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忠
摘 要: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语文教学最能体现学科本身的艺术性,它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催化剂,只要获得语文知识,那么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就轻松得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方式方法技巧,必须从兴趣入手,宏观把握教材重心,挖掘文体的特点,新课标要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循循善诱 情感勃发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适时利用情感教育对其加强知识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教师充分发挥强有力的手段,完善高效课堂理念,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的互动和积极探索已经成为教学惯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轻而易举之事,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阅读,进而引导学生养成学习阅读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得以养成。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更新知识,认识其不足,不间断地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把握教材内容,挖掘不同文体的特色。潜心钻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指导其思考问题时会变换角度、上课回答问题时生动活泼、分析人物新颖形象、归纳总结问题时条理清晰,组织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循循善诱和耐心的指导,当代师生最珍贵的品质是:远离浮躁的诱惑,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学习。桑尼說:“教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对待教学工作,对待学生。只要教师的言行、底蕴、心灵都像阳光一样纯洁、公正、热情了,我们的学生就会时时处处感受温暖。”只要学生热爱老师,喜欢跟老师生活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神振作、态度和蔼,更要知识丰富、方法灵活,让学生时时处于热情而乐观的状态,用教师真实而坦诚的友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面带微笑、用期待的神情、生动的语言营造活跃而又民主的气氛,特别是对待后进生,不能对他们在言行和精神上歧视,要形成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处处关心、爱护、体贴、理解学生,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特别的技能,使学生不得不信服尊重这样的老师,认为在求学经历中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确实是他们的荣幸,使他们一生幸福。能得到学生的钦敬和崇拜,是教师一生的幸福。
情感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关键,要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教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学生。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共鸣,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布莱恩说:“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教师要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课堂教学臻于完善之境界,这样学生才会被吸引,才会投入学习,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厚积而薄发,则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激发学习兴趣,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做出色的语文教师,让课堂气氛活跃而生动,让师生的互动精彩而飞扬。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树立研究学习意识,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学性,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很快地走进文本。紧扣课文的内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思考。
一个知识渊博和热情开朗的教师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正确认识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亲近学生,把学生当儿女和朋友一样对待。师生要相互走近,切忌抬高自己,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训斥和冷嘲热讽学生,而要温和而友善地对待之。蒂莉·布朗说:“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会对学生微笑,学生也会微笑着面对生活。对于教师来说,微笑就是一种欣赏、一种简单、一种坦荡、一种宽容、一种幸福的体验、一种诗意的享受……微笑就是一种激励、鼓励和关爱。微笑真的很重要,它能使我们教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要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教师用深沉的爱和智慧,默默地关注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艰辛的学习生活是一种乐趣。在孜孜不倦的阅读中摘抄优美的精句、精彩的段落,在深沉的思考中书写文通字顺、逻辑严密的文章。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和写作可以养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种情操和习惯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学习动力,自然就会热爱读书和乐于读书、善于读书。
师生的欲望决定努力的程度和做事态度。心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广阔。努力学会听,学会交流。教师要用宽广的胸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观看外界的风景,他们既是课堂的主角又是观众,只有教师经历精心排练,才会有精彩的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格瓦列夫说:“一个教师能娴熟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叙事更加具体、生动;说理更加深刻、透明;抒情更加真切、动人。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总之,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其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站立起来,成为高大挺拔的大树。教师要用最好的陪伴孕育学生实现最美梦想,与这些奔腾不息的灵魂一起并肩成林,托举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西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
[2]李山林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案例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