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卫东
摘 要: 新课标下的评价体系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从基础性、整体性、实践性、差异性四个方面完成评价理念的转变。评价目的应从“鉴别、选拔”转到“发展”上,处理好全面系统评价与个性特征评价、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他评与自评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新课标 学生评价 英语学习评价
一、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课标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同时新课标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智能并重,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构建了积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评价体系,强调了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展有效学习策略。强调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终结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语言运用能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新课改实施已有十年,实际上对学生的评价目的仍落实在选拔甄别上,目前的评价理念重在鉴别和选择“适合于英语教育的”学生,忽视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策略应是:“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但评价现状总的来说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在方法上就现状看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定量评价占据主导地位;二是“他评”占据主导地位,缺少描述性评价和学生“自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分级标准及学生实际能力,由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协作完成。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为一点:评价者没有把评价作为教育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故“评价”就失去应有教育性,甚至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反教育性:比如鼓励学生为“分数”而学,导致部分所谓“差生”丧失信心。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面的,笔者主要从价值取向和高考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价值取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在评价时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基本的价值取向如何定位,往往受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价值观的影响,评价主体(教育者)从自己的实际所能得到的利益出发确定评价的行为准则,从而对评价直接施加影响。评价客体(受教育者)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根据英语成绩即分数的多少),反过来评价评价主体。学生家长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孩子的英语成绩在高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反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办学质量。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已窄化为“智”,即“分数”的较量,高考制度对中学教育发挥强大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因而它在现实中摆脱不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施加影响,这种影响非高考制度本身所固有,乃人为异化出来的。“应试教育”是造成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问题的真正原因之一。
二、改进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对策
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价值取向,我们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构建,在基础性、整体性、实践性、差异性四个方面完成评价理念的转变。
强调基础性,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具备最基本的素质——掌握英语基本知识、运用英语基本技能。
人的各项素质之间有有机的联系,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时,不能孤立地评价学生某个方面或单项的素质,而应从整体对学生全面评价。
人的素质形成的过程,是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并加以内化,逐步积淀衍生为身心结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
不同的人在素质发展特点上、水平上和潜在可能性上都存在差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使个性得到发展。
基于上述评价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将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转移到“发展”上,这意味着由“证明”走向“改进”,使学生获得发展。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二是评价学生在现实水平中所具备的继续学习的潜力及可能性。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最基本的策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发展性评价。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要面向所有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现实中,我们将评价当成教育目的而不是手段。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学,教学围绕“评价”转,“评价”成了教师和学生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这极不正常,应该逐步扭转,让发展性评价的思想、原则、方法等贯穿于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始终。
要扭转现阶段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错误倾向,不仅要转变评价理念,确立基本的评价策略,而且要处理好全面系统评价与个性特征评价、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他评与自评等之间的关系。
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是从另一个意义理解的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正确的正面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恰如其分的反面评价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而错误的片面的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反面评价,只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跨上新的台阶,防止评价中“一俊遮百丑和一丑遮百俊”现象的发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让优秀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让中等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还有不足,让后进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让优秀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智的,让中等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是实在的,让后进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是执著的。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现行的对学生英语学习基本使用定量评价,用分数表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笔试占主导地位的情形大体相当。评价应该讲究准确性和精确性,似乎“定量评价”最为适用。事实上,没有谁能够找到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只有相对意义的客观标准,英语学习成就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生认知领域内内容宜量化,非认知领域内容不宜量化,应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定性评价”重在对学生个性特长的评价,对被评价者全面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因素进行系统的客观辩证的分析,实事求是的分析,“换位思考”的分析;走进学生心理世界,体验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理解他們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给学生充满激励性、形成性、教育性的评价。
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应该由“他评”为主转变为“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教师要从对学生的评价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改进教学,更要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长、社会各界对教与学的评价中,从学生对教的评价和自评中,吸收有效的信息改进教学。学生需要“他评”的意见(教师的评价、学校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社会各界的评价),更需要“自评”的意见增加自我了解程度、激励自我奋发向上。
三、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都有其自身的职能强项和优势。教师要走出以片面、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误区,以多元的、全面的视角分析、理解和引导学生,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方法的掌握。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通过纵横向多方面进行:纵向上,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变化和成长历程;横向上,学生课堂的参与状态及交流能力,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校活动和比赛的参与都应列入评价依据;多方面评价指除教师评价外,学生的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和家长评价都能促使学生反思,调控和完善其学习方法,合力作用才更大。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2]边星灿.考试与素质教育论.中国考试,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