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慧珍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其他课程是为了了解课文“说什么”,即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知识、传达了什么观念等,即课文的语言内容;语文除了关注课文“说什么”外,更重要的是关注课文“怎么说”,也就是侧重课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品味语言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课程目标。如教学《颐和园》时,主要不是为了了解颐和园的景色有多么美,而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精当的词句描绘颐和园的景色,如何移步换景介绍颐和园的景点,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表达方法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第一学段“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三学段“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形式以学习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呢?
一、体会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标点符号是一种语言。同一个标点,在不同的语境中显现的色彩不一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文本的未尽之意,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体会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请看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
生:我从第4小节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看出他在焦急等待。
师: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自由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一下。(学生读书,体会。)
生:这段话让人觉得等的时间很长。
师:你怎么感受出来?
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师: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生朗读)一刻钟并不长,但对巴迪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词?
生纷纷回答: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师:是啊,巴迪尝到“度分如年”的滋味。继续读书,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每一个时间词语后面都用了句号,也表示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
生: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
师:这句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之外,还有什么感受?
生:还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得很着急,好像在不停看表。
师:想一想,望眼欲穿的巴迪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会做些什么呢?
生: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打开大门,伸长脖子张望。打开窗户,探出身子眺望……
师:等待使心情更加焦急,等待让人感觉时间更漫长。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多么妙。大家可以在作文中把这种方法“借”过来。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本是平淡的,句号也是常见的,但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连续叠加在一起并且后面都加一个句号时就承载丰富的内容。这位老师的教学不仅引导学生体验到巴迪等待父亲时望眼欲穿的心理感受,而且知道作者是怎样借助语言表达巴迪的这种感受的,学生既理解课文内容,又体会到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在表达方面有丰富内涵的标点符号,引领学生在语境中反复咀嚼,反复体味,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样做“实”了,做“久”了,离学生在文章中准确甚至创造性地使用标点就不远。
二、品味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
文学创作非常讲究“炼字”,作家进行创作常常对文字的使用进行反复推敲、锤炼、修改,达到形象鲜明、情趣浓郁的目的。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不乏用字炼句十分精妙的例子。这些字词有的虽然十分普通、常见,但用在特定的语境中十分传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好好抓住体会其中的精妙,如: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三年级下册《燕子》)
“细线”通常是说“几根细线”“几条细线”,“痕”又不是量词,怎么能说“几痕”呢?“几痕”不仅表达出作者远远看电线的感觉,淡淡的,非常细,若隐若现,而且使原本普通的电线多了几分朦胧美,使春天的景色多了几分诗意。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除了以上这些用字炼句富有特色却谈不上使用什么修辞方法的句子外,还散落着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这些语句是语言中的精华,是语文教学中最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这些资源,用好这些资源。如:
翠鸟蹬开苇秆,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三年级上册《翠鸟》)
这句话借苇秆的摇晃、水波的荡漾衬托出翠鸟捕鱼动作的迅速,表达朴实直白,却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正是衬托这样的修辞方法才使这个句子取得这样的表达效果。
“一字不宜忽,语语悟其神”,经常引导学生这样咬文嚼字,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三、领悟典范句段的表达顺序
为了表达特殊的意蕴,作者往往采用一些特殊的语段形式。以这些典范的句段为抓手展开教学,就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范例。如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课中的第二、第三段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的顺序写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就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承接关系,感知写一件事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表达的。阅读时对这些表达典范句段顺序常常加以揣摩、体会,时间久了,就会学到一种好的表达方法。
四、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
阅读教学时我们还应当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去把握,了解文章的表达特点,关注文章的文体特点,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承接,如何详略,选择什么材料,运用什么表达方法等。
六年级下册的《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简单却生动感人。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课文将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凡卡向爷爷倾诉当学徒所受的虐待欺凌,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再加上作者对凡卡写信环境、动作、神态的描写,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小说之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写信的形式有关。所有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引导学生揣摩、领悟。
需要说明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不是让教师总结归纳、强行灌输,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感悟,自主体会,自主吸收,并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建构属于自己的关于表达方法的多元理解。再者,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注意各个学段有所侧重,原则上是由低到高,由易而难,先标点、字词,后段落、篇章,切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在阅读教学时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形式加以品味,对文章的表达方法加以体会、揣摩、领悟,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必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丁培忠.不要误解领悟表达方法.小学语文教学,2003(02).
[3]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5-19.
[4]孟令全.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网,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zhuanji/xygrzj/menglingquan/mlq-3/200606/t20060622_257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