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文言教学

2015-09-10 07:22吴蔚兰
考试周刊 2015年44期
关键词:教学感悟文言文教学

吴蔚兰

摘    要: 文言文作为初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直令师生的教与学关系难以实现统一。文言文由先人传承至今,留给当代人最深的印象即枯燥无味。教师应采取立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厌烦为迷恋,让学生感悟文言文的真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立体教学    教学感悟

所谓文言文,即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流芳百世。如今已成为初中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同时是师生最大的困惑。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实现最佳解惑,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深思的课题。

一、学习文言文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众多文人墨客铸就了无数著作,如《史记》、《红楼梦》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需要后人继承,它是一席矿产资源,有待继续开发。犹如古筝,只有懂它的人才能听到弦外之音。一种语言,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一个民族灵魂所在,学古人之纵横思辨,鉴古人之深邃思想。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困难之处

(一)学习文言文环境的丧失

如果一个人被扔在荒郊野岭数十年,语言功能将逐渐丧失,当代人学习文言文就是这个道理[1]。古代是完全的文言文时代,直到清朝时期,夹杂着白话文的文言文才脱颖而出,但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国民文言文气息依旧浓烈。随着时代进步,自“五四运动”后,中国弥漫的全部是口语化味道。中国语言从此改头换面,只有少数学者还沉浸在浓厚文言环境里。如今,文言文被重新拾起,仿佛风突然间改变了舵的航向,扰乱了思绪,需要花时间调整。

(二)内容枯燥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一些陌生字眼诵读时不知道该在哪里停顿,犹豫来到一个陌生城市,不知道哪里才能落脚,哪里才是自己的家。文言文缺少散文的浪漫、诗歌的轻快、小说的戏剧性、散曲的韵律,呈现给世人的是刻板、拘泥、拗口及面对它的不知所措。总之,造成教师教学阻力加大,学生学习被动化。

(三)基础语法、词汇知识欠缺

歌声之所以美妙,是因为有音符的缠绵;大海之所以辽阔,是因为有浪花的拍打;高山之所以伟岸,是因为有基石的铺垫。语言之所以富有同大自然一样的灵性,是因为有字、词、句、语法相伴一生。然而,我们与语法素不相识,只与字、词短暂地谋面,并没有对背景、涵义深刻了解,因此欠缺词汇知识和语法基础。

(四)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匮乏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文言文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在历史环境下传承发展的。单纯地读文言文,便失去真正的意义,只有结合当时大背景,结合文言文,才能读出此文的真意[2]。然而,在当代人的思维里,历史已离我们远去,探究历史知识的概念意识淡薄,无法掌握其真正内涵。

三、提高初中文言文教与学的思考

(一)多诵读与温故而知新兼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如同交新朋友,长时间沟通、交流,才能知彼知己。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多次阅读才能加深印象,熟记于心。可是,如果没有趁热打铁、没有温故知新的好习惯就是行不通的。对于陌生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只有诵读与温故知新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擦出文言文教学火花。

(二)传授正确的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一生受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教师应该把最简便、有效的学习文言文方法传授给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准备文言知识记录本,记些字的读音及对应含义,如“知”字,不同情景有不同解释。诵读时每句话应该在何处停顿。另外,像左迁、右迁等这些古词,分别是什么含义。这些词语一定有自己的典故,找到这些典故的出处、仔细研究,并在课堂上授予,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不但扩展知识面,还掌握文言文知识和技巧。每天坚持学习一点点,轻松跨越一大步。

(三)生形并貌

有些文章作为典型素材,已被当代人拍成了影片,教师在教授枯燥课本的同时添加些生动画面会更有效。让学生观看时感悟古人说文言的真谛,让自己化身为一位演员,如何扮演好角色,正确领会文言的意义。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挖掘深意。

(四)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令兴趣魅力绽放?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4]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質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物具有多面性,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所学的《东郭先生与狼》,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也许不帮他人恰恰保全了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不要对文章中心思想下定论,而是改变提问方式,师生互动,共同动脑筋。同老鹰捉小鸡一样,教师作为主角,让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走,让思考、发言、想象兴趣从学生内心里迸发出来。

(五)勤奋

俗话说:“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习新事物,不仅兴趣浓厚,更应该具备勤奋精神。门捷列夫说: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又没有天才。伟大的爱迪生都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学习文言文亦如此,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靠的是脚踏实地。

通过对当代初中文言文教育的阐述,可以看到高效的教学方法对现如今大环境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在大力提倡发展文言文的时代,教师们应背负使命,奋斗在祖国教育一线,充分研究如何让师生的教与学更默契。让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给后人,立于不败之地。木偶——只能给人一张张笑脸,不能给人发自内心的微笑。文言文是中国的京剧脸谱,每一张脸后面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发展文言文,是中华文化遗产一脉相传的艰巨和光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格保永.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和雨潇.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刘畅.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杨志梅.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教学感悟文言文教学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感悟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回归本原 透析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