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古诗词唱读教学策略

2015-09-10 07:22宋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小学低年级古诗词

宋娅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容易遇到困难,特别是指导学生背诵时难度较大。诗词是有一定韵律的,具有可唱性和朗读性。在古诗词教学中,“唱读”教学法,打破现存的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古诗文咏唱、积累、书写、鉴赏、绘画、表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深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让他们更加热爱古诗词经典文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词;唱读教学;教学形式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语言精练,内容深奥,意境高远,虚实相生。而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刚入学,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更鲜有文化内涵积淀,生活在当代的他们缺乏对诗歌语境的体会和感悟,导致对古诗词学习容易出现盲点。小学语文加大了古诗词教学的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加强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一、唱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机械地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图文并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这些教学模式即使内容丰富,但却只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这样的模式教学,只能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没有给学生带来古诗文学习的乐趣和幸福感,没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学形式上的单调必然有损学生对古诗词丰厚内涵的理解,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观更无从谈起。

二、唱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实施策略

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和跨学科阅读音、体、美等专业书籍,教师不难找到许多证明古诗特有的韵律和节奏可以和音乐整合用多种唱读的方式来学习的科学依据。

课堂实证研究,依据校情生情,唱读教学可以归纳出一下几种形式:

1.童谣式唱读:童谣唱读或者儿歌节奏唱读

“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童谣对3—6岁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很大,著名儿童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低年级学习的古诗多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如《锄禾》《春晓》等诗歌。这些古诗思想教育性很强,能使儿童得到陶铸品行、美化性灵的好处。因此,若将古诗运用到音乐学科的连结教学活动上,更能达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儿童在半游戏、半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必能更深入地领悟到诗歌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受到深刻而具体的熏陶。如此,不但能适应儿童身心的发展和需要,充实儿童的涵养,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节奏点式唱读:快节奏式唱读和慢节奏式唱读

这是由童谣式唱读形式中衍生出的两种唱读形式,根据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用两种节奏进行唱读,分为快节奏和慢节奏。根据节奏感可以给诗歌划出不同节奏和重音如《锄禾》: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节奏点式唱读形式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采取“以生定教”的个性化展示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己划节奏和定重音,自己上台唱读展示,以此培养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重音的把握和理解。而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节奏点式唱读可以引起儿童的美感、愉悦感的享受,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3.拍手式唱读:自拍式唱读和互拍式唱读

拍手式唱读主要是对童谣式唱读的一种自助动作式伴奏,是指随着诗歌节奏和韵律,学生可以自己拍手打节奏,也可以同桌互拍打节奏,更可以小组间交叉拍打节奏,这样可以更好地将音乐节奏感渗透到古诗教学活动上,更能达到生动活泼、活跃氛围、掀起高潮的教学效果。这种唱读法对低年级儿童启蒙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儿童在半游戏、半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在学中玩、玩中学,必能更深入地领悟到诗歌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受到深刻而具体的熏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4.演唱式唱读:伴乐式唱读和无伴乐式唱读

伴乐式唱读,又分为碟片音乐伴奏唱读、学生伴奏唱读、教师伴奏唱读。如今古诗新唱网站深受儿童父母、幼儿园、少年宫和中小学教师喜爱,孩子在这里可以免费试听学唱朗朗上口、易唱、易记、利于背诵演唱的古诗。唱读古诗的教学,改变诵读古诗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歌唱,唱着唱着就熟唱成诵。唱读古诗很简单,可以选一首自己会唱的歌曲,按照那个曲调将古诗内容作为歌词吟唱出来即可,这就是伴乐式唱读法。不过古诗的意境跟所选歌曲的意境、节奏以及曲子的基调须尽量相近,这样唱出来的古诗才更有韵味。例如,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应该教给学生用歌曲《送别》的旋律来唱,如果换成一首节奏较欢快的旋律来唱,就与古诗的意境差之千里了。唱古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用熟悉的曲子来填上诗词。会乐器的儿童可以自己边演奏乐器边唱古诗,或者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弹奏钢琴或拉手风琴等乐器给学生伴奏,引导学生唱读以此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音乐功底好的同学,还可以自己为古诗作曲,那就是无伴乐式唱读。学生自己编曲子自己唱古诗,即学生自己独创。让学生为古诗谱曲子,唱古诗,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果。

5.动作式唱读:摇头式唱读和摇身式唱读

动作式唱读形式源自于中国古代私塾中读书教育,首重识字和背诵,教师教读句逗,首重字形、读音,区分四声。如教读“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句时,必在第二个风字、雨字右上角画个圈,作为标识,教读作去声,即“春风风(读如奋)人”“夏雨雨(读如育)人”,这样使学生在读书时,通过拉长声音的大声诵读,自然而清晰地区分四声,记牢读音。

此外,旧时代里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在背诵古诗时摇头晃脑,那是为了让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融入书中诗歌意境,达到沉醉其中的效果,并且在短时间很快记住诗歌。摇头式唱读法教会学生进入最佳诗歌背诵状态,这种唱读形式也比较简单实用,促进学生强记的同时也给学生以身临古人背诗其境之感。摇身式唱读也是从摇头式唱读形式中衍生出来的,随着诗歌节奏韵律,学生身体集体做出向左或者向右摇摆动作,其实这也是和音乐舞蹈结合渗透,很有美感和韵味。在实施摇头式唱读和摇身式唱读两种唱读法时,最好配以古典音乐,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归古人私塾,体验学习氛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词唱读教学法就是针对古诗节奏和谐,跳跃自如、形象生动的特点,用歌唱的多种方式让学生去记住诗词的内容,领悟诗词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使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语文课堂上多样唱读形式实践与探索,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诵读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诵读途径,便于学生快速记忆与积累大量的古诗文。小学生古诗词唱读教法融文学、语言、音乐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能力,也有利于孩子们对母语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诗歌诵读教学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3,(22).

[2]邵清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董运玲.小学古典诗歌吟诵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小学低年级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