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2015-09-10 07:22:44彭功军
考试周刊 2015年92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彭功军

摘 要: 要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需要以现实生活为教学的起点,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手机的相关情境,结合我校“智慧课堂”的实施策略,突出“问题、参与、体验”的核心内容,让学习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设计理念 教学反思

一、课堂回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教师:今天我们一同探讨乔布斯的第三个苹果成功的秘诀。

【讲授新课】

(PPT展示)探究一:苹果公司强烈的未来概念

材料一: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iMac电脑一体机并没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用它连接外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件。iMac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注定失败。但是,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的发展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材料二:安息吧,史蒂夫·乔布斯。所有人感谢你所做出的工作,你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成为可能。——美国总统奥巴马

他始终把用户的使用体验放在首位,这一点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向前。——谷歌CEO佩奇

设计问题:

⒈“iMac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为什么人们对于电脑发展的认识不尽相同?

⒉结合材料二,乔布斯对于iMac的设计是真理吗?为什么?

同学们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从而真正把握真理的含义及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过渡)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PPT展示)探究二:苹果与诺基亚的PK

坚持不断提高手机的性能、降低价格,用更高的性价比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战略,从2000—2010年,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在30%以上,始终蝉联第一。

坚持更偏重于高端、人性化及时尚,强调娱乐与科技的结合的发展战略,苹果2012年获得了全球手机行业利润的60%,而营业收入则占整个行业的超过50%。

日前,我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4.2亿。网民对手机的偏好具有年代特征,90后只认苹果,70后对诺基亚情有独钟。在无線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手机的角色正在经历着由通讯工具向上网终端的转变,手机市场正在发生智变,诺基亚手机市场占有率日渐衰落。

设计问题:

⒈诺基亚的发展战略在当时是否是真理?为什么?

⒉苹果的发展战略为什么能成为手机行业新的真理?

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上的败北?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范围和过程来说的,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教师总结: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学生举例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过渡)既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追求真理呢?

(PPT展示)探究三:在困境中不断追求苹果的卓越

1989年,被Sculley扫地出门的乔布斯经营Next公司失败;2000年,苹果公司再次出现季度亏损,股价大跌,苹果数码相机因内存小没有液晶显示屏遭人嫌弃。2005年,推出第二代iPod mini迷你数码音乐播放器与iPod shuffle,其无显示屏设计引起部分使用者不满。2010年,发生的iPhone 4“天线门”事件中,部分用户抱怨称,当他们以正常握姿手持iPhone 4时,该手机经常会发生信号减弱、甚至丢失的情况。为此,苹果公司不断收集市场信息,坚持用户第一的理念,不断改进技术,缩小缺口,追求品牌的卓越。

设计问题:

⒈苹果公司在创新过程中,难免有失败和挫折,原因何在?

⒉有人认为“iphone智能手机就是手机的终结版”你赞同吗?请畅想你心中未来的手机。

⒊苹果缩小缺口,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启示着人类认识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学生A、B、C、D等分别发言。

观看苹果手机的未来搞笑视频(略),看同学们的预测和专家预测的吻合度。

(PPT展示)苹果设计教父谈未来科技4大发展趋势

柔性产品:艾斯林格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柔性产品。他说道:“我认为可弯曲的外壳比坚固的外壳更适合未来的硬件。”

人性化设备:艾斯林格认为人机互动领域也将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新软件将不仅能控制用户的数据流,而且能掌握用户的性格、生活习惯和脾气等。

更智能的软件:他认为,软件应该与硬件同步开发和投入使用。“我认为软硬件的所有元素应该以更智能的方式结合”。

3D界面:艾斯林格说道:“目前很多小型电脑设备已经可以搭载3D界面。3D界面最大的技术屏障在于设备的运算能力。”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形成结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本课小结】略

二、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科探究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习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并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从课堂的主宰变为课堂的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坚持用教材为主,做到用教材与教教材相结合,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取舍与调整;坚持生活逻辑为主,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选用真实的情境,采取了一个主要的案例背景作为线索进行分析,俗称“一例到底”,一个话题贯穿课程始终,这样设计能够随着情境的深入而逐步呈现本课知识,有一定的逻辑性。本课所用案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热情。

我校2005年5月开始提出智慧课堂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问题、参与、体验”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科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给予的各个问题情景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合作探究,有时学生提出一些新问题,体现了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形成了“问题教学”思想。

教学中,教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注重教学资源的时效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做到现代教学技术和师生交流相结合;哲学思想与时尚信息结合。这节课最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有更透彻的理解,并让学生更好地享受这节课,得到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合作探究中思维的火花已经不仅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这个过程提升了学生审视社会生活的能力,发散性和创新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审视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学好政治学科的基本素养。

本节课40分钟,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必要取舍,由于案例相对有限,对课本中涉及的知识问题,不能全部都做透彻分析,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还有挖掘和提升的空间。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教学反思课堂教学
解析国外优秀平面设计师及设计方法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24:20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当下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设计理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1:06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3:28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