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5-09-10 07:22:44刘清华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生物教学培养方法

刘清华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究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通过生物实验,从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取生物知识;借助多媒体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要特别注重学生动手探究习惯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和改革评价机制,运用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过分强调知识掌握向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转变的要求,同时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探究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更注重过程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如何提高学生探究欲望?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培养?所有这些都是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下面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发现和提出问题非常可贵,往往是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通常是通过实验观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巧用诗歌、谚语、谜语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等等。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形态结构异同的实验时,老师特意准备了带有环带的蚯蚓和不带有环带的蚯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蚯蚓带有环带?而有的蚯蚓不带有环带?问题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查阅有关蚯蚓结构的书籍资料,让他们互相比较有环带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并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寻求答案,十几分钟的时间,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本身是没有环带的,蚯蚓的环带都是蚯蚓成熟的结构特点。

二、引导学生从生物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和热情

在生物实验中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学生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是直接的,体验是真实的。例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时,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实验1:用单侧光照射放在暗处的玉米幼苗,观察其生长情况。实验2:用单侧光照射切掉胚芽鞘幼苗的尖端,观察其嫩芽的发育情况。实验3:给玉米幼苗尖端套上锡帽,用单侧光照射幼苗,观察其生长情况。实验4:给玉米幼苗尖端下部套锡裙,用单侧光照射幼苗,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学生通过进行以上生物实验,亲身体验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同时调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生物的进化发展是一个从漫长的过程,生物的繁衍、生长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是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当堂完成。还有些生物现象是微观的,不能直接以肉眼观察到。此时,我们借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播放预先制作的生物课件,使学生不能看到的生物微观及生物的生长过程等(在课堂上此时无法看到),通过大屏幕呈现在学生面前,清晰地揭示所学内容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这样,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学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学《人类的进化》这部分内容时,只利用课本上的几幅静态照片或者观看有关内容的标本是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人类的进化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所以仅仅通过几张图片,学生很难想象出人类的进化过程。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人的发育、进化过程,打破时空界限,跨越漫长时限,可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在《植物的升腾》、《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微观教学中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将教学内容宏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大大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学习过程评价;忽视学生之间的评价,或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单单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评价效果肯定不会好。表现为:一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肯定不利于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教学评价新模式。例如,对学生生物实验的评价方案可以从实验技能、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能力、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及具体操作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要记录每一个学生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探究情况,特别是记录学生实验准备情况如何?探究设计能力如何?实验能力提高程度如何?等等,同时,对探究方法的选取及探究过程的各种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量化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情况。此外,应该适时通过组织探究实验竞赛、实验能力测试、实验水平测试等形式提高实验技能。通过组织类似的实验探究竞赛活动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实验能力。总之,要建立健全和改革评价机制,运用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又要培养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要在生物实验中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和原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表现力的优势和强大的演示功能将教学内容宏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有效揭示生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大大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2004(09).

[2]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9).

[3]梁松涛.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模式及其实践[J].教育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生物教学培养方法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59:46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2:01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9:33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