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网络资源创新思政教学

2015-09-10 07:22张俊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网络创新

张俊才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革命,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手段上,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资源和设备,选取视频设计探究题目,利用网页新闻丰富教学案例,搜索热点问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模仿节目环节创新教学设计。将网络资源与学生兴趣、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让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更多精彩。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思政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较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很多教师和家长还是“谈网色变”,要求学生“不越雷池一步”,课堂上更不敢示范,导致先进的教学设备闲置。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只要运用得当,它将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辅助手段。思想政治教师要敢于尝试,将网络资源与学生兴趣、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一、选取视频设计探究题目

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探究题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基于此,笔者将书本内容与视频内容有机结合,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时,笔者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内容是乌克兰危机以后,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的反应。这段视频正好联系到了当时正在发生的乌克兰危机,迎合了学生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心理。视频看完以后,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视频中涉及到了哪些国际社会的成员单位?这些成员单位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联合国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不是可有可无的?这几个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渗透了教材知识点。学生通过问题引领,在探讨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又如在学习必修2《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时,笔者给学生选择了2009年不法分子在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及2014年3月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两段视频,学生看完了这两段视频以后极为震撼,深深意识到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定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事实证明,教师精心选取视频来设计探究题目,比滔滔不绝讲道理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利用网页新闻丰富教学案例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鲜活,其中的事例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深受人们的关注,相比教材提供的案例更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的学校拥有信息教学设备,网络通到每一间教室,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接通网络,浏览相关网页。

例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时,笔者打开了网络,让学生一起浏览网上的一则新闻——“河南农民卖枣难,满车大枣撒河中”。学生看完以后都陷入了沉思,体会到了农民的进城难,同时也意识到执法部门在管理中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其中反映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对于农民工进城问题,政府执法部门不能一味地堵,而应当科学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思想政治教师往往喜欢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此时教师要做有心人,把平时看到的典型事例收集起来,用来丰富课堂教学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搜索热点问题巩固知识点

现在的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需求非常大,知识面越来越宽,兴趣越来越广泛,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关注身边的热点问题,眼光要看在学生的前面,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势,不会因为年龄与学生产生距离。

例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发展的规律》时,笔者让学生课前搜集最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新名词并给予解释。学生经过网络搜索后,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展示:“河蟹”“房奴”“蚁族”“博客”“灌水”“晒客”“房姐”“表叔”等等。网络热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点,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前面的学生已经将黑板写得满满的,后面的学生还要继续上来展示。通过网络热点问题展示活动,学生在学习后面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也在变化”知识点时就有了知识铺垫,理解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完成对一些热点问题、热点事件的搜索和查询,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四、模仿节目环节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民主教学氛围中,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如今的中学生受网络影响较大,很多学生追求时尚,对新事物模仿能力强,网络上的热点人物往往深受学生的追捧。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大胆借鉴尝试,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时,笔者让学生事先在网上看一下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这一节目的播放风格和组织形式。课堂上,笔者模仿了这个节目的形式,将教材中这一节的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有一个题目。针对传统文化面面观,设计了“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是真的吗?”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设计了“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真的吗?”对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设计了“传统文化是财富,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是真的吗?”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笔者还设计了“连云港市传统文化丰富,是文化强市,是真的吗?”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特别是设计环节中的问题,让各小组同学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改变了以往单一讲解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网络创新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