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笃勇
摘 要: 如今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以往教学理念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一定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教改方式就是对“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应用。对此,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深入研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先学后教 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在各门学科中都有所应用,而实际操作时应该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此种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应用,其中物理学科具有的特点就是:其一,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二,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构建;其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下文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时针对“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做了相应尝试,以下对具体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当堂尝试自学
学习电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当堂自学
对课本进行预习,有效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有几种方法能改变电流?二是电阻的概念是什么?电阻用什么单位表示?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间怎样换算?三是有哪些因素能够对电阻造成影响?可以应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进行自学。
设置过渡环节,引入相关问题,例如,想要使舞台上的灯光变暗、使收音机音量提高、电扇转速加快,将怎样才能实现?学生通过课堂上自学之后,了解到只要调节电流就能实现以上目标[1]。
然后设置问题,例如,怎样改变电流?学生自学后会知道,只要将电路两端的电压改变,或将电路中接入的导体改变就可以改变电流。
(二)对电路中电流进行改变
对电路图与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尝试改变电压和接入导体,观察相应变化。与此同时,对电阻概念及单位通过自学了解。
(三)对导体电阻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
让学生观察各种灯泡的灯丝,然后猜想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电阻大小。
对实验进行设计:众多影响因素中怎样探究一个因素对电阻造成的影响?具体应该准备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操作?通过自学,学生得到的答案是,应用控制变量法,使材料及横截面积保持不变,将长度改变,观察电流变化。
开始做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导体的长度、材料及横截面积都会影响电阻大小,而电阻为导体的一种自身性质[2]。
最后,由教师对这节课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课前尝试自学
学习电阻知识时,课前自学步骤如下:
(一)布置课前自学任务
一是在自己家中收集一些各种材料制成的导线;二是家中使用的调光灯主要就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得以实现的,让学生思考想要改变电流,可以应用什么样的方法。
(二)通过活动试着改变电流
其一,什么因素会对电流造成影响?通过自学,学生会猜想电路中存在的导体或电压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其二,需要应用到哪些实验器材?对电路图进行设计。
对设计的电路图进行交流和评估。将小灯接入到电路当中用来判断电流的大小,还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
步骤:将一根导线接入电路当中,然后改变电池节数,观看电流变化;保持电压不变,让导线改变,再看电流变化。
电路中接入的导体不同,电流会发生变化,表明导体在导电过程中会阻碍电流;同一个电路中,如果电流变小,说明导体对电流产生较大阻碍。最后,由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
三、对以上“先学后教”两种模式的相关反馈进行反思
(一)自学和预习是不相同的
通过对课堂自学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对知识结构进行构建,也就是通过看书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将不会再有探索兴趣,不能使学生探索精神得到培养,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前对有关现象加以留意观察,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自己制作一些学具等,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很好地把已有知识与最近发展区连接在一起,使学习难度大大降低[3]。
(二)后教并不是重复
如果自学为知识的简单构建,那么具体教学过程中重复构建知识就感觉有些多余,对实验的验证让学生体验不到探究乐趣。
较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学当做先导,譬如:学习电阻的时候,课前收集了各种导线,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针对这些导线展开教学,不但可以应用在试着改变电流这项活动中,还能引导学生探索导体电阻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而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后有没有生成新的知识,譬如:电阻这节课在做导体与绝缘体互相转变实验时,可以让学生想到一些与超导材料有关的知识。
教改后的教学观念就是针对学生展开所有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文笔者介绍了“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希望教育工作者将其作为参考依据,合理应用此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杨曦.先学后教,教学互补——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策略的思考分析[J].考试周刊,2014(15):69.
[2]包海涛.“先学后教”在《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液压与气动,2013(3):73-75.
[3]谭阳朝.“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