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点以及能力培养

2015-09-10 07:22李玉军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能力培养初中体育

李玉军

摘 要: 本文就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兴趣特点 教学观念 能力培养

一、初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1.广泛性。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的扩大,求知欲的不断增强,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小型竞赛和国内国外的各种体育赛事都很感兴趣。

2.选择性。

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

3.深刻性。

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原理。

4.连续性。

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从小便有的,到了初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浓厚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指导思想要更新;学生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教师的行为要更新;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体育意识要更新;知识结构要更新;体育能力要更新。

三、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实践,在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掌握新技能,在快乐的玩耍中运用技能,而不是以强制性、命令的方式迫使学生服从。

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及对事物的认识的程度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生则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

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地表扬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第一时间给予肯定,从而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体育运动实践,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爱好和兴趣,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不自觉地掌握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营造快乐氛围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紧抓学习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5.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最终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

6.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竞赛的方法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要注意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机会,否则会使擅长该项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心。

7.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体育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8.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能力培养初中体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