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
摘 要: 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数学思维和思维素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本思维的训练和数学品质的养成,努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形成创新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在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有新的发现与收获。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能力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需要我们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凸显主体地位,能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学会学习,在对问题的反思和学习内容掌握之后找到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创新的思考与生成,切实提高数学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
一、和谐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可见,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在交流与思考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各项数学学习思维,为他们的创新奠定基础。
二、有效提问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
让学生会学能学需要我们引导他们有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发现,学会自己学习和探究解决。如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大小关系思考五边形的内角和,这里我们让学生合作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量角器量出一个五边形的五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发现内角和是540°;可以添加辅助线,将五边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进行转化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我们需要提问,巩固和拓展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他们思考、猜想六边形、十边形内角和。我们可以追问:在这些多边形内角和计算中有没有找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于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后找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其边数的关系,得出发n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获得这类问题解决的思路,初步认识和理解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他们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
我们的课堂提问可以由学生预习发现获得,也可以由课堂的数学现象发起。如《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学习中,我们先可以检查巩固的提问,如多边形的含义和分类,多边形中的边、内角、顶点、对角线认识与内角和含义。这样,学生在新学中就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帮助他们很好地学习新知。我们的提问要目的明确,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我们先问学生:“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么知道?那么,对四边形、五边形我们可以有哪些方法得出它们的内角和呢?”问题还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如问:“知道了多边形内角和计算的方法,我们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提问还可以是运用能力的检测,如问:“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等等。
三、合理运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本质上应该是数学思维品质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依据所学调用数学思维,让他们形成巧妙计算和转化的意识。如“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获得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掌握归纳的方法。再如平面几何的证明和计算中需要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维,将已知和未知的量借助辅助线,或是割补法让它们的关系明朗起来;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几何变换法,将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来解决。另外,还有函数学习中的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如在“函数”的有关知识学习时,要注意滲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可以让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和习惯。
另外,让学生有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需要我们老师有引导意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就例题讲例题的教学模式,应该在题目的认识和解决中多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力求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还要给足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自己深入思考,获得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二次函数的动点探究研究中,我们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不能够很好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不能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观察和研究变化着的问题,不能准确抓住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等便无法准确解题。
总之,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具有和形成一定的创新学习方法和能力是他们数学学习素养的表现,是他们进一步深入有效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灵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具有很好的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维,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思考和解题,并在解题中发现问题解决的共性,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恳茂.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黑河学刊,2014(02).
[2]吴贤海.关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