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业考试的公平性

2015-09-10 07:22贺满足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

贺满足

摘 要: 大学学业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要具备公平性以体现社会公正。本文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考试公平性的看法及高校教师对考试公平性的认识和做法。结果表明,大学学业考试的公平性有待提高;教师对考试公平性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测试中会考虑与公平性相关的一些因素,但忽略其他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语言测试方面的培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关键词: 学业考试 考试公平性 教师培训

一、引言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和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公平性备受关注。考试公平性是指在试卷设计、开发、实施、评阅和成绩公布过程中,对全部考生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考试结果仅反映考生个人在考试中的知识及能力情况[1]。根据《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2](简称“标准”),考试公平性包括四方面。第一,无偏颇,即考试内容、答题形式或考试的使用,对不同考生群体意义一致,否则考试结果将出现偏差,不能准确反映所测概念,降低考试效度。第二,考试过程公平,即所有考生考前都有机会得到复习资料,考试中具有同等机会展现考试所测的知识或能力,并给考生提供合适的条件让他们正常发挥。第三,基于考试结果决策的公平。标准参照考试需确保不同考生群体之间的通过率具有可比性;选拔性考试应让所有考生有同等的选拔机会。第四,均等的学习机会。这主要是指标准参照考试如学业考试。学业考试旨在检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当考试成绩用来决定升留级或颁发证书时,均等的学习机会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考试公平性涉及多个因素,包括考试效度、考前准备、施考环节、考试成绩的使用和学习考试内容的机会。因此,考试公平性的概念涉及面广,贯穿甚至超越整个考试过程,是考试赖以存在及使用的基础[3]。大学考试中大部分由教师参与设计、命题和实施,他们对考试公平性的理解对于促进考试公平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本文以问卷为研究工具。学生问卷共14小题,调查学生对考前准备和施考环节中教师的做法及其对考试公平性的影响等的认识。教师调查采用邹申(2013)编制的“考试公平性调查问卷”。除了教师基本信息,包括31题,第1至14题调查教师对公平性的认识及理解,第15至31题调查教师在测试过程中的做法。具体而言,本文研究三个问题:(1)大学学业考试的公平性如何?(2)英语教师对考试公平性的认识如何?(3)英语教师怎样在测试过程中体现考试公平性?

268位英语专业学生和来自5所高校的70位高校英语教师(学历、职称、教龄均处于不同层次,具体信息略)参与调查。学生问卷有效率为92.9%(249份),采用Excel分析;教师问卷有效率为94.3%(66份),采用SPSS(Version 16.0)进行处理。教师问卷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830,具有较高的信度。

三、分析与讨论

1.学生问卷调查

学生调查结果采用频数分析。第1题调查考试能否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1%的学生选择不到50%,约64.6%的学生认为达到50%~80%,4.4%的学生觉得超过80%。第2題中,54.6%的学生认为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扎实掌握,43.8%的学生认为需要进行考前突击,个别学生认为靠事先弄到考题或作弊。第3、4题中,79%的学生认为有同学作弊,但只有34.9%的人承认自己曾作过弊。第5题调查教师是否透露考试内容,3.6%的学生表示经常有,55.4%的学生认为偶尔有过,40.9%的学生认为从来没有此类现象。第6题中,4.4%的学生承认向老师说过情。第7题,30%的学生认为监考老师态度松懈,其他人觉得监考老师严抓作弊。8至14题是关于考试公平性。41.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业考试中曾受过不公平待遇,11.2%的学生认为考试不公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不良影响,主要是班级排名,进而影响各种评先评优及奖学金的评选;26.1%的学生认为考试不公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51.4%的学生认为有影响,但不是很严重;57%的学生认为考试不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考试制度的良性发展,39.6%的学生认为这种影响不严重。28.9%的学生认为大学考试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改卷标准不统一,6%的人认为是老师有意泄题,59.4%的学生认为是作弊引起的,5.7%的学生认为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公共科目的教师对不同专业划的重点不一样,对不同班级区别对待,以及采用往年试卷,导致泄题。针对考试不公现象,75.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改革现行考试制度。15题是关于提升考试公平性的措施,属多选题。78.3%的学生认为要完善考试制度,69.1%的认为应该完善考试评价体系,68.3%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对作弊行为的管理和处罚,74.9%的学生提出考试要改革,注重对实际能力的考查,50.6%的学生认为要严肃考纪考风,提高监考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同时加强管理,增强试卷与阅卷保密度。

“标准”明确指出,考试公平性包括考试过程的公平及均等的学习机会。但是当前大学考试存在以下问题:对学生知识及能力的考查不够,且部分教师在考前透露考试内容,甚至存在学生向老师说情的情况;一些监考老师责任心不强,态度松懈,致使舞弊现象发生;阅卷过程不太规范等。这些考试不公现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考试制度的良性发展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考试公平性的提升具有社会性,需要试卷开发人员、教师、考试使用人员、考生等共同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5]。在实际工作中,语言测试工作者(命题、施考及评阅人员等)要将确保考试公平性放在首位,并具体落实到考试的每个阶段。为提高考试的公平性,有必要对命题教师及监考人员等进行培训。

2.教师问卷调查

(1)对考试公平性的认识

教师按照学历、职称、教龄分组后,采用Kruskal Wallis对数据进行检验。绝大多数题目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5)。但第9题(均等的学习机会),按学历分组时,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第30题(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按职称分组时,讲师和副教授的认识有显著差异。这与邹申(2013)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可能是此次调查对象人数有限,且主要来自笔者所在学院所致。

第1、9、10、11、13、14题的平均值接近或大于4,标准差小于1,赞同度高于80%,说明大多数教师对这些题目持肯定态度,且观点较一致。第1题“考试应该做到对每个考生都公平”,平均值达4.61,赞同度为93.8%。第9题中,80%的教师认为公平的考试应让学生在考前有均等的机会学习相关材料。第10题,80%的教师认为考试公平性包括对考试的熟悉程度,10%的教师持不确定的态度,其余持否定态度。第11题,89.4%的教师将维护考试公平性视为己任。第13题“考试公平性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第14题“考试公平性是考试效度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赞同度较高,说明大多数教师认同考试公平性的重要性。

但是,有8道题的标准差大于1,赞同度不高,表明教师的看法比较分散。第2题“考试可以做到对每个考生公平”,赞同度只有56.1%,约22%的教师表示不确定。第3题“考试公平性与考试分数使用的关系”,赞同度为51.5%,19.7%的教师表示不确定,28.8%的教师不同意该观点。第4、5题涉及考试公平性与及格线的设定问题,赞同度较低,特别是第四题,持否定态度的高达46.9%。第6、7题(施考程序和考试内容的公平性),教师的赞同度不高,特别是第7题,只有48.5%。第8题“答题要求的公平性”,赞同率为65.2%,约16.7%的教师表现为不确定,其余的持否定态度。第12题“公平性是院系或学校领导考虑的事”,教师的赞同率只有19.7%。

不难看出,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教师有较强的公平意识,认为考试公平性是教师的职责,公平性对保障教学质量和考试效度有重要意义。但他们的认识与“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标准”,公平性指考试内容、答题形式、要求等无偏颇,即避免考生因上述原因而影响成绩。虽然在答题要求上教师的认识与“标准”还算一致(65.2%),但在考试内容无偏颇上教师的认可度与“标准”存在较大差距(48.5%)。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这些教师没有学过相应的测试学知识,另一方面考试内容无偏颇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依考试目的及考生特征而定[4]。根据“标准”,考试公平性包括考试过程的公平,即考前准备及施考环节。教师对施考过程公平性的认识较为一致,但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程序公平在实际测试中受到一些阻碍。但是,程序公平是考试公平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按照“标准”中的阐述,公平性还涉及分数用途。约一半的教师(第3题)与“标准”持相同观点。如果把对及格线的界定作为一种决策(第4、5题),那么与“标准”相近观点的比例约为2/3。即在决策中如何体现公平性,教师的认识有待提高。教師认识的模糊性可能与缺乏专业培训有关,这再次证明培训的重要性。

(2)教师采取的考试公平性保障措施

15至31题调查教师在测试过程中的做法。教师按学历分组后用Kruskal Wallis检验,未发现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5)。教师按职称分组后检验,发现第18题(考试内容和形式是否与考试目的一致)和第30题(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讲师和副教授在这两题上的做法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按教龄分组后检验,发现第30题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5),教龄在6至10年之间的教师和教龄超过15年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大多数题目(16,26,28,29这4题除外)的标准差小于1,且符合度较高(17和24两道题只有75.8%)。15至20题涉及考试规划阶段教师的做法,绝大多数教师的做法较理想,能够保障考试公平性,会在此阶段考虑考试的目的(87.9%),考试内容及形式是否与考试目的一致(93.9%)、考试评分(89.4%)及考试的预期效应(92.4%)。但第16题,只有69.7%的教师会考虑分数的用途,13.6%的教师持否定态度,其他的持不确定态度,原因很可能是教师自主开发的试卷大多都是用来评价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他们能否得到相应的学分。第17题,75.8%的教师在写题前会描述所测能力的特征,18.2%的教师没有这样做。21至24题调查教师在写题阶段的做法,绝大多数教师会考虑题目的难度及话题的选择是否与考试目的一致(89.4%);100%的教师会注意语言的难度;89.4%的教师会注意避免考试歧视;75.8%的教师会注意考生的群体特征。25至26题调查写作和翻译的评分标准和评分方式。调查显示,98.5%的教师会制定评分标准,但只有48.5%的教师会采取双评的方式。27至29题涉及考试结果的分析及反馈。89.4%的老师会分析考试的平均值和标准差,42.4%的教师会计算考试的信度,51.5%的教师会将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30、31题关注考试的后效,90.9%的教师会关注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84.8%的教师会根据考试结果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考试公平性涉及规划、命题、评阅和分析等阶段。在规划阶段教师的表现总体较理想,这些都是建立考试公平性的基本条件。但少数教师未考虑测试技能的界定和分数用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命题阶段,教师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其中最关注的是语言难度(100%),但他们对考生群体特征的关注度略低,一方面可能是教师认为考生的特征相对较一致,另一方面表明部分教师未意识到考生群体特征对实现考试公平性的重要作用。评阅阶段,绝大部分教师会制定翻译和写作的评分标准,可见对效度足够重视,为提高公平性提供先决条件。然而,采用双评模式的教师不到一半,这将影响评分信度、效度及公平性。分析阶段,大部分教师会分析题目和试卷,但仅停留在分析平均分和标准差,且将近一半的教师未向学生反馈分析结果。尽管如此,绝大多数教师很重视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并适时作出调整。因此,教师的行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效度和公平性,另一方面可能对效度和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5]。

四、结语

作为选拔人才和检查教与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大学学业考试需要具备公平性以体现社会公正。考试公平性的提升具有社会性,需要多方面人员共同合作和努力,其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群体。本文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调查大学学业考试的公平性。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大学学业考试的公平性有待提高,原因是教师在命题、监考及阅卷等方面的行为影响考试的公平性。另外,教师对公平性的认识与“标准”具有一致性有偏离处,在测试实践中存在非均衡性:会考虑与公平性相关的一些环节,忽略其他重要环节。因此,两个调查结果共同表明教师参加测试培训的重要性。只有对考试公平性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才可能在实践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体现公平性。

参考文献:

[1]Brown J D.Testing in Language Programs[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6.

[2]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et al.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Z].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999.

[3]邹申.提升考试公平性——以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为例[J].外语教学与测试,2011(1):42-50.

[4]邹申.教师如何践行考试公平性?—来自问卷调查的反馈[J].当代外语研究,2013,(8).

[5]Spaan,M.2001.Enhancing fairness through a social contract[A].In A.J.Kunnan(ed.).Fairness and validation in Language Assessment (Studies in Language Testing 9)[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5-38.

基金项目: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课题“TEM-4考试的构念效度与公平性研究”(编号:XYS12S25)

②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英语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研究”(编号:11C0296)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
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模式探讨
围绕“三个立足”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培训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