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麟 吴丽娜 毛荷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因其“以学生为中心”而受到了学者和教师们的重视。文章基于大学计算机公共课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控制策略,分析了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最后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翻转课堂的教育价值、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03-06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术语,通常被翻译成“翻转课堂”、“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或者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为FCM。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新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FCM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过程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真正地上升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2. FCM的教育价值
(1)FCM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地认识客体并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客体的过程,因此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主体的主动有意义建构。基于这一理论可知,教学过程应该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者实现主动建构的环境并促使学习者主动地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不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变成了实现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协作者[2]。
FCM,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关于“主动建构”和“有意义建构”的学习理论。在近几年中受到了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很多中小学也开展了基于FCM模式的教学实践。从FCM的最初创意来看,结构和模式的翻转源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思考。FCM主张把大量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学习习惯和学习进度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2)FCM有利于具备自主探索、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要求
纵观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大多数课堂仍然处于“教师一言堂”的状态,每一节课都是教师从开始讲到末尾,学生是这个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从知识传递的效率看,不能否定这一模式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处于这种模式中的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知识的接收是被“喂养的”。尽管此时学生的个体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并不低,但很多学生在知识的主动检索与获取、自主探究与归纳方面明显不足。从国内外中学交换生的交流情况看,国外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运算能力明显低于国内学生,但在文献检索、主动参与讨论与质疑、主动探索方面,国外的中学生则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为了实现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模式的问题,真正地明确“主体—主导”的关系。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FCM把原本属于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习者自主地组织学习过程的权力,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觅食”而不是全程“喂食”,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安排学习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FCM教学模式的推广,无疑对落实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FCM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对FCM教学模式的认识也出现了一些反复和争论:多数研究者对FCM的效用给予了肯定,家长却对这种模式质疑较多,“老师没有备课、不负责”、“老师让学生纯自学”、“放羊式教学”等言论反映了家长们对FCM教学模式的态度。鉴于此,一线教师则比较纠结,有的教师想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FCM教学模式,却担心不被学校和家长认可,有的老师已经在教学中尝试了FCM教学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1.多数学生和家长已经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
建国60多年来的学校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稳定的学校教学运行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很难撼动。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在部分教师尝试以FCM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时,部分家长和学生马上发出质疑“老师没有备课、不负责”、“老师让学生纯自学”、“放羊式教学”,甚至有的学生和家长直接向教育行政部门写告状信。要想改变这一观念,绝对不是一线教师个人和少量学者可以短期解决的,这需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联合行动,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的共同促进和支持。
2.FCM模式对师生都有较高的要求
(1)FCM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信息技术素养高的教师和学生
从国外开展FCM模式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看,FCM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高技术素养的教师和学生。已经有研究指出,如果没有高技术素养的教师和学生,也就不可能有“翻转”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3]。
由于FCM教学模式把对新知识的初步学习安排在了课堂之外,而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而类型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借助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供支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借助信息化的社交工具(例如QQ群、微信圈)等为学习者的交流和知识分享提供支撑,从而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创设平台、知识分享交流环境,从而保证学习者的自主性知识建构能够高效、优质地完成。在这一过程中,FCM教学模式首先对教师的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和集成能力、教学课件检索和设计能力、学习资源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教师应用现有的教学平台组织有效学习活动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居于FCM学习环境中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熟练应用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环境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该具备较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多事务并行处理的运筹和协调能力,熟练使用各类通讯工具完成知识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2)居于FCM环境中的一线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管理与控制能力
由于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能力,才能胜任FCM模式下学习支持系统建设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先进教育理念的自主学习支持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比较优质的支持。另外,以FCM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绝不是完全把学生“散养”,更不是把学生放任自流,它要求教师在学习资源支持、学习活动组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监控、避免“搭便车”现象等诸多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支持、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教学班级的教学质量[4]。
因此,以FCM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教师有很高的能力要求,既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管理多媒体课件资源的能力,也包括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包括利用已有的资源和环境,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潜力的能力。
3.部分FCM的教学实践缺乏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分析FCM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学生家长对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的误区,也与国内学生比较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关。另外,部分缺乏有效组织的FCM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加剧了人们对FCM的质疑。
纵观FCM的教学实践,对FCM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FCM的教学活动是否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其教学策略的应用是否科学有效,FCM是否能够真正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发展?从国内开展FCM教学实践的情况看,多数教师在这方面思考不足,导致FCM流于外在形式。而部分教师在不具备FCM条件的情况下,以“散养”、“放羊”的方式强行推进FCM教学,则严重地损害了FCM的声誉。
三、FCM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过程控制
FCM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FCM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与其他具体的教学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地把项目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发现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理论等渗透到FCM的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学习资源组织、教学策略设计等方面充分思考,把组织导读、设置疑问、引领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起学习者强烈的内在动机。从国外开展FCM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来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e-Learning学习理论的支持、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工具的灵活掌握是FCM教学的重要特点。
1. FCM教学的教学流程
自2010年开始主持与FCM相关的研究,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任何一个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研究,都与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过程控制密切相关,其研究结论受到教学流程控制策略及其精准性的决定性影响,控制方法“失之毫厘”就会导致研究结论“谬以千里”,这是教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FCM的特征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FCM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导学阶段、自主学习阶段、课堂分享阶段和教师点评与提升阶段。在这4个阶段中,导学和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的过程,既可要求学生个体独立地学习与探究,也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课堂分享则是以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自由讨论和头脑风暴实现其社会性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点评则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与提升阶段,教师的点评应该高屋建瓴地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5],从更高层次指出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对学生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显示了FCM式课堂的工作流程,从图1中部的流程分段可以看出,FCM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阶段,图1顶部一行呈现出教师在FCM教学中的职责和价值,而底部的一行则显示出学生在FCM教学中的职责及其可采用的学习策略。
2.FCM教学中对学习支持体系的设计
由于FCM把对新知识的学习安排在课堂之外,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课外自学环节提供完备的学习支持和教学控制,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控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组织一次有效的FCM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完成学习支持系统的建设,为此应在以下3个方面做好工作。
(1)为每个知识模块组织有效的导读学案
由于导学案的目标主要是向学生呈现知识要点、概念,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地组织学习活动。因此,导学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表征,同时既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深度和广度,又要体现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基于导读的设计目的,导读的内容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在导读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者案例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心理特征,应尽可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促使学生对本模块的学习内容产生出强烈的内在动机。②在导读模块中,通常以案例或者设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既要注意问题的覆盖面,保证问题能够覆盖本模块的全部关键知识点;还要注意相关问题之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从而保证问题的深度和广度。③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如果学习支持系统允许,可以基于导读问题创建链接到各级各类学习资源的超级链接,从而建立起以导读问题为汇聚点的立体知识体系,以便为学生提供一套基于导读知识点的导航体系[6]。
(2)为每个知识模块的自主学习过程提供高效的学习支持,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与导航
在以FCM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中,能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关系着FCM成败的决定因素。在这个方面需要教师精心思考,认真实施,通常包括2个方面的要求:①提供种类丰富的学习资源,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为了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PPT教学课件、PDF格式的文本资料、面向案例的微视频、学习论坛中的相关讨论帖(热帖),以及与该环节相关的基本学习任务。②以清晰的知识地图呈现知识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资源的分布情况。为此,教师们通常借助思维导图工具绘制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地图[7]。在此知识地图中,知识结点及其连线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对这个教学模块中相关知识点之间关联性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学生可以借助这个知识地图便捷地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源[8]。
(3)设计出两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分别支持面向知识点学习和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固化学习效果和自我诊断提供支持
对于基于FCM开展自主学习的学生,为了保证学习效率并巩固学习效果,便于学生自主诊断学习效果,必须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即习题或操作型任务),促使学生基于任务驱动的方式抓紧时间自主学习。为了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对于学习任务的设计,也应该分成两个层次。①适量设计面向知识点的作业。由于习题与作业是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的必要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自我诊断的常用方法。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学习质量,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向学生发布适量的面向知识点的、紧密结合教学案例的、短小精炼型作业。面向知识点的作业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面向知识点作业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要求。由于利用面向知识点的作业,能促使学生及时地自我诊断,发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因此,面向知识点的作业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最好能与学习资源中的微视频案例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且便于学生模仿。②设计面向问题解决策略的综合型任务。教学活动的组织,并不以要求学生掌握几个简单的操作步骤为最终目标,而是以传授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策略为最终目标。因此,在FCM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此,应在每个章节末尾,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质量的综合性作业。综合性的作业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为主要目标,是对面向知识点的基础性任务的延展和拓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策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面向问题解决策略的综合性任务,建议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可以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中的社会性建构,也有利于基本知识和技能较差的学生在小组环境的带动下获得较快的提升。
3.FCM中的教学活动组织与控制策略
在FCM模式下,对新知的学习发生在课堂之外,对知识的分享与社会性建构则发生在课堂分组讨论阶段,由于这些阶段的知识建构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很难在现场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一一监控。因此,在这种模式下,部分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容易成为讨论过程中的“旁观者”、小组协作中的“搭车者”。为了保证FCM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拿出一套有效的策略,监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尽量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1)依据学习内容的类型,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在导读内容的导引和学习资源的支持下,自主学习效果是关系着FCM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对于“如何组织课外的自主学习活动,才可保证各类学生都能有效地开展学习就变得非常重要。人们常用的策略是:①对于面向知识点和简单操作技能的内容,建议学生依据导读内容,通过观看微视频并结合教材独立自学,并在此基础上独立地完成任务单中的相关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作品认真评阅,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修正意见,从而达成教学目标。②对于面向问题解决策略层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则建议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异质分组、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2)对小组协作形式的自主学习,建立必要的监控机制,避免“搭便车”现象
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借助于组长责任制、组内相互监督、填写个体责任任务单、组员互评等手段,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为了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消除小组内部的“短板”成员,教师可以制定“随机抽查提问”、“以小组最低成绩作为小组最终成绩”、“组间挑战”、“按序回答教师提问”等规则,给处于小组学习中的每个成员施加压力,减少小组成员的“搭便车”行为[9]。
(3)控制课堂讨论和点评环节,使讨论与分享过程完备、有效
课堂讨论和点评是实现知识建构、知识分享和知识提升的主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在课堂上随机指定3-4名学生一组,相互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相互讨论和分享在自学过程中的心得以及解题思路。另外,教师还应主动地听取学生的讨论,搜集在学生讨论中出现的焦点问题,然后认真地思考与归纳,凝练出能够真正反映教师水平的观点和方法,并在点评环节给全体学生高层次的指导。
(4)提升教师点评的质量,提升教师点评的价值
尽管FCM教学中对新知的学习由学习者在课堂之外自主完成,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降低。研究发现,经过多轮FCM教学的训练之后,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年提高,但他们毕竟还仍然是学生,不论在知识内容、知识体系和解题策略方面,还是对知识点周围相关信息的把控方面,学生都会存在着很多不足,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精准把控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发现偏差,从而在教师点评阶段能够高屋建瓴地对知识体系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理解偏差,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FCM教学研究中呈现出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自2010年笔者开始FCM的教研以来,已经陆陆续续开展了5轮教学实践。在这5轮教学实践中,也发生了一些具体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如何处理学生对FCM教学的抵触情绪
与国外的学生相比,国内的学生通常较为内敛,更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善于课堂争论和自主探索。而FCM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参与讨论,会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因此,贸然基于FCM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经常会引起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笔者开展教学的班级中就曾出现过非常激烈的抵触情绪。
针对在学生中出现的抵触情绪,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解决策略: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入FCM模式。对于首次启用FCM模式的教学班级,应该先选择难度较小的知识模块开展FCM模式的教学,不要直接把高难度课程内容设计为FCM教学模式。为了减少其课外学习的压力,在头几次开展FCM教学时,可在课堂内先预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供尚未适应FCM模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然后再进入课堂讨论环节。②对于个别抵触情绪比较强烈的学生,教师要做比较全面的学习者分析,掌握引发这种情绪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座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融入优秀团队等手段减少其抵触情绪。③对于个别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协作能力不强的学生,应该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吸纳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和协作小组的温暖,通过小组的帮助,使之在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2)如何监控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况
为了监控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况,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①要求学生针对教学案例和微视频在线撰写评论;②鼓励学生在教学论坛上就自己的疑惑发帖并征集解答;③鼓励学生通过教学论坛主动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④以教学服务平台自动记录学生观看各个微视频的时长;⑤允许学生多次修正自己作业和作品中的瑕疵,争取做出完美的作品;⑥对学生的阶段性作品和成果,教师要及时地评价并给学生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地获得关于学习进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保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如何减少小组成员中的搭便车现象
在FCM教学模式下,基于小组协作学习方式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是教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知识基础较弱的学生容易成为小组协作中的旁观者和搭车者,导致FCM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为了减少小组成员中的搭便车现象,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策略。①让全体学生都明白“协作学习”不是“协同工作”。生活中的协同工作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作品为最终目标,而协作学习是以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成长作为最终目标。协同工作要尽可能发挥出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从而使作品达到最优;而协作学习则需要修复小组成员中的“短板”,使小组中的最弱者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②制定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每个学习者都了解这个指标体系。在这个指标体系中,要鼓励小组内部的相互帮助,以小组成员的进步作为小组协作效益的评价标准。③制定“随机抽查提问”、“以小组最低成绩作为小组最终成绩”、“组间挑战”、“按序回答教师提问”等规则,给处于小组学习中的每个成员施加外在压力,减少小组成员的“搭便车”行为。④要求每个小组都必须按时向教师提交小组分工表、小组互评表。⑤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及时向教师提交工作任务单,说明自己在小组协作中所承担的角色、自己对角色的认知,以及自己在这轮协作学习中所获得的最大进步。⑥组织课堂讨论,通过挑战赛、随机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客观评价[10]。
通过这些手段,既减少甚至杜绝了小组协作中的“搭便车”现象,也保证了FCM的严谨性和持续性。
五、研究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FCM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尽管FCM有很多优势,但在FCM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和教学环境的设计都有很多要求,需要教师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并对教学活动施加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4]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2]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9):41-65.
[3]Gannod, Gerald C.; Burge, Janet E.; Helmick, Michael T. Using the Inverted Classroom to Teach Software Engineering[J]. ICSE'08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IE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08:777-786.
[5]马秀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66-68.
[6]马秀麟,赵国庆,朱艳涛.知识可视化与学习进度可视化在LMS中的技术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3(01): 121-125.
[7]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12(5):78-82.
[8]马秀麟,金海燕.基于关键词标注的教学论坛内容组织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87-91.
[9]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35.
[10]马秀麟,曹良亮,杨琳,潘静,赵子莹.对CSCL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3):72-75.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