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资源的发现与利用

2015-09-10 07:22黄雄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科书利用资源

黄雄

[摘 要] 地理科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生活中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校内地理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中的地理课程资源、课堂中预设外生成的资源、地理实验和实物资源,并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使地理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 课程资源;地理;教科书;地理实验

关于课程资源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概括来说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也就是说,所有可以用于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以及资源都可以宽泛地称之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并且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开发出来,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生活中比较容易被人忽略而又相对来说易于开发利用的校内地理课程资源。

一、教科书中的地理课程资源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科书是学生每天必带的重要学习工具,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目前,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编写了适应不同地区需要、具有不同特色的教科书。地理教科书主要有人教版、湘教版、地图版和鲁教版四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自身特色。人教版知识体系更加严谨,湘教版更具趣味,地图版更加强调实验研究。因此,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吸收各版本教材的优势,做到融会贯通;并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功能,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每一个课题的正文之前都有一个“探索”栏目,其形式多种多样,有“比较和分析”“读图与思考”“地理小实验”“猜测游戏”“景观图片或地图比较”等。充分利用“探索”这个栏目,能够提高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如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水的运动”一课的“探索”栏目,内容是地理小实验“模拟水循环”,步骤为:(1)在一个平底器皿中加入少量的水,盖满器皿底部即可,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水中;(2)把一片塑料纸盖在器皿上用橡皮筋扎紧,然后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子小瓶的正上方;(3)将器皿放在阳光下或较强烈的灯光下直晒,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器皿内和塑料纸有什么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探索”小实验,实际上是一种设置悬念的导入,能立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像这样的“探索”栏目,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可以适当采用,但是必须做到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因为学生亲身参与的程度是课堂情境创设能否成功的关键,甚至决定着这节课完成教学目标的效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与老教材的差异就是增加了“活动”部分的内容,减少了文字内容。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中的第二部分“黄河的治理”,课本上虽然内容不多但包含的知识很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黄土高原”的课内活动“水土流失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做实验主动探究。既锻炼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可谓两全其美。

二、课堂中预设外生成的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教师的口误或者学生给出的意想不到的答案,往往是课程实施中可遇不可求的宝贵资源。教师如果善于抓住这难得的时机,并对这些预设外的情况加以引导和整合,这些“意外”将成为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无形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巧妙地发现和利用预设外生成的课程资源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等。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稍加注意,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思考,“预设外生成”也可能会变成“预设生成”。

例如,在讨论黄河的治理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有的同学回答:“将下游的沙掏出来从而使河床下降。”有的同学回答:“做拦水坝使泥沙沉积。”此类回答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教师应多鼓励,加以引导:“你的想法很好,很多黄河治理研究的专家也有跟你一样的想法,利用小浪底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给黄河‘冲澡净身’,但是这种方法真的可以解决根本问题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黄河泥沙含量大?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既治标也能治本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黄河上游、中游的生态保护上。

有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表面上看来可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但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利用,这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能成为很好的课程资源。实际上,对这样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展现出教师的教学功底。例如,笔者曾经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上一节平常的地理课,当时正讲到大气的水平运动。学生对自然地理普遍不感兴趣,再加上教室外其他班正在上活动课,不少人在外面走来走去,这边教室内开始噪动。这时,这位老教师巧妙地说了一句:“同学们,如果把那些走来走去的同学看成是空气,那么,他们是不是在做大气的水平运动啊?”学生听后哄堂大笑。这位教师幽默的话语,一语双关,不仅很好地维护了课堂秩序,而且让地理教学变得非常生动。一阵风吹来,这位教师又顺水推舟:“看,真正的风来了!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大气的水平运动吧。”一句话,让教室里所有的人都感到如沐春风。

课堂中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做到科学利用,预设外生成的课程资源也会十分丰富。

三、地理实验和实物资源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师要重视地理实验和实物资源。在美国的《科学》课程设置中,探究实验是重要的课程内容。我们的《地理》教材中也有不少探究实验,但是许多教师并不重视,他们要么觉得实验太麻烦,要么觉得实验太简单,一些教师甚至直接让学生看电脑动画演示。这其实是对课程资源的浪费,地理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地理1》的活动建议中,有“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的野外考察”“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的要求。据笔者调查,9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动手做实验。在江西省地理优质课比赛中,笔者就做了“冷热水模拟锋面形成”的小实验,实验科学性强,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反响非常好,最后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美国权威研究性学习教材“科学探索者”系列丛书中有大量的探究小实验,教师可以适当选择,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地理小实验。

笔者所在学校的地理教师非常重视对地理实物资源的利用。比如利用岩矿标本、地形模型、电动地球仪等实物,让学生用手摸、用眼看,直观地感受岩石、矿物、地形,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有一年,学校筹划建新的办公大楼,地理组的老师就到打地基的施工现场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层标本,制作本土“原生态”的土壤剖面,让学生观察研究。这样的地理实物资源,既成为了课堂上有效的课程资源,也成为了校史馆里珍贵的“藏品”。

总之,课程资源就像生活中的美一样无处不在。地理教师要像探寻生活中的美一样去发现身边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地理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教科书利用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