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本解读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5-09-10 07:22薛巧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规定性康桥创造性

薛巧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中学语文阅读必须强调创造性阅读。而问题的关键在丁,中学语文教学究竟如何恰当地对语文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

一、文本解读的开放性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对文本的多样化理解成为显著的教学现象。

伽达默尔曾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如在教学小说《窗》时,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这篇文章的结尾。当不靠窗的病人费尽心机,终于以另一个病友的生命为代价,“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时,他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我让学生来续写结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续写了各式各样的结尾:有“同忆他们美好时光”的,有“忏悔后郁郁而终”的,有“传扬爱,发扬爱”的……对结尾的想象、补充,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文本解读的规定性

然而,有些课堂又走人另一个极端,“脱离文本的创造性解读”的现象多了起来。比如,有些时候我们进行了“无中生有”式的、强调所谓个性的“创造性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是土匪”,《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因此我认为文本解读有其规律性.不能随意解读。

在文本解渎过程中,读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理解,也应当受文本的制约。因为文本具有开放性的同时,也具有规定性。它主要包括文本的写作背景、基本结构、内在逻辑、作者的旨意指向等,这也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基础。所以无论怎么样的个性化解读,都必须尊重教材本身的指向。

我们知道,文章是作者思想的外在流露,于是“解读文本就是理解作者”。我主张文本解读要“知人论世”,强调解读文本时尽可能详细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揣摩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思,从而得出接近作者“真实”的解读。比如课文《再别康桥》,有些人一直把它作为爱情诗进行解读。但只要我们进一步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我们就能对它作出更多的创新性阅读,而不仅仅是把它作为爱情诗来解读。这首诗写于1928年Il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的中国海。诗人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就写了诗作《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归国后,又写作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了解了这些,我们对此诗的解读就能更加地逼近真实。

三、文本解读的生本实际

很多教师解读文本时,将自己的阅读结果强加给学生,致使学生觉得语文教学游离于他们的阅读感受之外。在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一定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文本解读是一个动态、充满生机、富于活力的过程,因此我们解读文本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如学习季羡林的《幽径悲剧》,学生初读后就能知道古藤很美,作者很喜欢,有人砍了古藤的根,作者很难过。因此,老师就不必在此大讲特讲了学生的问题是为什么藤萝的根被砍后,作者如此难过。这时老师可以选择文中一些关键句,让学生进行品析。如“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境来体验和理解作者的情感:作者悲哀的不仅仅是被毁坏的藤萝,还有燕园,以及深厚的文化。

总而言之,要创造性解读,但要遵循文本的规定性和从学生实际出发。让我们做解读的强者,倾听文本的细微声响,轻盈地跳入文本的“心灵世界”吧!

猜你喜欢
规定性康桥创造性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价值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及其把握——基于“中国模式”之争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