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015-09-10 04:46:09王建敏
考试周刊 2015年76期
关键词:教學策略想象力小学语文

王建敏

摘    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不久前,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本文就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作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教學策略

心理学认为: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所有新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最初的来源皆缘由人类与生俱来的丰富想象力,如鲁班被刺划伤后想到发明了锯子,看见莲叶想到发明了雨伞,牛顿被树上的苹果掉下来砸中头后想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受生活启发一生几千种发明,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定培养孩子成为科学家、发明家,但是想象力的发展在孩子今后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不久前,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关于这些数据的准确性,我们没有继续深究的意义,但它的确能说明一些问题,孩子的想象力是需要保护的。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做了太多扼杀孩子想象力的事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四条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阶段目标中多次提到关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表述: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我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做了尝试,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方法,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常与学生做“一物多用”的小游戏

受“回形针妙用”的启发,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得到成千上万种答案。通常情况下,我们受限于常用的知识经验,对回形针的观察局限于它的钩、挂、别等功能,而忽略它的其他属性上的功用,如重量、体积、长度、颜色、弹性……如果将这些要素与人类实践生活相结合,就会发现它如金箍棒般神奇,可以把它弯曲做成数字、符号、乐谱、字母等形状,可以分解它的分子合成各种化合物等。只要我们能打开想象之门,进行发散思维,真是妙用无穷。因此,运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维训练,如随意指定一物件,让学生想象砖头的用处:建房子、砌花园、垫桌子、练气功、拍老鼠、砸坏人……在学生的任意想象中,稚嫩的思想会展翅飞翔。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忽视教师鼓励的作用,让更多孩子受到不断的、更多的鼓励,才能产生兴趣,发展能力,增长自信,积极参与……使之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从而保持并发展孩子的好奇心。

二、阅读情境再现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孩子更擅长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对童话、神话故事的阅读很感兴趣,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神奇的故事情节中,画面感扑面而来,孩子们此时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通常这种画面的印象如不加以及时巩固,很快会转瞬即逝,阅读想象之后让学生课堂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言的表述会强化想象力,如果能加以文字记录,对孩子今后习作将大有益处。同时对文字的阅读理解,采用绘画方式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诗歌理解上,短短几行文字包含的信息和韵味是丰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信息转化成美妙的图画。

三、词语联想

几个毫不相干的词语如何才能串联在一起?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哪怕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不符逻辑,也需要老师的肯定鼓励。起初我们可以用3—5个词语,此后逐步增加,循序渐进,如气球、青蛙、筷子、安全帽,看似几个词语毫无关联,但是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善于启发,可以被有趣的情节串联起来:一个大大的气球飞到青蛙身旁,青蛙抓住气球随风飘动,越来越快,停不下来,幸好被一个孩子神奇地用筷子夹住,放在安全帽里。看似荒诞,但这种想象力的开发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有利于大脑对图像的记忆处理,学生的记忆力会得到增强。

四、故事接龙

学生喜欢听故事,更关注故事的继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精彩、转折之处,让学生进行联想补充,想一想,这个时候主人公会怎么做?说些什么?孩子一旦进入某一故事情节中,此时是最专注的,会以自己的感悟延续故事的发展,此时让他们多想象、多描述,让孩子也当一回“小作家”,同时可以促使大脑主动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主动探索、尝试,所谓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融会贯通,当老师把丰富学生想象力放在重要位置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习惯已经改变,已成为开启学生想象力的钥匙,到那时,方法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学生想象力的羽翼已渐丰满,等待他们的将是广阔的天空,任他们翱翔。

参考文献:

[1]201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猜你喜欢
教學策略想象力小学语文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浅析
多元建构感受方程思想精髓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7年14期)2017-06-05 10:40:00
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