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素养的语言积累方法

2015-09-10 07:22刘李宾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语文素养师生互动

刘李宾

[摘 要]“积累”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字眼”,《标准》全文以17次的重复讲述,从不同的方面对“积累”的重要性及其要求进行了强调。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语言积累的内容与意义,合理规避或妥善解决语言积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与措施,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语言积累;师生互动

积累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眼”,《标准》全文以17次的重复讲述,从不同方面对“积累”进行了强调。教师应当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语言积累的概念和意义,探索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语言积累

探讨语言积累,首先应弄清其概念,正确认识语言积累的本质。语言积累,是学习主体对语言自身及其内容、思想的积累,是对语言的“收藏”、感悟和运用,是将那些优秀的、出彩的语言充实己身、化为己用的过程。因此,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语言积累是综合、复杂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

1.灵活运用是语言积累的根本目的。不能转化为“我”用的积累,便不是积累。积累不仅仅是简单地将那些名言警句、好句佳篇等熟记于心,而应当把这些知识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掌握到位,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自然复现,灵活运用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之中,这才是语言积累的根本目的。积累,更应当强调的是知识经验的整体感知和体验,在此基础上经由自己的思维进行感悟和处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在恰当、需要的时候自然应用。

2.过程感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积累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东西,它既不是需要深入学习的特殊知识,也不是需要反复训练的特殊技能,教师不能太将其复杂化。但是,积累又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途径的,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将使积累变得更加简单。这是因为积累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中理解、记忆、转化和实践的一系列组合,本身就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对新知识进行“消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感悟和转化是一个关键,只有把过程感悟这个环节做好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是有效的,在语言实践中的运用才能“水到渠成”。

3.知识和经验是语言积累的重要内容。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广泛性和开放性,语言的积累也同样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在学校中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积累,在生活中对不同生活常识和经验的学习与领悟同样是积累。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掌握语言材料、语言范例和语法知识,更要将学生的积累过程扩展到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言运用的经验,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积累知识,更要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注重积累生活经验。

二、语言积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片面重视积累量,忽视积累过程。许多教师和学生都片面地认为语言积累仅仅是对那些知识进行背诵和记忆,而忽视了感悟、品析、鉴赏、应用等环节,这就导致学生所背诵、记忆的东西很多,但是却没有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记忆的效果也不理想。实际上,背诵和记忆只是语言积累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后续的感悟体会和转化、应用等环节,那么积累的过程就只是填鸭式的硬性灌输,不仅会导致积累效果大打折扣,也将挫伤学生语言积累的积极性。

2.片面重视知识积累,忽视思维培养。教师往往忙于让学生背诵那些好文章、好段落、好句子和好词语,让学生积累那些谚语、歇后语、广告语、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格言,却不注意让学生从习惯、方法、能力、思维等方面进行锻炼。而实际上,方法和意识远比知识更加重要。如果能够让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意识和习惯,学会积累的方法,效果将远比学生在教师强迫下的积累要强得多。同时,积累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实践。教师往往只注意让学生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这对实现学生语言素材仓库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同样是不利的。

3.师与生两个主体的积累过程没有统一。许多教师认为,积累是学生的事,自己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需要再进行积累了,只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积累便可以了。殊不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都将落后。因此,教师也有积累的必要,一方面是自己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加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是和学生共同进行积累,共同收获语言积累过程中的快乐,克服语言积累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好示范,在心底里和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积极性。

三、语言积累的途径

学生和教师都是语言积累的主体,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共同进行语言积累,并坚持质与量的统一、记忆与转化的统一、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努力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1.认真阅读中丰富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既有“读”的少,也有“记”的少的含义。而“读”是“记”的前提,在语言积累中处在第一环节的位置。放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让孩子多读、多记,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因此,对于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要先带着感情进行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跟读,在大声阅读中加深理解,在加深理解后再反复有感情地阅读背诵,读出味道,读出感觉,在文字描绘的美妙情境之中将那些课文中的素材积累为自己的东西。

2.课外活动中深化积累。一方面,教材课文的容量有限,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生活中的经验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不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学习、观察和积累生活经验。只有一点一滴地不断积累,才能丰富自我,积累到更多用于语言表达的原始素材。

3.品析鉴赏中升华积累。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以及课外活动中积累的原始素材,如果没有经过转化,就只能称之为记忆,还不能将这些视作是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加强对语言材料的品析鉴赏,深入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感悟其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这样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真切感知,才能将这些“记忆”重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4.口语表达中巩固积累。恰当的练习是将所学的、所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将所积累的知识说出来,以此不断将知识巩固和内化。比如在《燕子》一文中有关于燕子的鲜活描述,学生也经常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真实的燕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文的表述,结合自己的所见与所思,将自己看到的燕子描述出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想象,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以此不断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5.语言运用中夯实积累。在积累的各个环节中,“用”是最终目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中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在写话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指导和带领学生将所积累的语言素材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现知识迁移。只有不断地、反复地运用所积累的语言素材,学生的自身语言能力才能实现质的提高。

积累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在学习与生活中进行积累,做到教学相长,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仓库,并指导他们更加精准、生动、鲜明地进行描述和表达,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符丽萍.“厚积”才能“薄发”——对如何进行丰富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两点思考[J].家教世界,2013,(10).

[2]朱惠敏.丰富语言积提高语文素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3]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8).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语文素养师生互动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