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2015-09-10 14:29陈道仁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陈道仁

摘 要: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鲜活的时事创设情境,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生活问题的剖析感悟,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激趣艺术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教育性质,但是相对于现代瞬息万变的社会,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内容,比如引用的案例、材料难免会显得陈旧老化、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及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就会生动活泼,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许多出人意料的教学实效。

一、巧设情境:时事播报,激发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环节结合时事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天下大事,加深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知道国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仅可以扩大知识信息量,而且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农村中学,学生由于对时事信息搜集的渠道有限,见识面狭小,并且对时事关注的自觉性差,以致造成对国家或身边发生的大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浅。因此,在课前,用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收集的新闻或老师所摘选的新闻进行阅读,让他们发表见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时事嗅觉,养成善于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而且可以形成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时事纷纭繁杂,铺天盖地。老师在课前导入时,要选取一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时事资源,比如社会热点问题、本省本土的新闻,甚至发生在周边的最新情景资料,让学生自我主持发布,自我分析评价,达到“知其事,究其因,明其理”的效果。此外,教师也可做一些适当的指导和补充,尤其是与学生成长、生活有关的周围大事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思想到行动上与时俱进,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公民。

二、化抽象为具体:插播视频,点燃“激情”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涉及内容多,概念抽象,如崇高的理想、独立的人格、可持续发展、感恩等。内容抽象化,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学无兴趣。如何触动学生的敏感神经,激发学生的共鸣,是许多政治老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化抽象为具体,展示图片,插播视频,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框条概念中解脱出来,使之学习有趣味、有情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播放一段本乡时事消息:2013年9月24日14名驻华外交官、国际机构驻华代表考察联合乡梯田的视频资料。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对家乡有一个全新的了解。这时,我提出问题:(1)国际机构考察自己的家乡是前所未有的事,这一考察团此行目的为何呢?(2)联合梯田如何保持发展?(3)可持续发展怎么理解?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发展纷纷表示看法,引发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这时,我及时指导:联合梯田作为中国五大最具魅力梯田之一,被农业部列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又准备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我们只有保护好环境,同时注重资源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学生明白有关内容之后,不仅流露出对家乡热爱的自豪感和兴奋感,而且增强对农田资源的保护意识。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为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时政问题,结合时事热点,抓住问题,适时导入情境,可以将教材上抽象的知识鲜活化、多样化,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突出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课堂彰显时代活力。

如上《难报三春晖》时,引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事例:草根母亲——姚厚芝,身患不治之症,但为了给两个孩子留点什么,用3年零5个月的时间,穿针引线,日夜不停地完成127万针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一针一线都浓缩厚重的母爱。何东平评价她:“亲情战胜了绝症,母爱征服了困苦。这样的人间传奇,总是充满力量。”这份力量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神圣,也清醒地意识到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天职。那视频中的颁奖情景,让许多学生泪流满面,接受一次情感的洗礼和感恩的教育,远远胜过课本的文辞和老师的言语。在这样的课堂中,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也拉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感情,深切感悟到真、善、美的内涵。

三、剖析案例:重在“感悟”,关注成长

在活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节,提供背景资料的同时,应设置目标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的见解。在教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时,以3·15晚会上曝光的产品作为素材,像苹果手机深陷“后盖门”事件,不看神效看广告的高老太降糖贴、慕容氏糖贴、丁三怪拔喘膏、平老太降压贴等虚假广告,让学生扮演“不法商人”与“消费者”的角色,亲临“侵权现场”。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对消费权益和维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激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养成解社会、关注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如2012年9月26日早上9点53分,从三明北开往福州的D6541次动车首次到达尤溪站,这标志着尤溪人民的百年铁路梦由理想变为现实,告别“手无寸铁”的历史。美丽尤溪的变化和动车梦想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动车梦”的实现,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如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推测,这样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很热烈、有深度,思维的火花迅速点燃。

围绕学生身边的实际,把最新的情景融入课堂练习设计中,“冷饭”热炒,引导学应用所学的知识回答,讓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感知新现象,解决老问题。如此,学生在课堂巩固中才会愉快学习,积极主动。完成一道题,捕捉一个信息,明白一个道理,实现一次成长,使练习过程成为培养敏锐时事嗅觉和内化道德情感的过程,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渗透功能。

总之,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提高激趣艺术,精选善用,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正确认识自己,走出个人、家庭、学校的小圈子,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彰显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魅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