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探究

2015-09-10 07:22:44刘珍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调查学前教育

刘珍芳

[摘 要]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阻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这种不平衡在城乡之间、园际之间表现得特别突出。为加快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考虑公办园与民办园、城区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教师待遇等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力度,加大财政补贴,保障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调查;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前教育的需求日趋增加,城乡幼儿园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不断拉大,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育资源建设中也出现了明显不均等的情况。如何缩小城乡之间、园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以及怎样避免差距拉大等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一、调查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杭州、宁波、嘉兴、温州、金华等5个地区,共计300多所幼儿园,从办学性质上涉及公办和民办,包括市级、县级、乡镇中心幼儿园等。调查对象主要是参与浙江省幼儿园园长培训班、浙江省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浙江省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班等培训活动的园长,以及参与浙江省幼儿教育学科带头人培训班、浙江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课题组成员还走访了省内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了解基地幼儿园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幼儿园园长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7.94%;共发放幼儿教师问卷550份,回收541份,有效问卷535份,有效率为98.89%。在有效问卷中抽取了幼儿人数规模相近的民办与公办、城区与乡镇各100所幼儿园的数据以及民办与公办各200份的教师问卷进行了统计对比。

二、浙江省部分地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况

教育资源亦称“教育经济条件”,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资源,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人力资源包括教育者人力资源和受教育者人力资源等。物力资源是指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物品等。财力资源是指人力、物力的货币形式,包括人员消耗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1] 随着资源内涵的日趋丰富和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概念也逐渐丰富,如台湾学者胡梦鲸提出,所谓教育资源是指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育经费、活动空间、教学设备、师资及其教学活动方案等资源。

学前教育资源,指学前教育领域中通过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所取得的所有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总和。[2] 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各种教育资源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

本调查内容涉及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包括师资配置、教师待遇、师幼比;二是学前教育物力资源配置,包括教育硬件、教学资源、教育管理;三是学前教育财力资源配置。

(一)学前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1.师资配置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公办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0.63%,有职称的教师占比77.63%;民办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只占71.58%,有职称的教师占比55.87%。由此可见,公办、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在学历、职称方面的差距都比较明显。表3数据显示,公办幼儿园年龄在25岁以下的教师占16.06%,而民办幼儿园年龄在25岁以下的教师占38.61%。由此可见,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年龄结构比公办幼儿园更具年轻化。

2.教师待遇

根据表4数据可看出,公办幼儿园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占58.33%,而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只占8.33%;月平均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占45%,公办幼儿园教师只占8.33%;月平均工资在2000—3000元之间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占45%,公办幼儿园教师占33.34%。这些数据说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月平均工资明显比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低。

3.师幼比

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师幼比相较公办幼儿园而言偏低,乡镇幼儿园师幼比相较市区幼儿园而言偏低。适宜师幼比为1∶15,从这个角度说,民办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的师幼比都比这个比例低,这说明民办幼儿园、乡镇幼儿园教师还比较缺少。

(二)学前教育物力资源配置情况

1. 教育硬件

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所有受调查幼儿园都达到了“活动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 平方米/生,户外活场地生均面积不少于2 平方米,幼儿园绿地生均面积不少于1 平方米”的标准。乡镇幼儿园的生均活动使用面积、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面积分别是3.46平方米、4.63平方米、4.36平方米,都大于市区幼儿园生均活动使用面积、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面积2.21平方米、3.47平方米、3.49平方米的标准;公办幼儿园的生均活动使用面积、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面积分别是2.82平方米、6.46平方米、5.51平方米,也都大于民办幼儿园生均活动使用面积、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面积2.78平方米、2.99平方米、3.07平方米的标准。

表9数据显示,公办幼儿园安装监控设施的占95%,民办幼儿园安装监控设施的占93.33%。表10数据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室没通网络的占48.33%,民办幼儿园教室没通网络的还有53.33%。可见,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教室通网络情况都不太乐观。

2.教学资源

从表11—12可见,公办幼儿园教师使用课件的比例占75%,民办幼儿园教师使用课件的比例占53.33%,两者的总体使用率都不高,每周只使用一次的比例较大。表13数据显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现有教具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3.教育管理

从表14可以看出,公办幼儿园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占93.33%,民办幼儿园教师有教师资格证的占76.67%;从表15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相对比较高,70%的教师认为满意;从表16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工作单位没变动的只占16.67%,而公办幼儿教师没变动的占41.67%;从表17可以看出,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养人员结构有较大差异。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幼儿园各种设施种类多,有大型室外器材、各种玩具,班级里有各种区角等,但存在数量少、质量低、配备不全等现象,如玩具、活动区角、图书角等数量未能满足幼儿和教师活动的需求;投影设备也无法达到每个班都配备,常见的就是一所幼儿园配备一套。

(三)财力资源配置情况

从表18可以看出,公办幼儿园经费主要来源是上级部门拨款,占77.78%;其次是家长交费,占33.33%,再次是自筹,占11.11%。而民办幼儿园经费主要来源是家长交费,占83.33%;其次是自筹,占72.22%;再次是上级部门拨款,占5.56%。

在调查中发现,园长对幼儿园经费收支情况普遍持保密态度。在访谈中问及“生均经费”时,民办幼儿园园长都表示非常少;在问及“有无补偿经费”时,被访者(园长)表示财政支持不够,虽然有但补偿比较少;在问及“经费是否足以支持幼儿园所要达到的目标”时,被访者(园长)表示“基本可以”。

在访谈中问及“还有哪些教育资源有待挖掘”时,被访者(教师)表示班级需要增添更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资源、科学实验资源、教具资源、图书资源等;被访者(园长)都提到师资资源、教学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环境资源、自然资源、姐妹园共享资源、与小学衔接教材资源有待开发挖掘,表示需要高校专家来引领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在当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契机下,保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教育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城乡之间、园际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师资、硬件、教学资源、教育管理、经费等在城乡之间、园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

由于受地理、环境、幼儿园性质等因素的制约,城乡之间、园际之间的专任教师在学历、职称、师幼比等方面存在差距。公办幼儿园在专任教师学历与职称、师幼比上都比民办及乡镇幼儿园有优势;民办、乡镇幼儿园师幼比相对较低,且教师有年轻化趋势。

2.待遇问题

城乡之间、园际之间专任教师的待遇有差距,公办幼儿园教师待遇明显比民办幼儿园高,乡镇幼儿园教师工资目前还缺乏保障。

3.教学资源问题

幼儿园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和单一,自制教具和玩具较多,而软件资源开发极少,保存质量差,城乡之间、园际之间资源有差距且无法共享。

4.管理问题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政策上开始重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率低,二是民办幼儿教师流动性大,三是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够细化。

5.经费问题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中民办幼儿园占比较高,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二者享有的财政经费有很大差距。从人均投入看,园际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每人所享受的财政经费远远低于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在办园经费来源上,公办幼儿园经费主要来源是上级部门拨款,而民办幼儿园经费主要来自于家长缴费和自筹经费,只有少部分的财政教育经费补贴。

(二)加快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对策

1.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出台有关幼儿园教职工参加国内各类进修、培训活动的规定。鼓励幼儿园教职工积极参加国内各类在职学历、学位进修以及因申报职称所涉及的各类培训。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把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申报职称权利,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称比例与幼儿园年检、达标、评优挂钩。严格控制幼儿园班额,提高师幼比。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调查显示,民办园幼儿教师、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民办园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无法保障。若要使幼儿师资队伍趋于稳定,当务之急是提高民办、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政府要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的政策上向农村幼儿教师倾斜,积极落实国家对农村教师的津贴和补贴,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待遇,如此才能有效遏制农村优秀幼儿教师的大量流失。

3.搭建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

搭建省级教育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避免资源重复开发与闲置。建设开放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实行资源共享和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园和乡镇中心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

4.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幼儿园管理

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督,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逐年提高幼儿园专任教师持证上岗率。加强对薄弱幼儿园的改造提升,为民办幼儿园教师创设宽松、有发展空间的工作环境,以减少教师流动。

5.加大财政补贴,保障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能否均衡发展,经费问题是关键。政府需增加民办幼儿园每生每年资助经费,适当提高民办幼儿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补助比例,以缩小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之间所享有财政经费的差距。加大农村幼儿园的弱势补偿和补助力度。出台相关农村幼儿园补助政策,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提质扩面,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在幼儿园升等奖励、教育教学装备补助、特殊困难儿童入园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增设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困难家庭子女入园资助和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等。

结语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上存在区域差异、园际差异、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体制和政策存在某些偏向,造成学前教育内部结构性短缺,加剧了学前教育的不公平;另一方面,学前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决定了我国政府财政拨款以编制作为依据,使得一些“特权幼儿园”成为直接受益对象,造成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平衡。针对差异因素作出调整,才能改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让学龄幼儿享受教育公平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9、187.

[2]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5.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调查学前教育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18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小额贷款公司的简易尽职调查方案研究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12:23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