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与现实的反思
———评刘醒龙长篇力作《蟠虺》

2015-09-06 08:38顾江冰
新文学评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曾侯乙

◆ 顾江冰

对传统与现实的反思

———评刘醒龙长篇力作《蟠虺》

◆ 顾江冰

以“坚持乡土文学创作和现实主义风格”来评价刘醒龙,似乎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观念。无论是《威风凛凛》、《弥天》、《燕子红》,还是《圣天门口》、《天行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驱使作者在作品中对处于波动、转型期的多元社会进行揭露和评价。但2014年《蟠虺》的问世则改变了读者对刘醒龙小说的惯性思维认知。他继书写乡村教师这一平凡知识分子形象后首次涉及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学术领域,更将创作指向常人相对神秘而又陌生的青铜文物重器研究,带来了强烈的颠覆效果。除了坚持一贯的写实精神外,作者还在其中注入悬疑、惊险等侦探小说元素,融合荆楚文化内涵,在当代文学题材中开拓了新的领域。正如作者所言,人对文学的认知,本质上是对人对现实精神的预习。因而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在代表最高创作水准的长篇小说中也尤为突出。

一、独到的情节设计

1978年,考古学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发现了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等青铜文物,曾侯乙尊盘也因其制作之精美、工艺之繁复而被誉为春秋战国时期最精美的青铜器件。《蟠虺》一书围绕曾侯乙尊盘在发掘后的三十多年里真伪之辨、复制与否展开,曾本之、马跃之、郝文章、万乙等一批在学界拥有较高威望的文物专家和郑雄、老三口、老省长等社会名流围绕它的归属展开了激烈争夺。作为全书叙述核心的曾侯乙尊盘象征着国宝的威严和尊贵、流传千年的制作工艺的结晶,而蟠虺作为曾侯乙尊盘上特有的纹饰,与其相得益彰,它们共同见证了来自学界、政界、商界的正直和卑劣,善良和贪婪的万物众生相。

不同于刘醒龙以往的作品中平和趋缓的开端,《蟠虺》以“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两句“箴言”开篇,构建了扑朔迷离的故事框架。何为圣贤?何为俊杰?这就成了在后文需要说明的问题,但作者显然不满足仅解答此处设定的悬念。故事情节的快速推进使得悬念陡升:身为主人公之一的曾本之突然接到两封来信,可署名印章居然是早已在1989年死去的同事郝嘉;收信地址明确指定是曾本之常去散心的武汉东湖老鼠尾处,连他到此处的时间都了如指掌;信件内容是用常人看来宛如天书的甲骨文写成。按常理说,死去二十多年的人不可能寄出信件,那么必定有人代笔,而他煞费苦心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三处悬念环环相扣,每一处看起来都相当棘手,情节的曲折自然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理,欲罢不能地看下去直到解开谜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保留信件神秘感,追查幕后始作俑者的同时,另一条缘起曾侯乙尊盘制作工艺讨论的线索也在缓缓铺开,这条居于明处的脉络牵涉人员更为庞杂,不仅有对学术成果、人品高低的检验,也在保护国宝的同时逐渐揭开尘封多年的真相,对老三口当年的行为、郝嘉的死因、曾侯乙尊盘真伪、郝文章莫名入狱等谜团都有了明确的交代,在这条线索上的谜题解开后开头的甲骨文信件来自何方也就迎刃而解了。无疑,刘醒龙在《蟠虺》中的情节设计也吸收了侦探推理小说的创作因素,通过设谜和解谜推动情节的起伏发展,接踵而来的悬念不到情节发展成熟时绝不解开,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也处处留白,提供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同时将一系列过程同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结合,于不动声色中显露了各人秉持的立场。故事主线副线交错前行,虚实并行不悖,场景切换随意自如,“叙事在一种解密式的审美期待中不断变化。这种通俗化叙事的巧妙运用,一方面契合了远古历史的探微意识,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小说的阅读效果”。让故事情节就发生在真实生活中,这种设置不仅让虚构的文本有了现实的代入感,消解了真伪的界限,也给予了读者阅读的紧张度。虽然故事为虚构,但种种真实的物件和话语还是不免让读者在阅读中体味到真实世间的冷暖悲欢。作者意味深长地为曾本之、郑雄等人设局,以此考量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面对诱惑和逼迫能否从容以对。曾本之最终揭开谜团、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不在于依靠多少外界力量,而是以过人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让对手心悦诚服,让对方迷途知返。

除了加入推理悬疑的因素,刘醒龙为曾侯乙尊盘的重见天日进行了颇具匠心的设计,在情节中注入了大量的神秘魔幻色彩。作者长期居住在武汉,对荆楚之地的人文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这里自春秋时期起因为远离中原文化区,发展相对自由浪漫,有了更多的奇特瑰丽特色,“南中国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着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楚地人民好祭祀、敬鬼神,思想中具有的崇尚自然、天人归一的文化情结在我国典籍中常有体现,王逸的《楚辞章句》中记载:“昔楚国南郑之邑,沉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在《蟠虺》里,我们看到了诸多受到楚文化影响的神秘情节,如在郝嘉墓看见的阵阵白色雾气;通过麻将找到淹死在龙王庙附近的作协编辑;曾侯乙尊盘在滴血后散出紫色祥瑞之气;从防护柜里能闻到国宝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曾侯乙馆传出的细微鼓乐声;装有国宝的木箱的快艇行至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时突然翻船,之前和之后却风平浪静;马跃之无心而成的甲骨文信件冥冥之中引领着众人找到了曾侯乙尊盘的真正下落;楚学院办公室都用带“楚”字的成语命名,几乎每一个成语都印证了人物命运发展的轨迹……种种神秘莫测的因素为事件从无到有,从迷茫到真相大白提供了契机,也为人物命运添加了传奇色彩。

应该说,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作品浩如烟海,而具体到以考古和文物鉴赏这一方向为题材的,兼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文学作品则几乎是凤毛麟角。而在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盛行的情况下,大量打着考察发掘文物旗号的作品风行于各大网络阅读平台,但为了吸引点击量和关注度,要么津津乐道于居心叵测的灰色市场交易,要么慢慢发展至探险猎奇甚至进入天马行空的科幻领域,逐渐脱离现实生活的正常轨迹,创作也趋于雷同,这样的作品经历了短暂的喧嚣后就沉寂下来。当《蟠虺》颇有意味地选择青铜器领域时,不仅是对读者体验,更是对作者创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上世纪80年代,王蒙曾担心当代作家的学问素养不够会导致后续创作乏力,不成系统,“光凭经验只能写出直接反映自己的切身经验的东西。只有有了学问,用学问来熔冶、提炼、生发自己的经验,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历史、经验与想象、思想与形体”。刘醒龙则试图用几十年创作的连续性和学识的高度累积打消他们的顾虑,据作者回忆,为了创作《蟠虺》,“十几年中,总在有意无意地找些关于青铜重器方面的书读……从20世纪50年代油印的小册子,到最新的大部头精装典籍”,并且坚定认为“发现坚持一种所有人都明白的价值,比同样被所有人明白的利益要艰难太多”。《蟠虺》包含大量的考古学知识和荆楚地域文化内涵,作者还在其中设置了多处悬念和谜题,无疑都对读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但考虑到市场和读者层次,也不可能让一部通俗性质的文学作品成为学术专著。小说创作不同于学术科研,作者没有因为市场或读者反馈的阅读体验太过艰辛、专业知识过于复杂而放弃初衷,他选择坚持真实,但又不会把社会现实简单化叙述,这既是尊重读者,也是对读者的阅读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富有学术深度的征引和穿插,既构成对前者的自圆其说,也如在虚实间造桥,让狂放的虚构落到尽皆合理的实处”。让学术知识作为情节发展的助推器,应该是刘醒龙在这里所要坚持的原则之一。

二、充满立体感的人物

朱立元曾经总结过奥地利“西马”美学代表恩斯特·费舍的新现实主义美学观念,同恩格斯主张的现实主义突出“典型论”、卢卡契推崇的古典式现实主义概念相比,费舍的“新现实主义立足人道主义,着力表现、揭露和抨击当代现实中的全面异化现象”,“费舍把现实看作变动、开放、未完成和面向未来的现实……他要求新现实主义文艺应从动态发展中把握现实社会”。这里请允许笔者暂时参考费舍及相关研究学者的一些理念。在刻画人物时,不仅要打造出人物个性的立体化、多面化效果,还要将人物生存现状还原至文本当时的语境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人被社会所异化,个人展现的是所处时代各种因素的集合,既存在尖锐冲突,又综合矛盾统一,不再是只具有某一突出特征的“平面人”,通过塑造丰满且呼之欲出的形象,让人物富有生活气息。

在《蟠虺》之前,刘醒龙对学术腐败和高级知识分子的领域似乎少有涉及,他把关切的眼光更多投向底层,类似《凤凰琴》里民办教师为转正而苦苦奔波、《挑担茶叶上北京》里基层村干部夹在上级和村民利益纠纷之间的彷徨、《分享艰难》里孔太平对洪塔山既愤怒又无奈的纠结,用现实的悲剧发出控诉。这次以楚文化为背景,以青铜器国宝为象征寓意,突出对高级知识分子人格情操的赞扬。《蟠虺》里的曾本之、马跃之、郝嘉郝文章父子、万乙,无论是学术还是为人,皆身怀坦荡的君子之风,他们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物欲横流、五光十色的社会中甘于寂寞,为保护文物,纠正不正之风不惜一切代价,尽其所能,甚至舍生取义。

曾本之是作者着力刻画并不吝赞美之意的正面人物之一。他是楚学院研究青铜器方向泰斗级的人物,也是他确定了曾侯乙尊盘的制作工艺是“失蜡法”,但在后续大量研究成果的证明下,这个当初不容置疑的结论也逐渐失去其权威的地位。几经波折,他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推翻原来的看法,认定“范铸法”更接近于铸造工艺真相。还原真相需要很大的勇气,当万乙问他是否真的否定了自己时,他毅然回答“我只是遵循青铜重器只与君子相伴的古训,作为研究者如果不遵循古训,青铜重器就会变成悬在头上的利剑”。虽然他在面对院士头衔的诱惑时也曾动摇过,那毕竟是对多年学术研究、学术地位的一种肯定,如果他选择接受,那自然有郑雄帮他打理好一切,只要心安理得地躺在功劳簿上即可;如果他选择拒绝,那放弃的不仅是名利,甚至是学术地位的坍塌。几经痛苦的考量后,他毅然选择放弃名利。当他越过这道门槛时,也就完成了精神上的蜕变,可以专心追查尘封二十多年的悬案。他在1989年郝嘉自杀之时就发现了曾侯乙尊盘被人调包,几十年来他看着墙上悬挂的曾侯乙尊盘照片,就是希望能够找回国宝。后凭借高超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在马跃之、郝文章等人协助下最终找回真品,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书中的郝嘉是未曾露面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象是在众人话语和行动中逐渐丰满完善。作为和郝嘉同时期的楚学院第一代研究学者,曾本之在当年郝嘉的死上受到很大触动,他既惋惜郝嘉的才气没有得到充分施展,又感慨他为情、为政治所困,不能自已,轻率地一死了之,没能让良好的竞争关系持续下去。当郝文章像他父亲一样对于曾侯乙尊盘制作工艺有坚定的看法,相信是“范铸法”而不是“失蜡法”铸成曾侯乙尊盘,哪怕蒙冤入狱八年也不曾畏惧时,曾本之又从他身上看到了当年郝嘉的影子,并且毫无保留地支持郝文章将想法付诸实践。“普天之下但凡穷尽精华而为的物品,一定是非凡之人做非凡之用。”青铜重器象征着庄重威严,其所蕴含的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智慧的结晶,更是承载了流传千年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节,凸显了文化内涵。曾本之以正直人物固有的道德典范,以秉承的学业行间规则捍卫了良知和尊严。不仅是他,楚学院的三代研究学者(曾本之、郝嘉——郝文章——万乙)心中都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身上固有的知识分子操守同所研究的青铜器相得益彰,长期耳濡目染后也吸取了国宝蕴含的高贵和持重品质。无论是《春秋三百字》还是《青铜三百字》,其实都是为自己的操守和品质做出的最好诠释,他们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具有强烈忧患意识,保有传统士大夫精神的杰出知识分子形象。“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些人坚定自己的理想情怀,在世俗大潮中逆流而上,难能可贵,成了这个时代稀缺但又十分需要的,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圣贤”。

陈思和曾把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形象做出“失落了的古典庙堂意识,虚拟的现代广场意识,和正在形成中的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三种分类。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出现自我认识多元化的倾向,既有坚持学理和道统的高雅之人,也有追逐权力金钱欲望和自我放逐的个体,在外部影响下,有的宁折不弯,有的随波逐流,自甘堕落,变化过程更加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社会不断挤压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现实处境迫使他们低头顺从,曾有的理想被冲刷殆尽后又被套上了现实的枷锁,在错位中不断迷失,也备受煎熬。

三、深刻的思想内涵

用小说拷问社会,用传统文化的力量重构社会价值,从刘醒龙到《蟠虺》,我们看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体会了他们联续传统与现实的深刻力度,这是作者的精神寄托,更是社会的希望。

注释:

①洪治纲:《传统文化人格的凭吊与重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蟠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③王蒙:《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读书》1982年第11期。

④刘醒龙、周新民:《〈蟠虺〉:文学的气节与风骨——刘醒龙访谈录》,《南方文坛》2014年第6期。

⑤马兵:《〈蟠虺〉里的技术、精神与情怀》,《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

⑥朱立元:《费舍的新现实主义美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⑦刘醒龙:《蟠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13页。

⑧刘醒龙:《蟠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页。

⑨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⑩洪治纲:《传统文化人格的凭吊与重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蟠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曾侯乙
给上天听的声音
曾侯乙编钟:两千年前的乐队首席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青铜时代艺术团队《仿制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编钟
破解“一钟双音”之谜
曾侯乙编钟:2400年前的神仙国乐
战国曾侯乙编钟
地宫灵音
沉睡千年,穿越岁月的浪漫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