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在大街小巷,更多的家长这样说:“老师,请给我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爱,你的鼓励和我们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有着天壤之别。”的确,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鼓励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工具,教师关爱的目光、鼓励的手势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学生需要教师细心的鼓励和爱。
倾注鼓励和爱的教育是细致的教育,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从最细小的环节入手进行教育。比如上课时教师的手势来说,大有学问。在十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听了很多课,对比自己的课和其他教师的课,我发现,很多教师习惯手指头对着学生上课,尤其是讲到重点时。每到这时,我总是轻声地问自己:“难道是我们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不爱学生?还是不懂教育?”在内心里总有个声音大喊:“不是!”有的教师伸出手指头是一种习惯,有的教师伸出手指头是为了强调重点,也有的教师是为了警示某些走神的学生。但不管怎么看,这种手指头对着学生上课的姿势显得非常霸道与不礼貌。含有教训人的意味。即便是教训学生也不应该用手指头对着学生,这会让学生感到与教师的距离很远,让学生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觉得老师瞧不起自己,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每次上课,当我掌心向上面对学生时,看到很多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仔细地听我讲的每一句话,认真记着我讲的每一个重点,积极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次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当我掌心向上,都会发现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都会感受到他改变自己的决心,都会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心离我很近。这时,我感到无比欣慰与骄傲,也很庆幸自己掌心向上,给予学生正面鼓励和爱的教育。此时,我的幸福感、成就感倍增。哦,原来掌心向上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有着双向的作用,快乐了学生,幸福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鼓励和爱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要有适度的范围,有时候要进行全班性的鼓励,有时候要进行个体独立的鼓励。比如,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生活的时候,数学学习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很困难,因为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跨度很大,学生还来不及适应,很多知识点就已经学完了。学生心里着急,老师心里也着急,在这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遇到双重“瓶颈”的时候,教师要找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题目让他们去做,只要学生认真去做,就要大胆地夸全体学生:“你们真的很不错,只要你们以这样端正的态度学习,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你们。”一句简单的话,学生听了心里很舒服,内心也得到充分的鼓舞,他们会勇往直前,去寻找各种方法打开学习中的瓶颈。再比如对一些自信心极度缺乏的学生,教师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单独鼓励他。
另外鼓励和爱要看对象。该鼓励的就鼓励,不该鼓励的不要盲目去鼓励。例如有的学习好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书本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教师就要及时在课堂上表扬和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地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但对那些自以为是、极其自负的学生来说,无论何种形式的鼓励和爱,都变成了纵容,会让他们变得无所事事、更加虚荣。总之,鼓励、赏识学生不是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理解、关心、体贴、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最后,我觉得鼓励和爱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时候可以运用语言、手势给予正面的鼓励。马克·吐温说:“一句美妙的赞语可以使我多活两个月,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十天的口粮。”林肯说:“当人们被奉承的时候,就会忍受好多事情。”正面鼓励是一个人能够用来改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一项事业、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最强有力的交际手段。而有时候需要低调、侧面的鼓励。我记得在我们班曾经有一位学生很爱抄袭作文,语文老师发现了,没有对他进行责骂和呵斥,只是采用写评语的方式先肯定了他的三个优点,一是有上进心,二是有辨别力,三是字迹工整,最后老师还加上这样一句话:“你认为你这篇作文写得最好、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可否分享?”这位同学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的同时,也感到有一些不好意思,从此以后不再抄袭作文。老师这种低调的处理方式,以侧面的方式让学生得到鼓励和表扬,也纠正了他的缺点,这样的教育手段可谓是高明至极。
不是偶尔的几句漂亮话就是鼓励,也不是偶尔给学生单独讲几道题就表示爱。我们教师要从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真心实意、点点滴滴做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鼓励和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会带着这份美好的感激,把鼓励和爱带给他的同学们。到那时,教育会良性循环,师生之间将不会再有矛盾,一切会变得很和谐。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别人的鼓励。听到那些鼓励的话语,被鼓励者顿时就会感到信心十足。成功在不知不觉中平凡而精彩,短暂而永恒。所以,我们要怀着童心般的爱心,用掌心向上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做真、做实、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