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雅 尤晓丹
摘 要: 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如何高效开展英语语法教学,使学生乐于接受枯燥无味的语法现象,并主动探索语法规律,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教学“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导—探—练”模式,使学生通过在语境下观察、探索和总结运用语法现象,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 英语语法 “导—探—练”模式 学生为中心
引言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反对语法教学的人日渐增加,他们认为英语仅仅是一门工具,而工具就意味着只要“能说会写”就可达到目的。再加上高考英语分值和题型的变动,更多的人倾向于英语课程改革就是要摒弃语法教学。但是,纵观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及高考改革后的题型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表面上似乎被弱化的英语语法,其考查强度实则大大增强,最明显的表现是书面表达及新增题型语法填空。另外,就实用而言,由于国内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认为忽略语法就能准确地“能说会写”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英语语法教学不仅不能“淡化”,相反还要“优化”。
一、理论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在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呢?布鲁纳主张教学采用“探究—发现”式方法,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导—探—练”教学模式就是将发现学习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二、“导—探—练”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导”即导学,就是指教师把握新知教学“生长点”,运用“正迁移”规律,构架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提供鲜活的例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即探究,是发现的过程。教师可采用问题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操作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就是指教师以高考为导向,进行实战演练,及时反馈并形成技能。
(二)实施过程
笔者以教学“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导—探—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语境下观察、探索和总结运用语法现象,最终达到内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目的。
1.热身
笔者选取歌曲“If I Have a Boat”,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完成歌词部分的填空,引出问题让学生判断是事实或是虚拟。通过学生对这些简单问题的回答,引出课题“Subjunctive Mood in If-clause”。
2.导学
导学环节要起到为学生“搭梯子”的作用,即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并及时展示目标。本节课中设计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判断主句和从句、事实和愿望。
【例1】He would come to the party if he did not have to work.
【例2】He would come to the party if he did not have to work.
3.探究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因此,“导—探—练”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设定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宝库去寻找宝藏。在本节课中,笔者主要设置了三个情景,分别是与现在、过去和将来相反的三种情况。具体做法如下:
【例1】与现在情况相反的虚拟语气,由意义相连的句子构成简短的小故事,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并探究主句与从句谓语动词的形式。
If I were a bird,I would have two wings.
If I had two wings,I could fly in the sky.
If I spoke their language,I should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birds.
【例2】与过去情况相反的虚拟语气,以电影Titanic和生活中的小事件为素材,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引导学生探究主句和从句中谓语动词的形式。
If Jack hadn’t been on the Titanic,he wouldn’t have met Rose.
If he had driven more carefully,he wouldn’t have had the car accident yesterday.
【例3】与将来情况相反的虚拟语气,给学生展示电影大话西游中包含经典台词部分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虚拟语气。
If the God should give me another chance,I would tell the girl three words,“I love you”.If I had to set a time limit to our love,it would be 10,000 years!
4.测练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设计多样化的语言测练形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通过操练活动形成的语言技能只是表面上的掌握,真正地运用还需要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对“if”从句的虚拟语气进行操练时,笔者选用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梦想这一话题,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知识描绘自己的梦想。如:
If I had finished my homework yesterday,I could...
If I had studied hard,I could...
If I were a superman,I would...
這节语法课在教学活动进行完之后,从学生在课堂上及课下练习中的反映来看还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不仅开始喜欢探索语言知识现象,而且印象深刻、准确度高。
结语
大量的实践证明,用“导—探—练”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语法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发现学习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重点,以发现为目标,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学会,最终实现语言灵活运用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志萍.英语导学课模式初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1).
[2]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3]张翠芳.关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J].信息教研周刊,2011(11).
[4]宁艳萍.浅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学英语,2010(25).
[5]季爱民.试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6]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M](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84,585,59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