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课堂检测反馈更加高效

2015-09-10 07:22冯晓晴
考试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终身发展三维目标

冯晓晴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检测反馈环节的必要性日益突出,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各种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讲方式下检测反馈环节的做法与思考:课堂检测反馈要化“平面”为“立体”,着眼三维目标的统一;化“静”为“动”,强调实践和运用;化“简”为“繁”,关注个性差异。只有在每堂课上把理念和实践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打造有效的学讲方式下的检测反馈。

关键词: 检测反馈 三维目标 终身发展

不论是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还是布林科倡导的“六因素”反馈课堂教学法,随着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推动,课堂教学中的“检测反馈”环节的必要性日益突出。“检测反馈”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被广泛接受,在“学讲方式”的课堂上跻身为必选环节之一。

一、抽丝剥茧,直击检测反馈所存在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检测反馈”环节的设计和使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教师把“检测反馈”仅仅作为唯分数论的评价,思维局限在特定知识的掌握;有的课堂呈现的只是单一形式的练习,简单机械,为测而测;有的教师漠视差异,无视学情,用相同的内容检测所有学生;有的教师局限于教材,目光短浅,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博采众长,打造高效的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环节应该如何设计和操作呢?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就如何打造学讲方式下的有效课堂检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化“静”为“动”,强调实践和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没有实践和运用,语文课程就失去意义。作为语文课堂重要环节之一的检测反馈自然离不开“做”的身影。这就要求检测反馈的内包含“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的运用。只有打破单一做题这种局限于定势形式的检测,让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进入检测的视野,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学进去,讲出来”,使检测卓有成效。

比如在四年级《一路花香》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加入对于学生“说”,即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检测。这篇课文通过挑水工与破水罐的对话,揭示了要看清自身价值的道理。课堂中设计了三条关于说的检测,学生可以自选其一:(1)听了挑水工富有哲理的话,破水罐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呢?(2)知道了鲜花来历的人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3)知道了鲜花的来历,主人会怎么想,怎么说?在揭示了课文蕴含的哲理后安排这次检测反馈,让学生不仅回顾了课文,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对哲理进行了多角度的重新审视和内化,不失为“真教”、“实学”的典范,是真正的“学进去”后又经过自己的思考“讲出来”。

(二)化“平面”为“立体”,着眼三维目标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人文性的落实,就要求检测既要关注知识还要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些教师困惑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和主观性,鲜少设计进课堂的“检测反馈”,这恰恰是课堂所要关注的。这种碍于难度有意规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进行“检测反馈”设计时,不仅要涉及知识、技能和思维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课堂的“检测反馈”环节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的特点。

如在二年级《一株紫丁香》一文中,整节课酣畅淋漓地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义中,可“检测反馈”的内容却是让学生组词和默写生字。这样,教师辛苦营造的气氛荡然无存,学生情智共生的语文场被无情剥夺,简直是大煞风景,剥夺孩子从书本到人生,从狭隘到广阔,从字面到手脑相长,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机会,剥夺学生与大家交流、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化“简”为“繁”,关注个性差异,落实促进性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儿童的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对那种某阶段或者某一方面不够优秀的孩子“横眉冷对”是要不得的。对学生应坚持促进性和激励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课堂检测反馈如何发挥促进性功能呢?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检测是多层次的,使每个孩子都找到入手点,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孩子的天性都得到“生长”,让每个孩子都感知到自己在进步。

比如在二年级《狐狸和乌鸦》一文的教学中,检测反馈环节在留白处着墨,设计“写”的练习,并且在写话要求中根据班级学情,设计三条难易不等的练习供学生选择。(1)肉被骗子之后,乌鸦会怎么想呢?(2)有一天,乌鸦又找到一块肉,它还会上狐狸的当吗?(3)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之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问题由浅入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容易入手的题目,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既不因思考太久而影响写,又不因要写的过多而影响思考。然后选取典型代表交流展示,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思路和启发。较之那种程度好的孩子“一人独大”的课堂,这种分层次的检测为不同学生提供了思考、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三、扎根课堂,只为硕果满枝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堂的检测反馈的设计和实施较其他学科更复杂,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先进教育家的思想,并结合实践不断思考。在每一节课上,我们应该把先进思想和实践融会贯通,以高屋建瓴的理念定位,以深入浅出的教材解读,以独具匠心的设计,以熟练准确的操作打造真正发挥效果的学讲课堂检测,以此照亮前行的路,带我们走进硕果满枝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吴大平.浅谈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检测与反馈.基础教育论坛,2012(6).

[2]洪祥生.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05).

[3]成云雷.论陶行知教育观念的现代性.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04).

[4]肖卫红.课堂教学中“当堂检测”的意义、理念和策略.江苏教育研究,2009(12).

猜你喜欢
终身发展三维目标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助力
课前演讲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