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生课堂消极默然现象改善策略

2015-09-10 07:22杨舒涵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改善策略小学高年级

杨舒涵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沉闷,缺少活力。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课堂消极现象,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与生为友;优化课程,提升情趣;赏识教育,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从而改善学生课堂沉默现象。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课堂消极 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66

课堂沉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消极默然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参与或被动地参与互动活动,消极地思考问题及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高年级的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提问,举手的学生经常是寥寥无几,课堂气氛沉闷,缺少活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高年级语文课堂消极默然现象的表现与成因

针对小学高年级课堂出现的消极现象,本人在班级中展开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人访谈。

访谈的对象分别为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小曹、表现较为积极的小董与表现积极的学生小王。

师: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你们会怎么做?

曹:我一般都等着其他同学回答。

董:我思考一下老师提的问题,有十足把握的就举手回答,不太确定的就不举手。

王:我思考完了之后一般都会举手回答,但如果是特别难的问题就不举手了。

师:什么情况下,你会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沉默时你在做什么?

曹:我一般都是沉默的,有时候会睡觉。

董:老师的问题太难时,或者我偶尔上课走神的时候。

王:我思考问题时是沉默的,有时会看教辅书。

师:你认为课堂沉默有什么积极和消极影响?

曹:我觉得课堂沉默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长时间沉默就会走神。

董:我认为课堂上沉默不会影响他人听课,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破坏课堂纪律,惹老师生气。

王:课堂沉默可以锻炼自己,使自己能独立思考、认真听讲。

师:课堂上出现沉默时,你希望自己或同学或老师做些什么?

曹:希望其他同学能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董:希望老师多鼓励我们。

王:希望老师多启发,让我们能够回答出问题。

课堂观察和个人访谈结果表明,高年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背诵不感兴趣;二是缺乏良好的听课和回答问题的习惯。三是少数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干脆放弃了课堂学习。四是家庭教育条件差,许多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学习辅导,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当然,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也有很大的影响,少数教师讲课缺乏艺术,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教学情境,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环节等,这也是学生课堂沉默的重要原因。

二、高年级语文课堂消极默然现象改善策略

学生在课堂上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注意语言的风趣幽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关爱学生,与生为友

要改变课堂默然现象,就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关爱学生,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听课。教师要学会和学生沟通,用真心的爱去帮助学生。学生是有差别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认真学习,对教师的提问就不会沉默。他们会和教师的教学保持同一个步骤。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打瞌睡,思想开小差,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做学生真心的朋友,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

2.优化课程,提升情趣

学生上课沉默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大,学习有困难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课堂上学生沉默的消极现象,学校和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对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安排应该合理科学,摆脱用题海战术和过重的学习负担去提高学习效果的行为。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赏识教育,关注过程

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小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表现欲。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鼓励和表扬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要开展赏识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学习上的错误,要学会正面引导,而不是批评。如学生回答错了,可以说“你再想想”“还有别的可能吗”“你坐下考虑一下再告诉我”。听了这些话语,学生就会有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改善策略小学高年级
关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研究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