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波
[摘 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问题的提出者多是教师,学生容易受到教师问题的影响,限制和束缚了自身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逐步下降。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情况进行研究,研究采用录像分析,结合访谈,从问题产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三方面,建立编码体系。通过对编码的分析和研究,得到学生课堂提问情况的现状。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情况,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案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解决”这个子目标中阐述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 提问是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反馈作用。
一、关于学生提问的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在对学生提问的分类研究上,有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创造性程度进行的。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美国心理学家J. W. 盖泽尔斯的问题分类体系(1987)。J. W. 盖泽尔斯把问题分为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三种类型。呈现型问题满足问题给定、求解思路已知、答案一定等条件。发现型问题满足答案一定,但是问题并不给定,求解思路也未知。创造型问题是问题本身并不给定,求解思路未知,答案不一定。从问题对条件的满足程度可以看出,发现型问题比呈现型问题开放,创造型问题比发现型问题开放,创造型问题也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国内相关研究
夏小刚 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三点,即学生熟知的学习素材、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呈现方式和其中蕴含的信息要能够“触发”学生的思维。[2] 问题情境创设的质量与授课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小刚把教师的认识观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的注重问题的提出,不太注重问题产生过程。而动态的比较重视对问题情境的设计,讲究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要研究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启发性,把握好现实情境与问题的衔接,注重问题提出的自然、合理性。
二、研究方案
1.研究样本
笔者在对JX省NC市DH区的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录像进行比较观察时发现: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在8名教师的8节数学课上,有5节课里都出现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情况,且有的课上出现还不止一次。本研究专门选取了这5节课堂录像(分别由LQ1—LQ5五位教师执教),做深入、细致的案例研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辅以录音访谈,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情况做定性定量分析。
3.资料处理
本研究使用N-vivo视频分析软件,对选定的课堂教学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得到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数据结果,结合对授课教师、学校分管领导的录音访谈,以及该校网站上有关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的介绍,对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情况做出较为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学生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策略编码
1.问题提出的编码设计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对课堂录像的观察分析,从问题提出的类型、形式和方式三个维度,对学生问题提出进行编码设计。
具体编码及解释如下表所示:
2.问题解决策略编码
学生提出问题后,面对的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最常见的解决策略就是教师进行解释、说明,消除学生疑虑。也有一种情况是教师自己不回答,而是找班内其他学生来回答,或者是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来回答。这两种情况都是属于学生解释。还有一种解决策略是通过数学学习共同体,教师针对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发动全班同学集体交流、讨论来解决。这种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为此,将问题解决的策略根据问题解决对象和解决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教师解释、学生解释和数学学习共同体。
四、数据统计结果
1.问题类型
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以解释分析性问题和综合开放性问题为主,回忆描述性问题和比较评价性问题都比较少。
2.问题提出形式
由上图可见,问题提出的形式以生师提问为主,有5次,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可见学生提出问题后,寻求帮助的对象主要是老师。
3.问题提出方式
学生问题提出有5次是出于自身的困惑,主动地站起来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
4.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回答,转而找其他学生解答的次数比较多,为4次,占整个问题解决总数的50%。
五、分析与结论
1.学生提问情况及分析
从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结合课堂录像观察,可以看出:
首先,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解释分析性、综合开放性的问题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回忆描述性问题和比较评价性问题。综合开放性问题相比解释分析性问题,对认知水平和思维程度的要求更高一些,常常表现为运用多种知识,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比如案例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主要提出综合开放性问题,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敏捷、深刻。
其次,学生提问的对象不仅仅有教师,也出现了不少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了许多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上台演板等。问题提出对象的多元化,反映了课堂教学提问模式的改变。CB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方面的与时俱进,促进了课堂上学生向学生提问的情况的出现。
然后是课堂上学生大多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地思考、提问。在学生提问的方式上,有3次是在教师或同学的要求和询问下,被动地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37.5%;剩下5次是出于自身的困惑,主动地站起来提出问题,占整个问题提出总数的62.5%。可以看出,课堂上学生大多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提出的方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2.学生问题提出的原因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除了包括对CB学校5位授课教师的课堂录像,还包括对这5位授课教师进行的深度访谈。由此得知CB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情况的成因:
一是学校积极吸收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新课改的贯彻、实施力度比较大。CB学校校长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具备DJP的教学理念,以这种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所谓的DJP教学理念,概括而言就是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思维方式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要求为例,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学校要求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采用“30+10”模式,即在一节课40分钟内,老师上课的时间不得多于30分钟,学生反思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二是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活跃学生思维,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CB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
六、结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启示
1.教师应当预设有引导意义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要注意情境素材的来源,不能脱离学生经验太远;二要注重情境须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三要注意问题情境要有引导性。
2.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不仅有生师提问,还有生生提问。在本研究中,学生问题提出的对象多数是教师,少数是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质疑、发问。课堂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学生“学”的对象不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生生互动也是新课改实施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尝试在课堂上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互质疑,提出问题。
3.学生问题提出后,教师应当有效利用问题,引导数学探究
问题解决与问题提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把由问题引发的概念表象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促进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教师有效地利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夏小刚.关于“情境—问题”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91-94.
责任编辑 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