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芸
摘 要: “微课程”、“翻转课堂”是近年来较常见的词语,它们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从多角度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名词,从而加快新技术、新理论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速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微课程 翻转课堂 高中生物教学
“微课程”、“翻转课堂”是近年来较常见的词语,它们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在使用时,容易混淆。从多角度进行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名词,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对比。
1.“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似点
1.1指导思想相似。
二者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翻转课堂”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模式,它主要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微课程”是针对一个或一类学生的教学形式,可以是难点分析、解题方法或核心内容的讲解,是学生可以菜单式学习的平台,从而真正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需求。
总之,“微课程”与“翻转课堂”都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能有效克服传统的被动学习的弊端。
1.2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家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的课堂传授。
“微课程”同样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地学习,让学生合理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
它们都倡导优质资源共享。通过这种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弱化学校教育资源欠缺的难题。而最让学生兴奋的是,在网络观看过程中可以暂停、重播视频,直到听懂为止。
1.3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需求。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视频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前先观看教师事先准备的讲解视频,可以利用暂停、重播技术,获得足够多时间思考。不同学生需要反复思考的片段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从而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暇顾及的问题。
“微课程”一般只有一个主题,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可以分为课前准备类、新课导入类、重难点剖析类、练习评价类和课本知识拓展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使学习针对性更强。它们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顾及不同学生的学习权利,实现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需求。
2.“翻转课堂”与“微课程”不同处
2.1性质不同。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教学模式,意义是重建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借助视频及在线辅导进行课前传授,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而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在设计时要有完整流程:第一步: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单”,创建教学微视频;第二步:需要创设课堂探究情境,设计探究过程,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视频文件,它由文字、画面和声音三部分组成,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主要特点是主题突出,短小精悍。
2.2面向的学生不同。
“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作用是针对班级中的个体进行个性化辅导。
“微课程”的使用更灵活,可以被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城市的学生使用,突出其应用范围之广。
2.3知识完整性不同。
“翻转课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但与传统教学有相同的地方,如都需要考虑知识点的覆盖率及知识框架的完整性,即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要学到教材中与本节课题相关的所有知识。
而“微课程”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剖析,这个点所包含的知识点只是教材中与本节课题相关的所有知识中的一小部分。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对原有知识框架进行修正、完善。
3.“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促进作用
3.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不同教师各有所长,如有的教师对遗传规律理解深刻,有的教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比较透彻,有的教师擅长视频制作。这样,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微课内容,制成微课供学生选择,使更多学生得到最好的学习指导。“翻转课堂”是加强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这样在交流中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机械性地“一刀切”。
3.2区分特点,合理应用。
“微课程”属于“翻转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微课程可以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独立于“翻转课堂”之外。“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能将所有备课精力都放在视频制作上。微课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时,可以用于复习时难点知识突破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庆山.“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杂志,2014(5):25-26.
[2]章青.中学生物学“微课程”的特点及制作方法[J].中学生物学杂志,2014(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