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民
一位与我同龄的乐友来信说,不少苏联电影曾是他青少年时代最难忘怀的文化记忆之一,而苏联电影中的一些音乐片段至今还不时地在脑中浮现,因此希望我能为他提供一些比较完整的苏联电影音乐的音频资料。
提起苏联电影音乐,不得不提及二十世纪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与所有“伟大”的作曲家一样,有关肖斯塔科维奇的文献资料在公开出版的各种书刊中,特别是在网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我就不再作详细介绍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特别是十五部交响曲,使他享有二十世纪伟大的交响乐大师的盛誉,而他写的十五首弦乐四重奏又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室内乐大师之一。在所谓的“通俗音乐”领域内,他同样有着非凡的表现。这里我们主要说一说他的电影音乐。
自1925年在当时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毕业后,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无声电影时代,他在电影院即兴演奏钢琴为电影作伴奏,练就了他作为钢琴演奏家的高超技巧,也为他在随后的电影音乐创作方面开辟了一条驾轻就熟的道路。从1929年为电影《新巴比伦》(The New Babylon)创作他第一部电影音乐起,直到1971年创作最后一部电影音乐《李尔王》(King Lear),整整四十三年,他共为二十八部电影创作了配乐,在其有作品编号的一百四十七首作品中,占百分之十九,接近五分之一。顺便提一下,二十世纪的许多大作曲家,如法国的奥涅格(Arthur Honegger)、奥地利的科恩戈尔德(Erich Korngold)、英国的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和威廉·沃尔顿(William Walton)等虽然也写过不少电影音乐,但在数量、质量和创作持续的时间上,都未达到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的水平。而苏联其他两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和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 1903-1978),虽然也写作了一些电影音乐,但在其各自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也远远赶不上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早期的电影音乐,如五十年代中叶很受我国观众青睐的影片《马克辛三部曲》(Maxim Trilogy,1934-1938),以及完全按照新古典主义的原则来写的《伟大的公民》(The Great Citizen,1938-1939)鲜明地展示出了他幽默讽刺寓于强烈的冲击性和运动感之中的风格。前不久,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曾写了一篇题为“《献给卓娅的歌》——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卓娅组曲》”的文章。文中提到,电影《卓娅》(即《丹娘》,1944)的配乐是肖斯塔科维奇在二战中唯一的一部电影配乐。正是这部电影配乐,肖斯塔科维奇成功地从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结合,过渡到一种更具有俄罗斯华美风格同时又具有作曲家鲜明特征的电影配乐风格,因此它成为肖斯塔科维奇电影音乐艺术创作的一个节点。根据这部电影配乐缩写的《电影卓娅组曲》,也成了音乐会上很受欢迎的曲目。
二战后,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音乐创作进入了高潮,他先后完成了影片《孤身一人》(Simple Alone,1945)、《外科医生皮罗戈夫》(Pirogov,1947)、《青年近卫军》(The Young Guard,1948)、《米丘林》(Michurin,1949)、《易北河会师》(Meeting on the Elbe,1949)、《攻克柏林》(The Fall of Berlin,1949)、《难忘的1919年》(The Unforgettable Year 1919,1952)、《牛虻》(The Gadfly,1955)等一批五十年代曾在我国风靡一时的苏联影片中的配乐。其中,《攻克柏林》《难忘的1919年》《牛虻》的配乐所呈现出的宏伟的气魄、澎湃的激情和拜占庭式辉煌的音响效果,让当时的爱乐者听得如痴如醉。苏联进入“解冻”时期后,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音乐创作并未停歇,从1961年的《五天五夜》(Five days,Five Nights)开始,他追求一种较为厚重绵密的配器手法,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部配乐当属为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影片《哈姆雷特》(Hamlet,1964)和《李尔王》。配乐具有坚忍和内省相结合的哲学意味,音乐特征更为深沉而简洁,悲哀、孤独、死亡的主题增加了,有人称这两部影片的配乐为“莎士比亚在俄罗斯的回声”。
为了满足我这位喜欢苏联电影音乐的朋友的要求,除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卓娅组曲》外,我从自己的“资料库”中又找出了收藏的一批肖斯塔科维奇的电影音乐作品。七十年前的4月,苏联红军和欧洲战场上美-英-法盟军与纳粹德国的军队正在德国本土作最后的决战。4月上旬西线的美、英军的先头部队已前进到距柏林一两百公里的易北河一线。东线的苏联红军已推进到现波兰西部的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柏林仅六十公里。在这条战线上,苏军统帅部共集结了朱可夫元帅(Georgy Zhukov)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元帅(Konstantin Rokossovsky)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科涅夫元帅(Ivan Koniev)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共两百七十个步兵师和骑兵师,二十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十四个空军集团军,共两百五十万人,配有两千四百五十架飞机、一万四千两百门火炮、一千五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他们面对的则是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四十八个步兵师、九个摩托化师、六个装甲师,共八十万人,配有七百门火炮和迫击炮,五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三百四十二架作战飞机。力量占绝对优势的苏军在4月上旬做好了对德军以最后歼灭性打击的“柏林战役”的准备。
1945年4月16日,“柏林战役”开始,苏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先后突破德军的奥得河-尼斯河防线,4月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过激烈的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4月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黑尔姆特·魏德林上将(Helmuth Weidling)率部投降,至此,柏林地区会战结束。5月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威廉·凯特尔元帅(Wilhelm Keitel)在柏林签署了向苏军和美-英-法盟军无条件投降书。在整个“柏林战役”中,苏军共歼灭德军四十八万人(苏军阵亡八万,受伤二十七万),缴获火炮六百门,坦克和自行火炮四百余辆,飞机五百架。“柏林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联卫国战争中对德战争的结束和二战欧洲战场战争的终结,所以“柏林战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1949年,为庆祝斯大林七十诞辰,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由著名导演米哈依尔·切阿乌列里(Mikhail Chiaureli)执导、以《攻克柏林》为名的上下两集彩色故事大片,其中的下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场“柏林战役”的过程。正因如此,肖斯塔科维奇为电影《攻克柏林》所作的配乐就成了我为这位朋友和其他所有喜欢苏联电影音乐的朋友们所选的作品。
提起苏联电影《攻克柏林》,与我同龄或比我年长的朋友们是不会忘记的。尽管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部在苏联斯大林时代个人崇拜达到巅峰阶段、旨在为斯大林歌功颂德的影片,但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特别是在“柏林战役”中以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不过,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在创作这部电影配乐前,肖斯塔科维奇因为《第九交响曲》而遭到了当局不公正的“批判”,内心无比纠结和苦闷。卫国战争胜利后,当局希望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一部能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相媲美的《第九交响曲》。它应当是结构庞大、气势磅礴、场面恢宏的一部歌颂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凯旋交响曲,一部对“伟大领袖”和“伟大统帅”的赞歌。如肖斯塔科维奇自己所说:“他们要我写一首热闹的曲子、一首颂歌,要我写一首雄壮的第九交响曲……要用四倍的管乐、合唱和独唱来赞美领袖。”然而,当人们在1945年11月3日聆听由列宁格勒交响乐团首演的肖斯塔科维奇《降E大调第九交响曲》时,听到的却是一部长度不到二十四分钟的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和抒情喜剧色彩、基调轻松诙谐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短小简朴的小交响曲。
在这部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崇高、伟大、激情、理想等等宏伟史诗般的乐思和情感,这令斯大林和苏联当局大失所望。1948年1月,苏联当局发起了对苏联作曲家中所谓“形式主义倾向”的“批判”,在这场“批判”中,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和哈恰图良等一批苏联著名作曲家首当其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六、第八、第九交响曲都被称为“形式主义作品”,并从演出曲目中消失。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下,为了“吃饭”和能继续从事音乐创作,肖斯塔科维奇不得不接受为电影《攻克柏林》配乐的“政治任务”。不过在歌颂“领袖”的同时,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残酷的战争,亲眼目睹了祖国所遭受的摧残、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在这场卫国战争中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一个艺术家的良知使他没有忘记真正应该浓墨重彩歌颂的是祖国,是为祖国而战的人民和军队。正因为这样,他为《攻克柏林》创作的气势磅礴史诗般的配乐至今还散发着熠熠光彩。
1995年,为纪念二战胜利五十周年,德国唱片公司“Capriccio”首次推出了由俄罗斯大指挥家米哈依尔·尤洛夫斯基(Michail Jurowski)指挥里阿斯室内合唱团和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演奏的《攻克柏林组曲》(The Fall of Berlin Suite)。这部组曲是1950年肖斯塔科维奇的老友列夫·阿托夫米扬(Leo Atovmyan)从《攻克柏林》电影配乐中抽出七段,再加上一个序奏共八段改编成的,长三十多分钟。2006年,Naxos唱片公司推出了一张由著名瑞士电影音乐指挥家阿德里阿诺(Adriano)编辑、包含了电影中全部配乐的所谓“完全版”的《攻克柏林》,由他指挥莫斯科大剧院合唱团和青少年合唱团演唱,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全曲共十六段,长四十五分钟。2007年RCA唱片公司则推出了阿托夫米扬改编的“浓缩版”,由祖籍俄罗斯的乌拉圭指挥家何塞·塞莱勃里叶(Jose Serebrier)指挥比利时广播合唱团和管弦乐团演唱演奏,全曲共八段,长二十三分钟。
阿德里阿诺编辑的所谓“完全版”的《攻克柏林》组曲由电影中的十六段配乐组成,它们的标题是:一、上集片头主题音乐;二、美丽的日子;三、阿廖沙在河边;四、斯大林的花园;五、阿廖沙和娜塔莎在田野——德寇入侵;六、希特勒接见外宾;七、被蹂躏的村庄;八、前进;九、下集片头序奏;十、点名——夜袭;十一、猛攻谢洛夫高地;十二、水淹地铁站;十三、国会大厦最后的战斗——科加牺牲;十四、尤素夫牺牲——国会大厦顶上的红旗;十五、斯大林在柏林机场;十六、终曲:斯大林讲话——阿廖沙和娜塔莎的重逢。
在这部组曲中,《上集片头的主题音乐》是自《第五交响曲》以来肖斯塔科维奇经常使用的号角音型;《美丽的日子》中的童声合唱主题和他1949年创作的清唱剧《森林之歌》有异曲同工之美,同时还预示着他1952年创作的康塔塔(即大合唱)《阳光照耀着祖国大地》中的基本格调;《阿廖沙在河边》是一段男主人公在河边沉思的配乐,脱胎于他的《降E大调第九前奏曲和赋格》;《德寇入侵》一段则是他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入侵主题”的再现。因此,《攻克柏林》上集中的许多配乐可以说是肖斯塔科维奇中期音乐创作的一部“浓缩版”。《下集片头的主题音乐》中的音乐性格似乎是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第二“勇士”交响曲》中英雄性格的再现,加上《斯大林在柏林机场》和《终曲:斯大林讲话——阿廖沙和娜塔莎的重逢》中那种壮丽辉煌、气吞山河的合唱,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
电影《攻克柏林》是包括我在内的整个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攻克柏林》的配乐作为肖斯塔科维奇电影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作品却不一定为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所熟悉和了解。为此我写了以上这些文字,作为对这部配乐一个简单的介绍。同时,这些文字也算是我这个在二战爆发初期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凡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一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