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苏卢健
杜范与晚宋文人交游考略
张伟苏卢健
杜范(1182-1245),字成之(又作成己),一字仪甫,号立斋,世称立斋先生,南宋政治家、文人,台州黄岩人。杜范学有渊源,史称“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①嘉定元年(1208)登进士第,嘉定七年(1214),历任金坛尉、同知枢密院事等职,淳祐四年(1244)十二月,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为相仅八十日而卒,诏赠少傅,谥清献。杜范一生作品较多,“有古律诗、歌词五卷,杂文六卷,奏稿十卷,外制三卷,《进故事》五卷,《经筵讲义》三卷”②,后人辑成《杜清献公集》。其诗文又被辑入《两宋名贤小集》、《宋百家诗存》。杜范交游甚广,本文以《杜清献公集》为中心,通过考察其与当时文人的酬唱之作,从一个侧面揭示杜范的交游情况。笔者认为,考察杜范的交游,不仅有助于把握其诗文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色,而且也可从中窥测晚宋文人的风尚。
戴木,字子荣,号渔村,神童戴颜老之父,黄岩人,著有《渔村集》。戴木与葛元诚兄弟、郑东子师事叶适③,为叶适高弟之一。戴木喜为诗文,叶适曾说:“嘉定中,黄岩戴木以诗集句见,爱其意正,留与审居。目不流盻,足不窘歩,敛身降首,惟书之狥。”④他亦酷爱搜集古今奇词伟论,曾将所搜罗之文辑为《类事蒙求》三十卷,“以此惠后学”⑤。杜范在《跋戴神童颜老文稿》中提及与戴木的交往:“余昔访戴君,见其子容貌丰秀,步趋详雅,固以远器深期之,尝语戴君曰‘此天下良宝也’。”⑥杜范拜相时,戴木作《贺杜清献入相二首》,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好友的期望。对此,林昉评论说:“戴渔村先生贺以两诗,与世之献谀者异,惜公不久于位,而此诗遂为空谈,国家无福也哉。”⑦杜范与戴木同族兄弟戴汝白、戴昺亦有交往。戴汝白,字君玉,号竹岩,著有《竹岩诗稿》。杜范十分欣赏戴汝白的诗文,其《跋戴君玉稿后》言:“君玉携诗卷示余,余不能诗,且不暇读。姑阅数阕,见其斫辞抉意严而舒,瘠而腴,时有馈西湖霜螯者风味近是。”⑧戴昺,字景明,自号东野,著有《东野农歌集》。戴昺工于诗文,其诗文为戴复古(1167—?)所称道:“侄孙昺以《东野农歌》一编来,细读足以起予。七言有‘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叠石幻溪山’,‘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似此两联皆自岀新意,自可传世。然言语之工,又未足多。其体格纯正,气象和平,为可喜。”⑨清四库馆臣评论其诗云:“格虽不高,而皆清婉可讽,亦颇具石屏家法也”⑩。戴昺有《上立斋先生十首》,⑪称赞杜范的清正廉洁。
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鄞县人(今浙江宁波),因长期寓居黄岩,故雍正《浙江通志》又引《台州府志》称其为黄岩人。翁元龙工于诗词,多有佳作,周密就称其词作与其兄吴文英“各有所长”⑫。杜范与翁元龙多有诗文酬唱,其《处静得梅枝为赠以新诗将之漫次韵以谢》云:“花与诗人自目成,荷君特赠伴寒灯。悄然清梦江村里,忘却官身在宛陵。”⑬按宛陵为安徽宣城(宁国府治所)旧名,而杜范在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三月至嘉熙四年(1240)十一月知宁国府。据此可知,此诗作于杜范知宁国府任内。翁元龙的乐府诗犹为杜范称道,在《跋翁处静词》中,杜范说道:“余拙于文,于乐府尤所未解。今观翁君时可之作,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著,岂非游戏翰墨之妙耶。”⑭杜范与翁元龙之兄翁逢龙也有交往。翁逢龙,字际可,号石龟,擅长诗赋,曾与杜范共襄郡事,在《荐通判尹焕、翁逢龙札》中,杜范称其“性姿端凝,临事善断”,而力荐之。
郑大惠,字子东(一作东子),号谷口,又称郑简子、饭牛翁,黄岩人,著有《饭牛集》。郑大惠工于诗,真德秀誉其诗“清绝可爱,读之如咀水雪,意必有得于此”⑮。郑大惠与戴木同为叶适高弟,叶适曾作《题郑大惠诗卷》相赠。郑大惠与杜范相友善⑯,今杜范集中即录有《跋郑简子求书陈情表后》。
林表民,字逢吉,号玉溪,祖籍东鲁(今山东省泛称)人,寓居天台,著有《天台集》、《玉溪吟草》等,曾参与纂修《赤城志》。林表民以诗名世,吴文英称其诗,“如柳逗午风,花肥春雨,使人依依不舍”⑰。《江湖后集》收有其诗。杜范在《跋林逢吉晦翁二帖》中,曾提到自己对朱熹的其中一帖不甚理解,而“逢吉珍爱此帖,更为予订之”⑱,说明两人的交往甚为密切。
丘渐,字子木,世称木居先生,黄岩人,著有《四书衍义》。丘渐曾受业于杜范叔祖杜烨,故与杜范结为“莫逆交”⑲。丘渐终身不仕,以传道授业自期,其教育弟子以毋自欺为首要之义。《宋元学案·南湖学案》称其“讲明道学,以淑后进。清献枋国,先生多所赞画,然欲授之仕,则不可,卒以布衣终”。⑳杜范的《跋丘木居〈叶世英序〉后》,就提及丘渐的医术思想。
车若水(1209-1275),字清臣,自号玉峰山民,黄岩人,著有《脚气集》、《宇宙略记》等。车若水初师陈耆卿,而陈耆卿曾问学于叶适,擅作时文。然车若水之祖车隘轩不喜时文,于是车若水转而师从杜范,“乃自以为求道之晚”㉑,故《宋元学案·南湖学案》列车若水为“立斋门人”。车若水精于性理之学,与王柏实在师友间,王柏《大学沿革论》提及车若水对他的启发:“咸淳己巳,得黄岩玉峰车君书报予曰:‘致知格物,传未尝忘也,自知止而后有定以下,合听讼一章,俨然为致格一传。’于时跃然为之惊喜,有是哉,异乎吾所闻也。”㉒杜范《车隘轩〈闲居录〉序》中也谈及与车若水的交往:“嘉熙改元之春,余归自中都,车君若水袖其祖隘轩《闲居录》访余于穷闾之下。”㉓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金坛县人(今江苏常州)。绍熙元年(1190)登进士第,调江宁尉。嘉定元年(1208)辞官归乡,在金坛隐居近三十年,著有《漫塘文集》。《宋史·刘宰传》载:“宰隐居三十年,平生无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既竭日力,犹坐以待。虽博考训注,而自得之为贵。”㉔刘宰为当时名士,精于理学,其学出于张栻一脉。《宋元学案·岳麓诸儒学案》载:“先生少志伊洛之学,其时丹阳有窦文卿兄弟、汤叔永皆尝从晦翁游,从之讲习,顾未尝称弟子。及与周南仲为同年,又从之问水心之学。至于慈湖,则虽未尝登门,而亦究心于其说。最后尉江宁,乃得默斋而师之。然则先生当为南轩再传也。”㉕杜范在金坛尉任内结识刘宰,其《跋刘漫塘墓铭》言:“余曩尉金坛,获拜公于漫塘之上。不旬日辄一往,往辄留,与漫塘从容尊酒,扺掌极论古今上下,凡持身、居家、涖官之要,皆究极其指归,而参稽其援据,退而充然有得,殆若饫甘鲜而怀珠璧也。”㉖由此可知,杜范在金坛时与刘宰交往甚密,且从中获益颇多。刘宰也为杜范作《杜成己字序》㉗,并“尝为名其居曰‘立斋’,故世尊之曰‘立斋先生’”。㉘杜范在金坛秩满归乡时,作《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㉙,内中表达了对刘宰的感激和惜别之情。刘宰也作《送杜尉范秩满还天台》,㉚诗中同样充满了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孙惟信(1179-1243),字季蕃,号花翁,原籍河南开封,寓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后又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其著《花翁集》今已佚失,清人沈辰垣所辑《历代诗余》收有其诗作。孙维信善作诗,因当时士大夫作诗讥讽史弥远,朝廷“诏禁士大夫作诗”,于是孙惟信改业长短句,(31)故而在词作上也有一定造诣。沈义父评其词曰:“孙花翁有好词,亦善运意,但雅正中忽有一两句市井话。”(32)孙维信与杜范、赵师秀、戴复古、刘克庄等人多有交往。据清人王棻所撰《杜清献公年谱》,杜范与孙惟信的唱和始于绍定六年(1233),是年杜范进京任大理寺司直,而孙维信也恰好寓居杭州。杜范与孙惟信唱和诗尤多,《杜清献公文集》中就收有十一首。又据刘克庄《孙花翁墓志铭》载,孙惟信客死钱塘时,因妻子弟兄皆先卒,“故人立斋杜公、节斋赵公与江湖士友葬之于西湖北山水仙王庙之侧”。(33)可见杜范与孙惟信的交情确非一般。
吴如愚(1167—1244),字子发,自号准斋,临安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有《准斋杂说》、《准斋易说》、《象爻说》等。吴如愚以父荫补官,监福州连江商税,后调常熟任监官。解职归乡后,专心于理学,造诣颇深,登门请教者络绎不绝,“登朝之士与上庠名流、四方学者,过从日盛,车辆盈门”(34)。杜范对吴如愚极为赞许,曾说:“准斋诲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几席,洒然若执热之濯清风。一日,语及唱和新篇,继复缄示联章巨轴,皆相与切磋之意。某辄忘之其荒陋,次韵二章,借以求教,不敢言诗也。幸赦不敏,而镌诲之。”并自称请教吴如愚后,“倾耳名言深猛醒,半生日月总成闲”。(35)从中可看出,两人之间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陈埙(1191-1241),字和仲,号习庵,鄞县人(今浙江宁波)。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历任黄州教授、实录修撰等职。事迹详见《宋史·陈埙传》。陈埙究心于陆九渊之学,为陆学重要传人杨简的高徒,全祖望在《同谷三先生书院记》中言:“吾乡前辈,于朱、吕、陆三家之学并有传者,而陆学最先。……杨、袁尤多昌明之功,顾其大弟子自袁正肃公而外,陈侍郎习庵其最也。”(36)杜范与陈埙交厚。绍定三年(1230),陈埙以太常寺主簿出判嘉兴,杜范亲往送别,并作《别陈常簿埙五首》,诗中“义交味逾淡,心敬迹自疏。球玉世所贵,车马人交趋。性懒拙造请,独抱此区区。赠别我何有,珍重千金躯”(37),道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交情。
韩燮,字仲和,韩冠卿之子,会稽人(今浙江绍兴)。据《宋元学案·清江学案》,韩冠卿“受业清江刘子澄之门。清江之学于晦翁、南轩、东莱如水乳。其教先生也,以一实字。……子曰燮,字仲和,知滁州,能传其学”。(38)杜范在知宁国府时与韩燮相识,他在《跋韩仲和尊人墓铭》中写道:“会守宛陵,仲和以王事留者阅岁。暇时,从容道其所学与平生立作大概。既又出其先大夫铭文示予,盖慈湖杨公之文之笔也。且言曰:‘先君子受教于靖春刘先生,得实之一字,为终身受用。蕺山弘之,以行于家,而吾兄弟得以谨守勿坠。’余闻之,肃容起敬。”(39)而杜范《酬谢韩仲和见赠》中的“索我文书外,论交深友生”,更是表达出对韩燮的敬意。另,杜范与韩燮的堂兄韩度也有交往。韩度即上述提到的蕺山,字百洪,隐居讲学,世称蕺山先生。杜范文集中即有《和韩蕺山见赠绝句》。
考察杜范与文人的交游,可以看出,其所结交的文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江湖诗派有交往的文人,如戴木、孙惟信等;另一类就是理学之士,如刘宰、吴如愚、陈埙、韩燮等。江湖诗派是继“四灵”诗派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其代表人物有戴复古、刘克庄等人。因戴复古为台州黄岩人,而杜范所交往的同乡文人多与戴复古交厚,因此,杜范质朴、率真的为诗风格,无疑是受到了江湖诗风的影响。杜范入仕后,交游者多为理学之士,这与当时朝廷崇尚理学,以及杜范本人的为学旨归直接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杜清献公集》中涉及与杜范交游的文人尚有汤南万、郑安道等人,因相关文献资料不足征,故从略。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315211)】
①②脱脱《宋史·杜范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279、12289页。
③⑤⑦戴复古《石屏诗集》卷十,《四部丛刊续编(六六)》,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④叶适《叶适集·水心文集》卷二十五,《戴佛墓志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9页。
⑥⑧⑬⑭⑱㉓㉖㉙(35)(37)(39)杜范《杜清献公集》卷十七,《跋戴神童颜老文稿》,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4年版,《宋集珍本丛刊》第78册,第473、473、383、472、468、460、473、357、376、360、471页。
⑨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三,《四部丛刊续编(六六)》,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⑩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99页。
⑪戴昺《东野农歌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⑫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页。
⑮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十四,《跋郑大惠〈饭牛集〉》,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4年版,《宋集珍本丛刊》第76册,第324页。
⑯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十四,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5页。
⑰吴文英《梦窗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⑲⑳㉑㉕(38)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25、2125、2128、2395、1946页。
㉒王柏《鲁斋集补遗附录》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页。
㉔脱脱《宋史·刘宰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69页。
㉗刘宰《漫塘文集》卷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㉘黄震著,张伟、何忠礼点校《黄震全集》第10册,《戊辰修史传·丞相杜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320页。
㉚刘宰《漫塘文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32)周密编,查为仁笺《绝妙好词笺》卷三、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84页。
(33)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五十,《墓志铭·孙花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5页。
(34)徐元杰《梅野集》卷十一《准斋先生吴公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84册,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36)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集外编》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6-1047页。
宁波市浙东文化研究基地“浙东文化专题史研究”(编号:JD14ZW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