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良
摘 要: 文章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以“企业项目开发”为“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的最佳途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校本项目开发”并融入学校专业教学,整体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多种途径建设“一专多能”的学生队伍,并以较高的教师专业素养,保证企业项目开发和校本项目开发在学校中切实可行。
关键词: 产学合作 企业项目开发 校本项目开发 一专多能
一、引言
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不仅是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一个“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技工院校机械专业技能教学实际,探索一条“面向企业”的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使“产学合作”深入技能教学课程开发层面。
二、“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途径特征
1.“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途径首先要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学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具有人才、专业、办学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企业则是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与新材料的重要基地。学生的技能发展只有做到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做到超前,才能真正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真正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2.“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途径注重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企业产品的综合性,决定对技能多样性的需求,因此“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途径更强调技能的“一专多能”。
三、“面向企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有效途径—企业项目开发
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接触,是培养“面向企业”的技能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开发企业项目明显的优势是: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学校教学提供新颖、较高水平、切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教学项目,而且可以减少刀具、材料的浪费,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1.企业项目的选择。
选择产品的开发阶段作为学校教学项目。企业项目开发不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不断的创造过程。一个产品从开发试制,再到批量生产,技术含量最高的阶段在产品的开发试制阶段。这个阶段对产品加工工艺安排,软、硬件的操作技能都提出较高要求,是教师与学生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技能上得到最大提升的阶段。然而,一旦到了批量生产,特别是在现在数控机床应用广泛的情况下,技能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企业项目开发要十分注重项目的技术含量,并不是选择企业项目就代表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项目,对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职业能力作用极其有限。所以在选择企业项目时关键还是要体现项目技术的先进性。
根据机械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单件小批量的企业项目。如模具专业学生参与企业比较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数控专业学生参与一些质量要求高、工艺复杂、批量小的如航空类零件的试制加工等。这些单件小批量的企业项目不仅技术含量较高,而且具有个性化生产的特点,是企业项目开发的较好选择。
2.企业项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企业项目开发的教学目标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设计或加工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产品。其评价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企业。企業除了要把产品质量、交货期、技术含量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以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经济价值,产品经济价值越高项目开发的评价就越高。
四、以企业项目开发促进校本项目开发融入专业教学
企业项目开发,由于技术上有一个不断探索过程,开发时间受到企业限制,项目内容和数量也由企业决定,不可控因素较多。事实上,企业项目开发仅仅适合一部分技能水平较高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如何让企业项目开发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以适应教学进度和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需要。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企业项目开发的基础之上,把企业项目开发的经验积累起来形成校本项目,实施校本项目开发。
校本项目开发具有企业项目特征,却更容易导入专业课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校本项目。同样可以达到企业项目的教学效果。
企业项目开发和校本项目开发,如何融入教学之中,可以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即专业课程+项目教学的课程框架。第一学年专业基础课程+学期项目,第二学年专业课程+学期项目,第三年安排一个学期的专向课程+学期项目,一个学期的企业实习+毕业项目。尽管如此,企业项目开发一般也仅仅安排在部分优秀学生的毕业项目中,大量的还是以校本项目为主。
企业项目引领校本项目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和校本项目开发齐头并进。其关键是项目能否体现技术上的先进性。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实施企业项目开发的成功范例,无论是企业项目还是校本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不仅能符合企业的较高要求,而且能做到超前于企业,值得国内职业院校借鉴和学习。
目前在技师学院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在技师研修阶段融入企业项目开发+校本项目开发的技师培养模式,同时可以在平时实训课程中融入校本项目开发,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一专多能”的学生队伍培养
由于企业项目开发对于学生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只有培养出一大批技术精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能学生队伍,企业项目开发才能较好开展。学生除了要完成日常专业学习任务之外,还需要在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多下工夫。
1.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技能向纵深发展。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引下,各级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深入开展,成为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宝贵平台。技能大赛不仅紧贴国内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而且近年来国家组织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技能大赛更是跨越国界,与国际技能水平相接轨,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技能大赛的竞争和选拔机制对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技能潜力,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向更高层次,纵深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开展技能大赛训练,不仅能够培养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而且学生扎实的技能功底能对学校的企业项目开发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2.开展技能选修课促进学生技能向广度发展
企业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技能要求。有能力实施企业项目开发的学生,一要有技能的深度,二要有技能的广度。在精于一个工种的情况下,能够熟悉其他相关工种。
目前学校专业技能教学围绕单一工种组织教学的情况下,适当淡化工种界限,开设一定数量的技能选修课,让学生熟悉相关工种技能,以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有效解决企业项目中的技术难题。
六、企业背景、钻研技能、合作共赢教师专业要素
无论是企业项目开发、校本项目开发还是“一专多能”的学生培养,其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要有企业工作背景。
要培养面向企业的学生,教师要“来自于企业”。目前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多毕业于学术型大学,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历。虽然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但也仅仅加强了单项操作技能,教师仍然缺乏整体的相关工作经验。因此拥有一支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成为“面向企业”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2.教师要成为是“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根据企业项目的特点,教师要做到尽可能够独立完成。教师的能力不仅有利教学,而且与企业的洽谈联系同样尽显优势。要求学生“一专多能”,教师首先要“一专多能”。
3.教师要具有超前意识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能力。
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何与企业接轨,又怎样超越于企业,关键是教师的技术水平要适应和超越企业。因此教师要不断钻研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从而不断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4.教师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所谓“隔行如隔山”,再有能力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技术上“面面俱到”,在面对企业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团结合作,发挥自身长处,企业项目开发就容易成功。把企业项目开发、校本项目开发融入专业教学,更需要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合作共赢,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七、结语
“面向企業”的职业技能培养途径,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岗位工作特点实施教学;以企业项目开发为载体,密切结合企业生产;以企业项目开发带动校本项目开发融入学校专业课教学,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是一条提高技能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所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胤穆.NYP Key Suceess Factors[R].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2014.
[2]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