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欣欣
摘 要: 随着课堂研究活动逐渐展开,我国教育教学水平正在加速提高。为了更好地对课堂进行研究,一些关于课堂研究的正确认识需要我们牢记:课堂研究是“走近课堂”与“走进课堂”相统一的研究;课堂研究是一种透视式研究;课堂研究是一种后现代式研究。
关键词: 课堂研究 后现代 问题探究
现代意义上的课堂诞生于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之后,但放宽我们的视界,人类自有教育便有课堂,这是一种大课堂观,包含所有教学交往生发的时空[1]。对于教育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集中在高等院校或学术机构中做“书斋式”理论演绎,使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广泛、鲜活的课堂教学实际相脱离,一方面限制教育理论的拓展空间,另一方面脱离教育实践的研究失去指导实践的生命力。为了教育学学科的持续发展,有学者提出解决传统教学论危机的突破口在于教学论研究的转型:从传统理论教学论向现代课堂教学论转型,从“书斋式”理论教学论转向“到那里”的课堂教学论[2]。
目前,课堂研究在我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于课堂研究,还有很多人不能很好地处理“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关系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对课堂进行研究,我们需要牢记一些关于课堂研究的正确认识。
一、课堂研究是“走近课堂”与“走进课堂”二者相统一的研究
走近课堂,指研究者保持一定距离向课堂靠近的倾向。这种不完全深入课堂而是在课堂之外对课堂进行研究的方法,对教育专家、学者等专业研究者来说是一种常态。造成这种研究方式成为常态的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专业研究者没有大量时间与机会深入课堂,因此他们对课堂更多的是一种间接性接触。另一方面,站在课堂之外进行研究,保持一定距离,不至于“身陷课堂”中,这样就可以纵观课堂活动的整体面貌,从而对课堂进行全面把握。这种“走近课堂”的研究方法是长期以来我国课堂研究的主要方式,在这种研究方式指导下,我们的理论水平获得了一定程度地提升。这种书斋式研究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时间与精力,在较短时间内便可以演绎出课堂教学理论。缺点在于研究脱离课堂实际,使研究成果变得空泛而失去指导意义。
走进课堂,指在课堂中研究课堂现象,在真实场景下做情境式研究。走进课堂,不仅意味着在课堂之中,更多的是在课堂之中进行深刻自觉的反思。所以,从反思角度来说,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并不算是“走进课堂”,而仅是一种“在”课堂之中的活动。只是后来随着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盛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有了自觉“思考”以后,才成为了真正的“走进课堂”。所以说,“走进课堂”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堂研究方式,主要是一线教师在做。一线教师在每天的课堂生活中面临大量繁杂的教学现象,如果能进行反思,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丰富素材进行深加工,则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研究的理论成果。尽管,近年来,专家、学者开始深入课堂,但一方面,进入课堂的人数少,另一方面,深入课堂研究的次数少且时间较短,造成目前“走进课堂”这种实践性课堂研究的主体还是一线教师。实践性研究的优点在于,有大量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支撑,可以产生丰富的课堂研究方面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材料是理论产生的真正“活水源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具有实践性特点,操作性极强,必将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说,“走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走近课堂”的书斋式研究方式的不足。但是,由于目前实践性研究的主体还是一线教师,而一线教师往往缺乏系统训练,所以理论素养不高现象突出,制约教师实践性研究水平,以至于当前阶段我国“走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水平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从对“走近课堂”与“走进课堂”两种研究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欲提高我国课堂研究理论水平,须继续开展以专业研究者为主体的“走近课堂”的书斋式研究,而欲提高理论的指导水准,则须大力开展“走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尤其需要积极开展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的对话与合作,做到“走进课堂”与“走进课堂”两种研究方式的统一,最大限度发挥二者合力。
二、课堂研究是一种透视式研究
“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是绘画法理论术语。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3]。陶志琼等人将美国学者古德(Good,T.L.)和布罗菲(Brophy,J.E.)所著书目《Looking in Classrooms》翻译为《透视课堂》。这是将“透视”一词运用到教育学方面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中笔者借用“透视”一词:课堂研究是一种透视式研究。这里“透视”一词相当于“结构”,透视式研究是一种在一定规则、程序、方法指导下有结构的系统性研究。
上文提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性研究能力不足,是因为其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由于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便不会对繁杂的课堂现象进行结构性透视。因此,面对大量课堂现象时,才会显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些问题,不知道如何聚焦问题。因此可以说,课堂研究不是盲目的随意性研究,需要有意识地在一定规则、标准指导下的透视研究。在我国现阶段,要提高一线教师的实践性课堂研究水平,就必须通过学习获取透视式研究方法。在一定技术支撑下,方能更好地开展课堂研究。
另外,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之路同样说明,成功的研究离不开系统的研究方法。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澳大利亚罗布里安岛民生活的过程中,以他的亲身研究历程形成并发展了人类学领域著名的“田野研究”方法,并提供了人类学界津津乐道的人类学家生活于研究的典范,认为一位专门研究者的研究过程需要历经三个阶段:“在这里”(being here)、“到那里”(being there)、“回到这里”(coming home)[4]。“在这里”指研究者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专业训练。“在这里”的目的是进行专业训练,为下一步“到那里”打下基础。专业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都可以进行“到那里”与“回到这里”,但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研究者拥有技术支撑与理论基础,所以深入课堂时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进行透视式研究;而教学实践者的研究则属缺乏系统的、浅层次的研究活动,因而质量不高。
所以说,在我国现阶段,要提高一线教师的实践性课堂研究水平,就必须通过学习获取透视式研究方法,只有在一定方法与技术支撑下,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研究。
三、课堂研究是一种后现代式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想,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5]。现在我们正处于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时期,这其实是一种从绝对知识观向相对知识观、从普遍知识观向境域知识观、从既定知识观向流动知识观、从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的转变过程[6]。知识观的转变势必会影响教学观、学习观与课程观的改变。
对于课堂研究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研究时务必适应与遵从知识观方面发生变化的实际。绝对知识观向相对知识观转变,要求课堂研究不能拘泥于已有研究成果,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已有研究结论。普遍知识观向境域知识观转变,要求我们的研究充分考虑情境性,认真与当时情境深入“对话”,在具体情境中建构意义。既定知识观向流动知识观转变的趋势,对于我们来说,要用变化发展眼光看待课堂现象,研究要有前瞻性。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说明知识具有多样性,利奥塔认为,科学只是知识的一种,每一种知识都应该是平等的。后现代知识观不仅重视社会性知识,而且重视个人性的知识,不仅重视显性的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而且关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隐性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6]。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研究时有“大研究观”视角,研究时要有敏感的捕捉信息意识,只要发现有什么不同,都可以进行详细观察与分析。
总之,后现代知识观具备的建构性、生成性、情境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的课堂研究应具备这些特点。考虑到课堂正处于现代到后现代转型的过程之中,有些问题可以用后现代的观点考虑,而有些仍需要现代教育观点的支撑,这就加剧了研究的复杂性。面对种种复杂与不确定性,我们的研究能做的就是顺应这种复杂,在具体真实的课堂环境中灵活应对。
参考文献:
[1]金建生.课堂范式的历史擅变及现实重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04).
[2]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6-17.
[3]透视[OL].http://baike.haosou.com/doc/430818-456219. html.
[4]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
[5]王攀峰,张天宝.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2001,(03).
[6]万伟.知识观转变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