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引导幼儿“玩中学”的策略与方法

2015-09-10 13:37宋雨颖
考试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玩中学有效策略

宋雨颖

摘 要: 幼儿学习游戏的主导地位一直是我们的核心目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充分体现提倡幼儿玩中学、做中学。在幼儿园日常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心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如何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充分渗透到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中呢?文章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 玩中学 有效策略

一、教师参与游戏,做孩子的好朋友

研究表明,有成人参与的游戏可使儿童游戏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幼儿的能力会稳步提高。在游戏中,幼儿角色扮演、游戏流程等都可以提高幼儿在玩中学习的质量。幼儿会因为教师的参与而更喜欢游戏,会因为教师参与而更喜欢老师,教师参与游戏,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合适地参与幼儿游戏呢?对幼儿游戏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幼儿教师要有足够的预见性,在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要能想到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再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参与幼儿游戏,是否应该进行干预。如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教师可以参与幼儿的游戏。

1.当幼儿对自己分配的游戏或想象的游戏表现得不积极时。

孩子喜欢玩游戏,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游戏环节中加以想象并且演绎角色。可以说,游戏是幼儿想象的虚幻情境。当孩子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扮演时,有的十分喜欢,会很投入地做好角色,如你是爸爸、我是营业员。如果幼儿在情境中不能十分投入自己的角色,时刻想着别的事情或者别的角色,教师需要及时参与,如宝贝,你是服务员,我要来你店里吃饭咯。

2.当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一起相处做游戏时。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所体会,班里都有极少数不愿与别人相处、玩耍的幼儿,那么碰到这样的幼儿,教师应及时参与游戏。如宝贝,你想玩什么?老师来陪你,走,我们去和大家一起玩。

3.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想再来一遍自己所玩的游戏,或对自己所出的角色产生质疑的时候。

当老师观察幼儿游戏时,发现情况如A幼儿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总是反复喂小宝宝吃饭,这就是重复自己玩过的情节因而没有进行下去,教师应及时参与,如“宝贝,你的宝宝要吃饱啦!想想看,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让你的家更漂亮呀?”

其实一日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多种途径参与幼儿的游戏,如游戏介入法、材料提供法、语言指导法等。以下情况下,教师的干预与幼儿的游戏可能不太合适:

(1)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一种对幼儿好的责任时。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他们能在自发游戏中找到乐趣,在有教师介入的情况下他们反而放不开,有所拘束。这样的状态下,教师的介入会适得其反,没有尽责。

(2)教师觉得自己状态不好,各方面情绪比较消极的时候。

要用爱浇灌教育事业,孩子是我们的花朵,在辛勤耕耘肥沃土地的时候,我们是用心的,而不是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而是真正投入到游戏中,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真正体验游戏的快乐,这才是对幼儿最好的游戏教育。

二、将环境融入游戏,做孩子的隐性指导

环境是幼儿园的主要特征,主题墙、区角除了会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外,还给了幼儿温馨有爱的氛围,教师在环境中渗透教育理论,通过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达到有效指导目的。

1.充分发挥标志的暗示作用。

标志就是在游戏环境创造中,通过各种不同符号、标号等直观形象的示范,规范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标志可以提醒幼儿游戏步骤和规则,使幼儿在游戏中的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则进行,每一步都清晰有目的。如(1)利用真实的物体如桌椅等作为标志,将活动区按游戏需要划分成几个独立且开放的区域,有利于指导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2)图示标志一般对游戏中玩具材料的摆放顺序、人员数量的控制、玩具的配对归放等起作用。(3)角色标志一般具体做法是提供各种头饰、面具等典型装饰,帮助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有利于促进游戏情节发展。

2.充分发挥多种材料的诱发作用。

教师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帮助幼儿通过对多种材料的探索,利用不同材料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发展。如硬纸板可以为固定环境所用,搭出一个小房子、一个超市的围墙等;布料质地柔软,有一定的花纹,但是因为布料柔软,可塑性比较强,有很多用处和使用方式;橡皮泥材料可塑性强,可以随幼儿的捏、揉、搓等做出不同形状。不同游戏材料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这样的现状下,要求老师充分发挥想象,创新各种不同的材料,丰富幼儿活动。

三、游戏讨论与讲评,让幼儿在游戏中步步提升

每次游戏结束后幼儿都会有许多不同感受,如果教师不对这些现象进行总结整理,幼儿就无法得到经验教训,教师的总结和指导不仅使幼儿的经验得到丰富,连综合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1.整理幼儿经验。

每个幼儿都以最佳状态参与游戏、自由地再现游戏想法和经验,这些经验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有体现,然而每个幼儿的经验是不同的,让幼儿通过讲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体验,这是一个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全面理解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如在游戏中出现类似“他们关系好就不付钱了”、“超市的东西可以随便拿”等情况。对这些不伤大雅的事情,我们往往一笑而过,不予重视。幼儿的知识经验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然而并不是所有幼儿都会增长经验。幼儿的各项发展存在差异,有的幼儿在游戏中只是享受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在游戏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适时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观念,接受已有正确观念。

2.提升幼儿经验

有些教师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游戏情节怎么总是没有新的发展?教师在游戏中应该就某一个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使幼儿形成“是什么”和“怎么做”的概念,这样除了能丰富幼儿已有经验外,还能发展幼儿的实际理解和操作能力,强化幼儿能力。

3.分享幼儿经验

游戏是幼儿相互学习的很好机会,游戏中,幼儿能知道哪些小朋友是对的,哪些小朋友是错的,自己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也知道只有分享经验,向老师学习、向同伴学习、向环境学习,才能提高。游戏结束后的游戏总结就是一个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把小朋友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分享交流,然后大家一同找寻解决方法。可以向幼儿抛出问题:“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幼儿思考。比如: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不小心钱丢了,那么是你,你会怎么保管钱物呢?通过讨论,幼儿会有不同方法:(1)过马路时我用手捂住口袋;(2)我经常把手伸进口袋摸摸,看看钱还在不在;(3)把钱放在深口袋里,钱就不会掉出来了……由此可见,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已经逐渐总结出了什么是保管自己物品的好方法,再经过教师引导,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玩耍、学习,接受各种挑战,我们作为孩子们的启蒙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们中,和大家一同游戏,让孩子们主动在玩中学,充分激发孩子主动探究兴趣,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静.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J].科学大众,2009(4).

猜你喜欢
玩中学有效策略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探索和总结出中职学前美术“玩中学 学中玩”课程内容、结构和模式
基于科学实验的“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