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女性婚姻观

2015-09-10 08:08:17赵治瑾
考试周刊 2015年77期
关键词:婚姻价值观

赵治瑾

摘 要: 在世界文化潮流追赶下,当代人的婚姻观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最突出表现为婚姻晚龄化,离婚率上升,婚前同居,单身主义等社会现象,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女性的婚姻观有了明显的改变。文章对当代婚姻观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中日女性 婚姻 价值观

1.中国的婚姻观的走向

谈到我国的婚姻,必然想到的是“父母操办,爱情无价”的家族式婚姻。改革开放前,婚姻存在浓厚的阶级色彩,并且作为家族式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婚姻价值观从思想到模式全新改变。思想上渐渐趋于“男女平等,爱情至上”,模式上“自主,自立”,大部分男女青年在针对婚姻时,不再把家庭条件、身份地位作为婚姻的首选条件,而是把婚姻变得更个人化。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国外思想的渗入,现在年轻人对婚姻有着越来越多的见解与看法,从而出现了“单身”、“未婚同居”等新名词。

现在的婚姻自由、感情至上,似乎是那个时代一个大不孝的象征。在现代社会,女性在意识上获得了自由,有了独立性人格价值观。当代女性不再处处依赖自己的丈夫,同时在家庭中有着更多的自主权,最突出的变化是,女性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地增强。社会的发展也为女性的发挥提供了比较自由的职业空间,女性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多。现在,更多的职业是为女性所指定的,因为这样一个女性消费超过男性消费的趋势下,更多的行业不仅是让女性成为消费者,而且让更多女性成为这种行业的精英。在家庭内部,七成多的经济消费决策者是女性。在家庭以外,流通领域是近十年来中国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所以,女性的地位在不断发展中慢慢得到了历史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像自己的丈夫一样,穿梭在各种职业中,女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女性经济地位的上升,促成女性家庭地位的上升和自信心的增强,从而建立了男女平等的两性关系。

2.日本的婚姻观的走向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思想慢慢淡去。过去,日本人结婚多集中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像是一种“必修课”,社会、家庭、各自的圈子似乎被这种思想深深束缚,压制着人们对婚姻的选择和对婚姻的一种美好向往。但是,现在人们的结婚呈现年龄“不均”、方式“不定”、观念“不等”的所谓的“婚姻多样化”。有反对婚姻制度的约束,无视结婚登记的婚姻,也有以分居为前提的结婚,还有结婚不愿生育的夫妻等。在大多数人的思想里,日本的婚姻体现最明显、最直观的一个特点,就是婚前自由,婚后局限的婚姻模式。但是在如今的社会影响力下,这种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随着年轻力量的加入和在年轻人大胆、开放的思想带领下,女性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渐渐趋于男女平等。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日本人的婚姻观念和态度还在不断演绎新的精彩,以后婚姻习俗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个问题将不言而喻,必定会朝着另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摆在全体日本国民面前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根据日本婚姻的信息公司近期对本国1000多对未婚男女的调查,女性在选择对象时,最关心的是男性的经济条件。在被调查的女性中,以男方收入为第一条件者大约占总数的31%。由于女性参加工作人数的增加,女性经济上的独立程度越来越高。加之受男女平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多数妇女在工作之余已不愿操持家务,而男性的思维仍停留在男主外、女主内的过时阶段,仍希望将女性的活动范围定格于家庭。部分人很难接受女性不再持家这一事实,更难于认同男性也必须分担家务的女权主义思想。与小龄女性相比,大龄女性的思维更传统,更能接受女性在家庭中应扮演的贤妻良母的角色。特别是那些年龄比男方大十多岁的妇女,在工作多年缔结婚姻之后,她们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知识和社会经验。因此,她们一旦与自己小的男性结合之后,大多数会主动扮演亦师亦母的角色,对男性的事业起到辅助作用。

3.中日女性婚姻观给我们的启示

中日女性婚姻价值观教育更多的女性要勇敢追求幸福,摒弃传统思想中的糟粕。现代的日本女性和中国的女性在婚姻择偶中都显现了共同的特征,就是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以往爱情是两个家族之间的结合,但是现在的婚姻越来越个性化和个人化,大家都有个自己的择偶标准和婚姻模式,并且能够做到爱情与婚姻的完美结合,不再把自己的婚姻当成家族的牺牲品。日本女性和中国女性在家庭地位中的提高,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新时代的女性不会因为婚姻放弃自己的事业,随着买房、买车各种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打压,更多的年轻夫妇共同承担了生活压力,这不仅体现了地位上的平等,更体现了现代女性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她们义无反顾地穿梭于社会,在新的时间和空间中获取一种属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其中,严峻的就业环境和个别社会现象也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婚姻的选择产生了背离传统的观念想法。

总体来说,新的婚姻价值观会逐步取代传统的婚姻价值观念。无论是从“包办婚姻”到“婚姻自由”还是“精神”到“物质”的追求,这些都是体现了人性的特点,无法评论好与坏。社会价值观的剧烈震荡,必然带动个人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一点在女性的婚姻观念变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以后的思想潮流中,这将是我们继续探讨的时代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屏.日本的婚姻与家庭[J].中国妇女,2004.

[2]王秋华.中日两国家庭观念与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3.

[3]高桥敷.家庭中的日本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王华伟.日本社会与文化[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婚姻价值观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4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幸福的婚姻,离不开这六件事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4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汤姆鞋的价值观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湛江文学(2015年10期)2015-01-03 08: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