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的探讨

2015-09-23 16:56刘一凡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

刘一凡

摘 要: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几种答题技巧。,认为:建立诗歌鉴赏的知识系统、学会解读诗歌大意和把握答题步骤都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诗歌鉴赏 诗歌的知识系统 诗歌大意 答题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104-02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考试说明》规定:(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笔者平时学习的体会,介绍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建立诗歌鉴赏的知识系统

在复习阶段,要在熟悉课本中古代诗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型、分风格的整理归纳,掌握理解鉴赏不同诗歌的侧重点和方法。

2 学会解读诗歌大意

阅读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要能读懂诗歌。这是答题的基础。解读诗歌大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2.1看题目

题目往往或概括诗歌的重要内容,或揭示诗歌的线索,或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读这首送别诗,重点在体会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2.2看作者

“知人”是鉴赏诗歌的重要途径。了解诗人的经历和作品创作的背景,才能准确理解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2.3看注释

诗歌后面有时有注释。这些注释,都是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从而更好地答题的重要信息。因此,决不可忽视。

2.4看意象

诗歌中的许多意象往往已约定俗成地赋予它以特定的象征意义。解读诗歌大意时,我们要先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再看这些意象组合之后的意境,往往可以更容易也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审清题干要求,把握答题步骤

3.1鉴赏诗歌形象

(1)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形象身份”)。(步骤1)

(2)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步骤2)

(3)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步骤3)

[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解析] 题干的要求是“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意味着答题范围是全诗,需要答出步骤1、2、3。

[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步骤1)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2)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3)

3.2鉴赏诗歌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一般从词句入手,不仅着眼于对其意义的挖掘,也注重其在拓深意境、表达情感上所起的作用,进而品评诗歌表情达意的风格。这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1)赏析字词的表达效果。

[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解题思路是:第一步,词语含义(表现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第三步,分析效果意境感情。这是一首送别诗。“藏”,意思是隐藏,雪不会有意隐藏道路,故此处用了拟人手法,雪大天寒,既写边塞雪景,又为“透”张本。“透”,意思是穿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之急,天之寒,而这正是为了写主人公衣单难御严寒。从而烘托出了主人公清正廉洁的高大形象。

[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2分)“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2分)

(2)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

[2011·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解析]答题步骤是:描述诗句内容,理解诗句含义。如果有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步骤1) 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步骤2)

[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步骤1)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步骤2)

3.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区别。表达方式主要是指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细节描写、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直抒胸臆等。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题目是问全诗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是:指出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或手法。(步骤1)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怎样用的这种手法。(步骤2) 用这个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骤3)

[答案] 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步骤1)通过对性情高洁、心系苍生、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的“凤凰”的意象的描写,(步骤2)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步骤3)

总之,解答诗歌鉴赏题,一定要注意审题,注意方法,要结合诗歌本身,切忌空泛,答非所问。

参考文献:

[1]陆贵芹.简议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1(6).

[2]吴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J].考试周刊,2012(90).

[3]吴忠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J].神州:下旬刊,2014(1).

[4]阎淑蓉.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J].甘肃科技纵横,2008(6).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
赋物随形,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培养要用好课本这眼活水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摭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古诗鉴赏“四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