊苍。法尧功已普,罪己德非凉。帝念惟思理,臣心岂自遑。诏催青琐客,时待紫微郎。
“熊罴驱涿鹿,犀象走昆阳”,写黄巢军与官军之间的战争;“五丁功再睹,八难事难忘”,写僖宗幸蜀和藩镇割据的局势;“军威徒逗挠,我武自维扬”,写黄巢军退避,官军士气高涨;“但欲除妖气,宁思蔽耿光。晓烟生帝里,夜火入春坊”,写官军与黄巢军决战的情形;“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骧”,写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自以功高位下,心中不平,实已暗藏祸根;“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谓官军收复长安之后,大将普遍晋封王侯;“人心惊獬豸,雀意伺螳螂”,比喻僖宗虽然还京,但藩镇之间争斗不已;“四民皆组绶,九土堕耕桑”,极言当时世风奢华,四海之内农事不兴;“未睹君除侧”,指僖宗未能剪除宦官田令孜,加剧了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法尧功已普,罪己德非凉。帝念惟思理,臣心岂自遑。诏催青琐客,时待紫微郎”,写僖宗下诏罪己,反思治道,并诏求贤臣辅佐朝政。
与杜甫的百韵诗相比,韦庄用了超过一半的篇幅来铺写时事,对十余年间的社会现实状况作了全景式描绘。可以说,其对杜甫诗史传统,尤其是以近体诗写政治时事的传统,有自觉的继承。并且,韦庄在对政治时事的叙写中,更坦白直率,也更注重细节描写,如“御马迷新栈,宫娥改旧妆”,写想象中僖宗幸蜀的艰辛,而那些来不及扈从的宫女不得已变装易服以避战乱;“僭侈彤襜乱,喧呼绣镼攘”,写黄巢军攻入长安,不识礼仪,乱穿女人衣物。此诗与《秦妇吟》一样,都显示出韦庄架构篇幅、合理布局、长于叙事的能力与实力。
两位作者生活的时代非常相似,让两人有太多的相似遭遇。所不同的是,韦庄所处的时代,社会政治矛盾更加尖锐,面临的时代更加艰辛。杜甫诗中一再忧虑的亡国之象,对韦庄来说已是切实的感受了。客观的社会环境让两人产生相同的诗思。而作为晚唐五代一位优秀文人,韦庄对杜甫敬慕有加。据其弟韦蔼所作《浣花集序》中“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因命芟夷,结茅为一室。盖欲思其人而成其处……目之曰《浣花集》,亦杜陵所居之义也。”③韦庄对杜甫的作品爱不释手,史载其晚岁吟诵杜诗而殁,对杜诗是非常熟悉,从而有可能创作出向杜甫致敬的作品。简言之,时代背景、个人遭际、才力学养,都促使韦庄自觉继承和发展了杜甫用近体诗写政治时事的传统,并因这首百韵诗而取得了突出成就。与韦庄同时代的诗人郑谷、聂夷中、杜荀鹤等人,不乏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却缺乏这样的鸿篇巨制。
总之,杜甫和韦庄的两首百韵诗在制题、结构上都十分相似。更为重要的是,韦庄在创作百韵诗时,有着强烈的“诗史”意识,显示出自觉学习和继承杜甫诗歌写实性的倾向,尤其发展了其以近体诗写政治生活的优秀传统。可以说,杜甫开创了诗史传统,而韦庄的近体时事诗亦不愧为一部唐末“诗史”。
【作者单位:刘萍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00048)】
①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16-1717页。
②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1页。
③聂安福《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83-4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