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做法

2015-09-10 07:22:44张翠花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

张翠花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探究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优化教学 探究欲望 自学能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知识传递好比“鱼”,教学传授方法是“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毋庸置疑,让学生形成一套学习方法也很重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我从以下方面谈谈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要建设高效课堂,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很大程度上说,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会学习,能否持久学习。因此,要建设高效课堂,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做文章。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习惯,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怎样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在新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探究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问题意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学习语文不能光靠老师教,还要靠学生自己摸索、探究、积累、归纳。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动起来,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养成背诵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严师出高徒”,我深悟其理,并施之以行。要使学生熟记于心,背诵的方法不胜枚举:逐句法、分段法、综合法、时空法、人物法、情境法、情节法、延伸法、对比法、问题法、提纲法、歌诀法、分合法、关系法、循环记忆法、睡前记忆法……我分析讲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根据不同的课文举例演示,使学生在遇到不同的课文时选择合适的背诵方式,而绝不是千篇一律。只要给他们规定背诵任务,他们能很快完成。

背诵也许是提高记忆力的最笨办法,但千百年来成就了无数文人墨客、旷世奇才。我从小学三年级辅导学生背诵,循序渐进,到五年级时,许多学生已有了超常的记忆力,常常做到事半功倍,从而节省了时间,学习更多的内容。另外,背诵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在熟记的同时使文字形象化于脑中,促进了识字教学。

三、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网络时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上教学、网上答疑,没有网上找不到的题型,没有网络处理不了的问题。网上学习已不是时尚,而是一种最方便、最快捷的学习工具。可以预见数年后:小学教师将成为主力军,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更偏重于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学教师将会减少过半,有的只是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及德育活动教师。那滔滔不绝的演讲声将辉煌不再;高中和大学又会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将很少看到教师的身影。也许这是危言耸听,但高速发展的时代将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因为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施问、回答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可贯穿这一原则。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目的是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把分层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力求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学中,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学生怎样生存。如四年级课文中《落花生》一文,教师为使学生充分而深刻地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举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学生,把思想教育主线贯穿在语文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既使学生掌握了这篇课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又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信念,教会了学生求知,教会了学生做人。

我大胆地进行了这一教学改革,却在困难、冷嘲热讽和各方面的摧残之下夭折,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未来小学教育的方向。我仍将努力进行课堂改革,使其课程规范化、具体化,以迎接未来小学创新教育之洪流。

教无常态,教无定论,教师不可能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小学教育将撑起举国振兴之大厦。小学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才能适应明天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14(28).

[2]陈梅珠.构建互动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J].时代教育,2014(18).

[3]刘春梅.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J].学周刊,2014(11).

[4]刘秋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高效策略刍议[J].文理导航(下旬),2014(03).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
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04:11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
浅议自学能力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26:45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自学能力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03:00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3:22
自学——终身受益的学习方式
谈小学数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