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民
“宫体诗”与佛教关系新证
徐世民
“宫体诗”与佛教之关系的探讨是学术界的一个重点。持肯定态度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马积高、蒋述卓、许云和等,他们都认为佛经中的“欲色”描写与“宫体诗”中对女子体态的描写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看法虽然很有启发意义,然证据并不充分,给人一种比附之感,以至于有很多论者提出反对意见。其关键就在于肯定者并不能举出可以证明二者关系的事实证据。其实这种证据是存在的,“宫体诗”中描写女子之“眉”的“眉如月”与“绀黛”就来自于佛典,这一点目前尚无人探讨,本文尝试论之。
何谓“宫体”?《梁书·简文帝纪》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为‘宫体’。”即于梁简文帝时产生的一种风格“轻艳”的诗体。又《隋书·经籍志》云:“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这里不仅点明了“宫体”在内容上具有“轻艳”、甚至具有“止乎衽席之间”之“淫欲”色彩,还说明了其在形式上具有“清辞巧制”、“雕琢曼藻”的特征。尽管后来研究者“有过不同的说法”①,但指流行于梁、陈时期,描写女子之体态、姿容,风格靡丽的诗歌应当是没有异议的。不可否认,这些诗歌中对女子外貌的描写在六朝前就有不少,正因为如此,很多论者对认为“宫体诗”与佛教有关者提出反对意见。应当说,就此前的论著而言,这种反对是很有力的。因为肯定论者没有一个能提出证明二者存在直接对应关系的证据。然这种证据其实是存在的,“宫体诗”中描写女子之“眉”的“月眉”和“绀黛”即是明证。这其中又尤以前者表现的最为明显。兹以“宫体诗”为例,拣有代表性者整理列表于下②: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文化中形容女子之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眉”,眉的类型非常丰富,且几乎都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从《诗经·硕人》中的“蛾眉”③到《楚辞·大招》中的“黛黑”、“直眉”和“曲眉”④,再到后来的“远山眉”“长眉”、“修眉”、“柳眉”等。但“月眉”和“绀黛”实属新的类型。
总体而言,“以月喻眉”较“绀黛”为多。“以月喻眉”主要出现在梁、陈两代,且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娥眉月”到“初生月”的过渡。我们知道,我国古代文化中形容女子之“眉”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娥眉”。这种“娥眉”在前期的使用中还具有实指的意义,“眉联娟以蛾扬兮”⑤,即飞蛾翅膀形状的眉,这从我国古代绘画中也可以看出。而后来尤其是宋以后的“娥眉”则多失去了实际意义,以至于成了指代符号,给人一种敷衍之感。但这种现象恰反映出“娥眉”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深刻。对于六朝同样如此。如上述例子中的“娥眉月”、“娥眉偃月”,就显然带有传统的痕迹,在尝试着以“月”写眉的同时还不免习惯性的牵带上“娥眉”。然从后代的审美中我们知道,所谓的“月眉”应当是“初月”型的,细长弯曲,而非飞蛾翅膀型,这两者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可见有些文人虽然已经用“月”去形容女子之“眉”,但仍然还带有“蛾眉”的痕迹。至于例子中的“眉如月”和“眉学月”,虽然已经看不出“蛾眉”的痕迹,但从上述分析来看,这种写法也给人以笼统之感,究竟是学的“初月”,还是类似“蛾眉”的“半月”,不得而知。相比之下,沈满愿、陈后主写的最形象的。可以说,到了沈满愿和陈后主的手里,才真正的完成了后世文人“以月喻眉”的模型,即“初月形”。而这一完成正是在梁、陈时期。
其次我们来看“绀黛”。所谓“绀黛”,《说文解字》云:“绀,帛深青扬赤色。”即青红色的眉。这在本土文化中也是没有的,用“绀”这个字表现“眉”的更没有先例。用“绀黛”写眉,不仅在“宫体诗”中,乃至在整个六朝文学作品中仅出现两例。不仅如此,就现有文献而言,即使在后代也没见有再使用过。正因如此,才更见其特殊性。为何独在南朝出现,且几乎都在梁、陈时期出现?与“以月喻眉”一样,这在传统文化中找不到合适的解释。我们只能把目光转向外来文化。而六朝最为兴盛的外来文化是佛教,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二者的关系。而事实也证明,“眉如初月”和“绀黛”在南朝之前的佛教译经中却有不俗的表现。
南朝之前的佛教译经中关于“眉如初月”的记载比较典型的如鸠摩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中的“眉如初生月”⑥及《坐禅三昧经》中的“眉如初生月绀琉璃色”⑦,和北魏菩提留支所译《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中的“眉如月初生”⑧。虽然这方面的记载不是很多,但影响却非常深广。尤其是以《大智度论》为代表的“眉如初生月”。
首先,《大智度论》自翻译以来非常流行。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说:“及至罗什入长安,译《大品》、《小品》,盛弘性空经典,而《般若》之义更畅。同时四论始出,其研究继起,遂为《般若》宗之要典。自是谈者并证之于诸论,而法性宗义如日中天矣。”⑨其中的“四论”即《百论》、《中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可见其影响之大。
其次,《大智度论》中的“眉如初生月”是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的一“好”。所谓佛陀“相好”,即佛陀的庄严身相,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和“八十种随形好”,在佛经中常以“相好”简称,它是对佛陀外貌的具体描述,从头至脚,无所不包,非常细致完美。而佛陀“相好”自汉以来就有流行。早在后汉安世高所译《佛说处处经》中就提到了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概念,而在后汉竺大力所译《修行本起经》中,已经对三十二相做了一一罗列,佛陀“大丈夫相”已经具备。其余如后汉支曜所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吴支谦所译《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菩萨本缘经》,吴康僧会所译《六度集经》等中也已有不少关于佛陀“随形好”的描写。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佛陀“相好”已非常注意。而在此后的六朝时期,“相好”不仅在佛教译经中广泛存在,时人还把它广泛加以实践,即六朝的佛教造像活动。佛陀的像便是根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标志而造。而造像中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便是“佛眉”,其形状细长弯曲,就是典型的“初月眉”。因此,六朝人对佛陀“相好”之一的“眉如初生月”必然非常熟悉。
至于“绀黛”,在佛经中亦有直接出现。如东晋僧迦提婆所译《中阿含经》卷三十一中描写赖咤惒罗居士子为母说法时所颂偈云:“观此严饰形,珍宝璎珞等。右盘萦其发,绀黛画眉目。”⑩即很明白的说“眉目”的颜色是“绀”色,在佛经中女子以“绀黛”为美,这与我国传统的眉色是颇为不同的。除了这类直接出现的例子外,还有很多间接出现的例子。如后汉竺大力所译《修行本起经》中的佛陀“三十二相”中就有“眼相绀青色”⑪相。三国时吴支谦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中之“三十二大人相”中也有“目睫绀色”⑫相。还有如《中阿含经》卷十一中的“眼色绀青”⑬等。这里的“目睫绀色”、“眼色绀青”,虽然没有直接说眉毛是绀色,然说眼睛是绀青,睫毛也是绀色的。而且佛典中所载佛陀“相好”中的毛发颜色除了一个怪相“白毫“之外,其余全部是绀色。因此,这些都很自然地会让人想到其眉毛也应该是绀色。正如后汉支曜所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中所云:“眉髭绀青色”⑭,即点明了眉毛是绀青色的。而上文所引鸠摩罗什翻译的《坐禅三昧经》中的“眉如初生月绀琉璃色”也说明佛陀之眉是“绀色“的,即“绀黛”。而这种“绀”色在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也是最崇尚的。因此,人们也必对这一“眉色”非常熟悉。
又我们知道,六朝文人与佛教的关系极为密切,以至于六朝的哲学、文学和艺术都受到了佛教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已有很多学者讨论。如汤用彤先生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静无为之玄致。”⑮孙昌武亦说:“佛教自东汉在中国流传,到两晋时期,已被中国文人知识阶层较广泛地接受。”⑯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广泛流行的佛陀“相好”对六朝人的审美观产生影响也是非常自然的,尤其是在像教发达和观像念佛兴起的六朝。而事实上也证明,六朝人确有崇拜“相好”的嗜好。如慧远在《万佛影铭》中云:“今之闻道者,咸摹圣体于旷代之外,不悟灵应之在兹。徒知圆化之非形,而动止方其迹。岂不诬哉?”⑰学佛者们不仅模仿佛陀的好相,连其举止都模仿,可见时人对佛陀“相好”的崇拜之极。与此一致的是,上述出现“月眉”与“绀黛”的诗歌也几乎都是在佛教最为兴盛的齐、梁、陈三代。因此,“宫体诗”中的“眉如初月”和“绀黛”显然是从佛教经典中来。那么为何描述男子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会对女子审美产生影响呢?这就要说到佛陀“相好”的女性化特征了。
佛陀本是个男子,然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却有很多部分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女性化特征。由于其内容繁富,为行文简便,兹以《大智度论》为据,就与女性化有关者摘录于下:
面净如满月、眼如青莲花、眉如初生月、口出无上香、唇赤色、身洁净、身柔软、身润泽、腹不现细腹、身长、皮薄细滑不受尘垢、皮毛柔软细、毛孔出香气、指长纤圆、爪薄而润泽、手足洁净软泽、手足赤白如莲花色、腨纤好如鹿王。
⑱
不仅如此,这些特征在《大智度论》之前的很多译经中就已有很多表现。仅就曹魏及之前的译经而言就有不少。如后汉支曜所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中的“金体极软细”、“唇像朱火明”、“语则香气发”⑲;吴支谦所译《修行本起经》中的“纤长手臂指”、“皮毛柔软细”⑳和《太子瑞应本起经》中的“修臂”㉑以及《菩萨本缘经》中的“身体柔软”、“面色如莲花”㉒;还有吴康僧会所译《六度集经》中的“手足柔软”㉓等。而在曹魏之后的译经中就更普遍,尤其是在西晋竺法护的译经中。如其所译《佛说离垢施女经》中的“唇像若赤朱,眉睫甚细妙”、“手指纤长好”㉔和《佛说德光太子经》中的“其音为如梵,柔软甚和悦”、“头发软妙好”㉕等等,兹不详举。可见,佛陀“相好”的这种女性化特征的影响可能在汉末就已经产生。
之所以说这些特征是“女性化”,因为其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都用以表现女性。为使读者对这些特征属女性化有更直观的印象,兹就上面这些特征大致按照全身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总结为“眉细声柔,面如花月,唇红齿白,口体生香,指纤腰细,肤滑身软”六个方面,考察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并列表格对应如下:㉖
类似于表格中的例子在六朝及之前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兹不详列。仅从这些内容即可看出佛陀“相好”的女性化特征之明显。正是由于佛陀“相好”的这种女性化特征,才会对女子的审美形象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佛经中就有。如《贤愚经》中波斯匿王的丑女故事就非常典型,其云:
……佛知其志,即到其家,于其女前,地中踊出,现绀发相,令女见之。其女举头,见佛发相,倍加欢喜。欢喜情敬,敬心极深。其女头发,自然细软,如绀青色。佛复现面,女得见之,见已欢喜,面复端政,恶相粗皮,自然化灭。佛复现身,齐腰以上,金色晃昱,令女见之。女见佛身,益增欢喜。因欢喜故,恶相即灭,身体端严,犹如天女,奇妙盖世,无能及者。佛愍女故,尽现其身。其女谛察,目不曾眴,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其女尽身,亦皆端政,相好非凡,世之稀有。恶相悉灭,无有遗余。佛为说法,即尽诸恶。”㉗
该故事主要说丑女因为自己相貌丑陋而受人歧视,因此虔诚遥拜佛陀,希望改变命运。佛陀感其诚,于是亲至其家,显现非凡“相好”,为女子所吸,并最终使丑女变得“相好非凡,世之希有”。佛陀“相好”之美之所以能为女性所渴慕,正是因其有很强的女性化特征。如果佛陀的“相好”都是我国古代男子的浓眉大眼,勇武阳刚的形象,显然没有女子希望变成这样。可见,佛陀“相好”对六朝女性形象审美产生影响完当是合情合理的。
不仅如此,佛陀“相好”的女性化特征影响在梁代佛教造像上亦有充分的表现。我们知道,佛、菩萨在佛经中的形象本是男子,而且我国早期的佛、菩萨造像也都是男子像。甚至东晋之前的菩萨造像也“几乎皆以‘善男子’的形象出现”㉘。然到了南朝时期则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佛教造像的女性化特征非常明显。如梁普通四年的“康胜造释迦像”㉙,面呈女相,脸型略长而丰润,身形纤秀而柔和,虽因残缺及衣服遮挡而不见手臂,然从整体而言,都不失圆润之特色,丝毫不觉得“骨感”。又如梁中大通元年的“景光造释迦立像”㉚,修眉细目,面净如月,全身流线造型,衣服紧贴人身,整体上给人以丝柔之感,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把佛陀“相好”之女性化特征发挥到极致的是梁代的“二菩萨造像”(31)。因破损严重,两尊造像头部已经缺失,且其中一尊连形体也残破不堪。然另一尊的形体还算完整,该像肩部丰滑柔和,臂指纤长圆润,腰肢细软婀娜,小腿修长圆润,附以丝带轻抚,无不让人感觉其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美少女。而其左侧的一副小型造像正好弥补了其头部残缺的遗憾。该像因是陪衬,故身形表现得不很明显,然其面部特征却异常清晰。发丝轻拂,眉如初月,眼若青莲,脸型丰润,面带微笑,头部微斜,略带含羞之态,宛然一副美少女之相。其余如梁大通五年上官法光造“释迦像”(32)、梁大中三年受奉造“观音立像”(33)等,其女性化特征虽不如上面几尊明显,也都在不同程度的体现着“细腹”、“身长”、“指长纤圆”、“修臂”及面部呈女相的特征。尽管学界对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着一种“本土化”的观点,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特征在佛陀“相好”中都一一可见。因此,我们与其说是“本土化”,倒不如说“相好化”更为合适。而这种建立在“相好化”基础之上的“女性化”造像自然也代表着时人的审美观。这说明,六朝人对佛陀“相好”的女性化特征早已非常熟悉,并且广泛进行实践了。既然六朝人能用“相好”之“女性化”特征把男子变成女子,那么这个“女性化”对六朝女性形象审美产生影响就再自然也不过了。
综上所论可知,六朝女性审美中的“眉如月”与“绀黛”必然是来自于佛教。这一发现为学界关于“宫体诗与佛教关系”的争论找到了铁证。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510632)】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②上述引文均出自逮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吴格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81页。
④王泗原《楚辞校释》,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95-296页。
⑤《宋玉集》,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72页。
⑥⑦⑧⑩⑪⑫⑬⑭⑱⑲⑳㉑㉒㉓㉔㉕㉗高楠顺次郎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15、9、1、3、3、31、15、25、15、3、3、3、3、12、3、25册),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印刷1974年版,第684、276、345、625、464、474、430、455、681、455、464、474、59-60、7、90-91、416、1页。
⑨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87页。
⑯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⑰道宣《广弘明集》,季羡林主编《传世藏书·佛典》,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10年版,第603页。
㉖本部分引文分别来源于逮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版;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吴格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版;王泗原《楚辞校释》,中华书局2014年版。
㉘王敏《从“善男子”到中性化菩萨的转变》,《中国宗教》,2013年第5期。
㉙㉚(31)(32)(33)中国寺观雕塑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寺观雕塑全集》(第1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图版第7、21、44、24、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