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的情趣

2015-09-10 07:22沈大成
南都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狗血埃德加艾丽丝

沈大成

老婆和丈夫的情人在吵架过程中,会提到埃德加·爱伦·坡的诗集《帖木儿》;三十几岁的女性,和男方初次约会,问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男方回答《会计学原理》,她立刻表示不要再约了。

就凭我们总是认真地消费全球流行文化,一听说治愈系小说(还有据此改编的电影),立刻可以聪明地列举出其中常见的元素,预期几段狗血情节。首先,有一个失败者,他孤独,不好相处,自毁念头时而在心头盘旋。接着我们发现,他竟底子不错,糟糕外表下套着可圈可点的好人格,之所以一蹶不振,是碰到了换作我们自己也很难闯过的关卡。现在,转机出现,转机寄生在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上,他抓牢这人或这事,与他们痛苦地缠斗,就将度过不幸,跃上人生新台阶。过程中,新的伤痛也会产生,可能来自绝症或交通事故,但是每逢有人去世,心碎会帮助他—这个治愈系主人公—理解生命。

加布瑞埃拉·泽文紧紧拥抱以上套路,再加上她的流畅文笔,已被别的作家证明行之有效的那套就在小说《岛上书店》中发挥了全部效用,故事好读、体贴、感人。听上去是不是一种夹杂着俗气的好法?但《岛上书店》还有它自己的美妙特征: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

故事集中发生在A.J.的小岛书店中,这是艾丽丝岛上唯一的书店。艾丽丝岛从物理上来说远离外界,进出小岛很不容易;从精神层面来说,人们也在岛上建构起一个自洽的世界。设计这样的故事发生地,带有天真和理想化的味道,它几乎就像科学家制造的封闭式生态实验系统,只不过在科学家的实验中,维持系统运作的氧气是关键,而在艾丽丝岛上,书是氧气般的存在,围绕在人们身边。

每个人都和书有关。主人公A.J.是书店老板,家庭妇女、警察和游客都会光顾书店。A.J.常打交道的除了顾客,还有出版社销售代表、教孩子把名著排成戏剧的老师等等。作家,在加布瑞埃拉·泽文的故事里当然没缺席,有好几个,他们分处不同境遇,就像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状况一样,其中既有写完处女作后再无佳作的过气作家,有靠写作把妹的风流作家,有为了卖书而匿名的作家,还有值得期待未来的新星作家。这些人做读书会,策划作者见面会,讨论哪些书好卖哪些卖不动的情节,完全就是现实中图书行业的朋友们的工作与生活写照,看了感到亲切好笑。

另一方面,书中人物有一套超越生活常态的思考和对话逻辑。比方说老婆和丈夫的情人在吵架过程中,会提到埃德加·爱伦·坡的诗集《帖木儿》;一个人的太太去世了,他在医院碰到来处理此事的警察,他在悲痛和失神的状态下,和警察大聊了三页,主要内容是罗尔德·达尔的短篇《待宰的羔羊》;三十几岁的女性,和男方初次约会,问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男方回答《会计学原理》,她立刻表示不要再约了。这些不合一般人的情理,可是有一种书呆子式的情趣。

加布瑞埃拉·泽文不给人掉书袋的感觉,她处理遍及整本书的书名与作家时,并非自得其乐,而是保持友好,决不想击退那些可能没读过很多书的读者。她还有另外一个使人舒服的地方。在我的经验中,一些媒体和出版人谈论书之重要性的姿态太高了,“读书是世上最好的事情”这种不可能是对的话也真是不知道为什么传来传去。但加布瑞埃拉·泽文没有变态地美化书的作用,小说中,书的确拯救了一部分已经死去的A.J.,它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救下他,而是通过参与A.J.的生活使他复活。这立场讨喜。要知道,真实世界中也不存在超级英雄,有人或什么东西愿意参与你的生活就不错了,问题得靠你自己解决。

像我们一开始说的那样,《岛上书店》有套路有狗血,尤其是出现了过多的死亡—孕妇死、走投无路的单亲妈妈死、出轨男死、车祸死、病死,简直可以算作弊,因为涉及生死总是容易打动人的。而小说关于读书人、写书人、开书店的人,一个爱书人的理想化世界,又是干净的。也许这是一种清澈的狗血吧,读来确实蛮受用的。

孙仲旭是本书的译者之一,这是他最后一部译作。他在博客中写,围绕一间书店的故事讲得很不错,被它感动,并且,“译这本书时,我想起我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译过轻松的书了,我会珍惜这个机会。”发布这条微博后不久孙仲旭去世了,一想起来,《岛上书店》便不再是那么轻松的书了。

猜你喜欢
狗血埃德加艾丽丝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最新关注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词探析
他们躲在哪里是个谜
亲子鉴定师大宝:现实生活比影视作品更“狗血”
A Stud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imal Idioms from the Relevance Theory
A Stud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imal Idioms from the Relevance Theory
猫咪中毒输狗血获救
燕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