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面临的问题

2015-09-06 23:37孟凡媛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

孟凡媛

摘 要:时下的课堂多注重对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即探究问题的有效性如何体现、如何体现探究问题的趣味性和思辨性。

关键词:探究性问题 有效性 趣味性和思辨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06-01

新课改的实践证明: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或者情景,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说,都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探究活动中存在着两个问题:探究性问题的有效性怎么体现;探究问题的趣味性和思辨性怎么体现。

一、探究性问题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们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抛给学生探究的问题,就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只有保证有效的探究才能提升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数学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预设自主探究

预设探究主要是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前自主探究是学生获得新知的初始阶段。问题会比较多,低段的孩子可能会把问题都带到课堂中来,没有主次之分,小学高段的孩子会把一些次要问题逐一攻破,带着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听课,恰恰这个问题就有可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当然课前预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同时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设置探究问题

孩子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欲望,实施探究性活动才有了可能。所以说要设置适度的探究问题:问题太小,答案一看就知道,不但没有探究的意义还浪费时间;问题太大,学生会无从下手,有种挫败感。

(三)改进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简单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即考虑到学生头脑中掌握了多少知识,在此基础上抛给学生问题,这样教师可以预测到学生的假设,探究的问题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四)设计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是保证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必要手段。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必须与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相符,问题要层次分明、难度依次加大。既能满足所有需要,又能“喂饱”学有余力的孩子。探究的时间多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探究的内容。探究应放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教材的重、难点是教材的核心问题,学生往往在此产生胆怯和畏难情绪,只有在此探究,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学有成效。

二、探究性问题的趣味性和思辨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问题的设置是探究活动的核心和中心环节,是学生求知的窗口。那么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不失思辨性呢?笔者认为趣味性和思辨性是不能分开的,思辨性孕育于趣味性中,趣味是外显的,思辨是内敛的。设置的问题既有趣又不失思辨性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有意注意的时间也在增加,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为主,通常这些特点都是与兴趣密切相关的。体现问题的趣味性要随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不断“升级”,如在小学低段,游戏性的情景,竞赛的上课形式,奖励式的话语更能吸引孩子,如同样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低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到了三年级,比如,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同样引出这个故事,孩子们第一反应是“啊,这个故事,早就听过了”,但紧随其后,笔者问题“乌龟和兔子哪个跑得长”抛出之后他们又觉着很有意思,因为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谁先到了终点,而是故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个时候老师要把握趣味和思辨的度。太有趣了可能会造成课堂教学时间延长,误导学生,太枯燥了,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在深度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还要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领会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这些例子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图文并茂的。作为教师,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三)教师灵活多样引导

课堂上,学生往往被问题的趣味吸引,对其中的思辨性面露难色,这个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问题,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加以引导,运用现代手段,增加数学知识给学生的感观刺激,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学会变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沃建忠.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有效性
沉香纯露用于化学焕肤术后皮肤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