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华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丰富多彩、应用广泛、最有情趣的学科。新课改倡导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落实语用目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不断。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和谐氛围 语用目标
小学语文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转变教学理念,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的个性在愉悦中得到释放,让语文课本由“静态”变成情境中的“动态”,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恰当地创设和实施语境,协调课堂上的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创新课堂教法,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落实语用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1.营造和谐氛围,唤起学习动机
1.1悬念导入,拓展思维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航标、润滑剂,起着酝酿学生情感的作用。教师要把新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导语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小学生,使学生尽快从宏观上把握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到新课教学中。悬念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吊起学生的胃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深入钻研,落实语用目标,对新课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教学《问银河》时,教师利用教材上的银河、天体、宇宙的插图,给学生有关银河的知识。每当夏秋之时,晴朗的夜空中会有一条白茫茫的发着银光的带子,横贯天空,像一条波涛滚滚的长河,那就是银河。你们看见过银河吗?你们知道银河什么样吗?宇宙有多广阔呢?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新课导入时,用巧妙的语言设置悬念,让学生质疑。孩子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银河呀银河,你的岸上有高大的白桦树吗?岸边上田野吗?你的水中有小鱼儿吗?荷叶上有没有呱呱叫的小青蛙呢?”想知道银河中都有什么吗,请大家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教师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重点,为新课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使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1.2关注文体,快乐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利用小学生喜欢的音乐创设朗读情境,从本体性教学目标起步,不用文字讲解分析,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以音乐渲染为主进行配乐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进行朗读体会,设身处地地感受,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营造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共鸣,体验文本内容。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本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盎然。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不一会儿,地上全白了,树上也挂满了雪花,房子也银装素裹。一群小动物随着《小雪花》优美的旋律,姗姗来迟。瞧,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不畏严寒,在雪地上尽情地挥墨泼洒,留下了许多图画,这些画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跟着音乐读一读课文吧。”继而用快活的语调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和生动活泼的作画场面,“几步就成”要读出自豪感。对最后一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教师要用手做“嘘”的动作,提醒学生不要影响别人休息。学生在朗读中真正落实语用目标,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体会到小动物的可爱。这样就把学生的情感、动态语言和内心世界有机结合起来,让“静态”语文变成“动态”语文,把朗读和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树立问题意识,落实语用目标
2.1课堂互动,凸显语用
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在语文课上,师生对某个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互动”的前提,没有提问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缺失的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是乏味的教学。课堂上师生要双向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中根据学生智慧的生成进行点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适度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凸现,在质疑中互动,倡导民主。在互动中对话,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用“詹天佑是怎样的人”这一难点统领课堂,逐步引导讨论,质疑:①在修筑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②怎样理解詹天佑是一个爱国的、杰出的工程师?对难于理解的“从两端同时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这两个问题,运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看后进行互动,课堂活动被推向高潮。学生不断质疑,小组同学自行解答,对弄不懂的问题做记录,在讨论后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把质疑提问权交给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化难为易,让小学生跨越时空理解文本。学生跃跃欲试,有效激活了思维,达到了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
2.2鼓励质疑,演绎精彩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问难,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自主提出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问,以问促学,演绎精彩。如教学《暮江吟》一课时,学生质疑:“题中‘暮’字是傍晚的意思,既然是在傍晚写诗,诗中为什么会写夜晚的景色?这不‘跑题’了吗?”学生兴趣盎然,反复朗读、品味,经过讨论后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傍晚时作者来到了江边,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直到深夜仍流连忘返。孩子们自己解决了问题,发挥了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挥,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努力打造生本课堂,落实语用目标,撒播语言实践的种子,点燃小学生心中的言语智慧,体验课堂快乐,张扬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1]张自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1(06):66.
[2]许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刍议.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01):151-154.
[3]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