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文学”从秦国到秦代的演变

2015-09-29 06:41:33
文艺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法家秦国文学

刘 原

论“秦文学”从秦国到秦代的演变

刘原

一、秦文化的演变对秦文学的影响

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诞生于文化之母体,受文化的血液滋养,可以说,文学的形态来自于文化精神的培育。文学形态的演变也取决于文化精神的演变,二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梅新林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中说:“文学发展演变的深层动力来自于文化,文化的发展演变—从形态到精神都制约着甚至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演变”。①因此,探讨秦文学从春秋战国到秦代的演变,不能忽略秦文化的演变对秦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秦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秦建国前可看作是秦文化的酝酿期;二是从始建国到徙都栎阳,是秦文化与周文化的融合期;三是战国早、中期,从献公徙都到秦昭襄王之前,是秦文化以法家思想称尊时期;四是战国后期为秦文化的繁荣期;五是秦代为秦文化在全国范围的扩散。现将各阶段的特点分述如下:

1.秦文化的酝酿期。在公元前12世纪初至公元前771年期间,秦人臣属于殷、周,过着定居生活,以农业和畜牧业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接受着殷、周的文化。但秦周围群戎杂居,因此,戎狄异族文化必然也对秦产生一定影响。此时,秦人开始在不断地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的因素,并酝酿着自己民族的新文化。根据出土陶器的器型和类别与西周的器物相似的情况来判断,可知,此时秦人正处于对周文化的吸收模仿阶段。

2.秦文化与周文化的融合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383年,在这段时期,秦人开始了向东方拓展的历程。从襄公建国开始,直到秦穆公统治时期,在这150年间,通过秦人与戎狄部族的长期斗争,使得秦国的版图得到了扩大。同时,由于秦人占有西周兴起的故地,还有大量的周遗民迁移到秦地。这些都为秦人大量的、全面的吸收周文化,创造了最佳的条件。秦文化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从新发现的大量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这一历史时期秦文化在大最吸收周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秦人原有文化特性(如在葬仪制度方面盛行头西向和屈肢葬),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秦文化。

3.秦文化以法家思想称尊时期。在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250年期间,秦献公开始着手改革,接着秦孝公锐意进取,重用商鞅,开使变法。使法家思想成为了秦国的治国指导思想,秦国通过变法,取得了“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史记·秦本纪》)的繁荣局面,具备了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但是,商鞅为了确保变法的顺利进行,积极倡导人民从事作战和农耕,打压除此以外的一切事情,实行愚民政策。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商鞅之法未变,后经昭王50多年的开拓,秦国成为七国最强的国家,终于使秦并吞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是却阻碍了秦文化发展的步伐。

4.秦文化的繁荣期。在公元前249年至公元前214年,秦庄襄王元年吕不韦为相到秦代统一之前。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秦国的思想文化氛围空前活跃。在秦国加强与东方六国的交往的外交环境中,外来文化给秦文化也带来了极大冲击力。加之,统治阶者对人才的重视,因此,秦国拥有了大量的文人武将。在客观上推动了秦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吕不韦任丞相期间,注重在意识形态领的统一与融合,希望以此形成秦完成统一以后的治国指导思想。在由他所主编的《吕氏春秋》中,就表现出了对战国各派思想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一切都使秦文化的发展走向了繁荣的局面。

5.秦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期。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模式和国家观念。通过在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这样就促使秦文化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秦代之初,有着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对诸子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就是战国后期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的潮流在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继续,也展示了这一时期思想上“大一统”进程的初步发展。但是由于秦代统一后奉行的是长期以来以法家思想为主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加之统治阶级为了满足集权统治的需要而意图统一思想,所以实行了以法家思想为主的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提出,致使秦代的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但是这种专制政策从侧面也可证明在此之前的秦代思想、文化是非常活跃的。

在上述秦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秦文学作为秦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演变过程与之相辅相成。从文化接触和演变的角度看,秦文学从春秋战国到秦代的演变发展历经了如下几个阶段:

秦人建国之前这段历史时期,是秦文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770年)。此时秦人对周文化的模仿正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秦国文学正是从模仿周人起步的;春秋时期是秦文学的繁荣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385年)。从秦立国到春秋晚期(秦景、哀公)约300年的时间内,嬴秦民族吸收西周礼乐文化,并交融了本民族文化精神,秦国的礼乐文学兴起;战国早、中期可称做秦文学的沉寂时期(公元前384年—公元前250年)(秦厉公到秦武王)。秦国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惨烈的兼并战争中赢得先机,至此,嬴秦文化中增添了功利、任法的新内涵,衣冠礼乐扫地以尽,文学创作由此陷入了沉寂;战国末期可以称做秦文学的复兴时期。随着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胜利,秦统一天下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秦国思想文化融合的迹象愈益明显,产生了《吕氏春秋》这样体大思精的散文著作,标志着先秦散文的新成就。此外,民间文学因素也丰富和深化了此期秦文学的内容;秦代可称做秦文学的萧条时期(公元前213年—公元前206年)。由于秦王朝实行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钳制了秦代文学的发展,因此秦统一后的文学创作远不如统一前那样活跃,但是秦代文学也有着自己的缓慢发展。秦始皇为了推行中央集权制,特别地重视行政公文的改革和写作。在统治者的倡导下行政公文的写作得到了发展,其中,很多文章具有着一定的文采。在秦代文化专制的压抑下,文人诗歌大都是以愉悦君王为目的进行创作,内容以表现他求仙访道兴趣为主;还有秦始皇几次大规模的巡游时的刻石记功文,内容多是彰显帝功、炫耀武力。这些刻石文都是李斯的应制之作,内容以对秦始皇歌功颂德文为中心,所以各篇多有雷同。形式是以模仿雅颂为主;而秦代民谣作为秦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因针对秦始皇暴政而发,而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二是,很少付诸于笔墨,所以口头流传较多。

在秦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之变迁升降,尝与其时代精神相表里。学术为文学之根底,思想为文学之泉源,政治为文学之滋补品。”②秦文学的演变历程向我们证明了,文学是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紧密相连的,国家政治、经济的强盛与开放而多元的文化思想环境相辅相成,是文学取得进步的前提。

二、秦文学从秦国到秦代的演变

秦人从狭小、局促的西隅走出来,一路向东而行,自强奋进,大规模地扩张版图,最终击败东方强国,实现统一。其间,随着秦国地域的扩展,秦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当地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与原有文化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排斥、吸收和融合。秦文化由诸侯国时期以体现法家思想为主的政治文化形态开始转向秦王朝统治时期的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对其他思想文化的兼容。自此,秦文化在积极进取、重视实效的文化基础上具有了复杂的内涵,成为了高效率、高度集权的强大帝国的标志,具有了超越地域的特征和品质。

秦文学作为秦文化的外化形式,在文学思想、创作心态、审美趣味、文学风格等重要文学因素上都发生了变化。

在秦建国之初,其文化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但是,在周王朝衰落的同时,秦作为一个后起的、落后的诸侯国却显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同时,秦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秦穆公统治期间,秦“开国十二,益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在秦人东扩的过程中,对中原文化尤其是周文化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西周礼乐文化对秦文化也产生了极深的影响。秦国礼乐文学兴起,这时的作品有:大约产生于秦建国之初的,秦公钟、镈铭文及石鼓文,内容多歌功颂德,与《诗经》中的颂诗相类,内蕴丰富、语言雍容。《尚书》中的《秦誓》,语言古朴,可算是秦散文的滥觞。而且这种文体对后世帝王的《罪己诏》也有所启发。《诗经》中《秦风》十篇,可以说是秦最原始的本土文学,反映了秦地的风物,展现了秦人的生活和情感,风格激越、语言灵动。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多以四言诗歌为主,内容多为歌功颂德。

战国时期的秦国很快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其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比起其他诸侯国,秦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文化也较为落后,其他诸侯仍以“戎狄视之”。秦孝公为了改变“诸侯卑秦”的状态,决心走富国强兵的改革之路。此时,商鞅来到秦国,实行变法,法家思想的实行,使秦国实力大增,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但是,随着秦国统治阶级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治国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农、战的优先关注,完全忽略了文化活动,阻碍了秦文化发展的步伐。而且下令禁止文学的传播,反对人民从事文学活动。战国末期,秦国的思想文化氛围空前活跃。在意识形态领域统一与融合的趋势下,产生了体大思精的《吕氏春秋》,思想上体现了以对战国各派思想兼容并蓄的态度。从文学方面看,也表现出与传统秦文学的不同,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散文著作。以生动精炼的文字进行说理,严谨的文章体例,条理清晰的论述,成为了秦国散文的最高成就。

在秦代,文人们所面临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的发生了由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政策转向了严苛、禁锢的文化专制环境,这种转变,给秦代文人的命运、心态、思想、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首先,秦代以法家思想为主兼容其他思想的文化环境,对秦代学风和文风的演变都产生了很大的指引作用。李斯在政治压制的作用下,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文学追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秦代文学的创作多以功用为主。对秦代上层的文士来说,政治、文化上的专制政策也抑制了秦代上层的文士的文学创作。另外,随着秦代政治形态的发展,秦统治者开始实施以法家思想独尊的文化专制政策,对文士命运进行操纵和打击,强制性的改变了秦代文学的发展走向。文士们为了避祸而慎言慎行,掩饰内心,言不由衷,文学内在的真实性因素逐渐为虚言假意的赞颂之辞所代替。再者,秦代的文化专制政策对文学的具体性干涉,也影响了文士们的价值取向,即文士的创作以愉悦帝王为中心。如秦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李斯的七篇刻石。由于刻石文是李斯奉命所作,所以,以顺称主意为宗旨,是一种典型的应制之作,其中虽然有着对秦始皇历史功业的真实记录,但大多是过分美化的献媚奉迎之词,是为秦始皇精心谱写的音调高亢的赞歌。加之李斯本人是法家人物,所以从文学角度看,由于受法家思想影响,文风显得峭刻凌厉,质直尚实而缺乏文采。语意平直,既不雕琢造作,也无委婉陈词,语言通俗简洁。还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载,“(始皇)三十六年,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此诗虽然佚失,但是我们仍然能从史籍的记载中看出博士写作《仙真人诗》的缘由,在于“始皇不乐”,为使之“乐”而作诗,文人作诗完全以娱乐君主为目的,对文学性则不予以重视。

另外,随着秦文学的发展,秦代的文士的欣赏角度也有所变化。例如,作为秦代刻石文的代表性作者,李斯曾撰写过文字和书法理论著作《仓颉》七章(见《汉书·艺文志》),可惜现在已经亡佚。幸好,他的另一篇书法理论文章《用笔法》,却传了下来,让我们略能窥知他的某些文艺见解和美学观点,其文见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魏晋六朝文》的“全秦文”卷。全文为:

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篆籀以前,不可得而闻矣。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一详。今斯删略繁者,取其合理,参为小篆。凡书,非但裹结流快,终籍笔力轻健。蒙将军恬《笔经》犹自简略,斯更修改,望益于用矣。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思之,此理可见矣。③

我们从这篇精短的书法理论文章看来,李斯有关书法的一些艺术见解和美学观点,是在总结前人的书法成就和自己的书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不是徒托空言的抽象议论。其基本内容,主要的有两点:一是继承古篆传统,删繁就简,以“益于用”;二是在运笔上,崇尚“轻健”、“自然”。这种美学观点反映到当时的文学发展中,就是追求文本的实用价值。因此,抛除秦初政治对文学的干预和影响,文学发展到这个阶段,对追求文本的实用价值的意图已经逐渐显露出来。所以,文学之本身的规律性演变也是秦文学追求发生变化的内因。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秦文学对政治的依附性逐渐显现。马克思、恩格斯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④在秦代,文士的人身价值已经全完依附于统治者,精神独立根本无从谈起。战国时的诸子们不从属于某个统治,所以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游走于各国,不用仰人鼻息,因此具有独立的精神。至秦统一之后,文士们的思想被严苛的文化专制政策所禁锢,所具有的独立思维精神逐渐被淡化,言论上不敢造次,行为上循规蹈矩,以求断绝祸患的根源。官方的价值标准取代了文士的独立人格,这种力量在对文士的生存状态产生广泛深刻的改变和颠覆之后,继而对文学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154100)】

①梅新林《文化视野中的文学演变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②曾毅《中国文学史·凡例》,泰东书局1925年版,第1-2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秦文学萌芽的文化视野关照”(编号:12532114)、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论秦国文学到秦代文学的演变”(编号:SGB2012-12)】

猜你喜欢
法家秦国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20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18
瞒天过海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