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漫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育人功能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育人展开的。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料传播与推广的作用,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服务部门。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1.影响高校图书馆发挥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
1.1高校图书馆对育人功能认识不够。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普遍认为图书馆无非就是借借还还的简单工作。工作人员文化层次低,工作热情不高,态度马虎。这种先入之见的表情很快影响了学生,使得学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偏见。甚至有关领导也对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在流通部一线的工作人员,产生一种人多杂乱的错觉。不了解图书馆工作中对人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导致图书馆在高校建设中定位不准,基础不牢,很难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2队伍结构不合理,服务意识不强。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工作实际中,图书馆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因而在高校图书馆馆员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整体管理水平偏低。图书馆馆员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读者不热情,遇到棘手的问题则回避。图书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相当部分馆员服务意识落后,进而影响了读者良好公德意识的养成,严重制约了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发挥。
1.3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从学生浏览内容的情况来看,以娱乐为目的的上网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多学生电子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较差,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含量认识不足,电子阅览室的功能了解不够,信息获取的能力较低,信息意识不强,把电子阅览室当成“网吧”,没有多少人真正是通过网络资源,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获取所需信息资料。因此,高校很难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达到教育的目的。
2.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的途径
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支持,其具有潜在和隐性的教育作用。图书馆承担着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全方位服务的重要职责。提高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和学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使得图书馆年购书量随之递增,图书馆设备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人员得到合理的补充。同时,改变高校师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偏见,改变无偿、坐等服务的观念,树立能者生存、自立自强、竞争发展的新思维,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借借还还的馆藏文献,而是通过网络信息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源。提供一流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是实现图书馆文化素质育人功能的前提。图书馆员必须爱岗敬业,关心读者,勇于创新。这就要求馆员充实图书馆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熟悉馆藏结构和网络资源分布状况。利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根据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服务。
2.3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探索育人途径。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全体师生了解和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以及掌握最新科研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图书资料的基础建设,提高藏书质量,而且要重视并开展好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采编结构,还要实现文献资料载体多样化。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计算机检索服务、馆藏书目辅导、情报咨询检索服务的同时,利用馆藏文献资料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及时了解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获取最全面和最有价值的文献信息知识,并通过分析总结,摒弃发扬,形成独特见解。帮助读者对各种文献信息进行严肃高超的思考和研究,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和识别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者的文化道德素质。因此,图书馆要依照学校办学需要和师生读者要求,形成自己的文献资源结构和特色。
2.4优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图书馆是学生经常活动、相对集中的文明场所。为了创造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图书馆通过自身环境的营造,周围环境优美宜人,建筑造型典雅大方,突出文化氛围。书架陈列,桌椅摆设,要整洁美观,对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营造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文化环境。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激发人们的创造才智。总之,优化环境育人,不但突出了其学术性、服务性、教育性,而且不断吸引了读者,培养了读者刻苦钻研、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促使其在浓厚的阅读活动中提高了自学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2.5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知识更新。图书馆是教学和科研质量的保证体系,它既是提供教学改革和科研信息的保证,又是提供教学改革方案设计的咨询保证和了解最新科研前沿信息的重要手段,还是授课、讲座、学校交流的场所。因此,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图书馆,将促使高校重组教学信息,重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借助图书馆所拥有的丰富的网络、电子型文献,为教学改革、教学现代化提供便利条件,从而带动课程建程、专业调整、教材建设、学科建设、实验课内容与手段的变革,这些既有利于教学改革,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知识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总之,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其特有的资源信息和服务环境优势发挥重要的教育职能。因此,图书馆馆员要以读者需要为出发点,坚持以育人为本,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更充分地发挥图书馆的育人职能。
参考文献:
[1]彭泽华.论高校图书馆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66-67.
[2]宫占凤.论图书馆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互补的切入点[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3):3-5.
[3]殷长庆.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育人职能[J].当代图书包馆,2009(2):36-37.
[4]王芳.浅谈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J].琼州大学学报,2004(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