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两千年前的乐队首席

2022-06-24 23:52小海皮
润·文摘 2022年4期
关键词:曾侯乙诸侯国编钟

小海皮

什么乐器被泡在水里2000多年还能容光焕发?那必须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这么坎坷的经历也是幸运,让它不仅躲过了盗墓行为,也使得整套编钟出土时状态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作为一件足够幸运的文物,“泡澡”的同时,也没耽误它发出古朴、悠远的声音,难怪曾侯乙爱不释手呢。

编钟暴露了曾侯乙的乐迷身份

曾侯乙编钟,莫不是一个叫“曾侯乙”的贵族家的编钟?你只猜对了一半,曾侯乙编钟是出土在曾侯乙墓中没错,但墓主人可不姓曾,“曾”其实是周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大体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侯”是曾侯乙的身份——诸侯国国君。“乙”才是曾侯乙的“名字”。

曾国实在有点小,战国七雄也没有它。可谁能想到,在这里出土的文物总数量达到惊人的15504件,涵盖青铜器、乐器、漆器等几乎所有品类。不过,从数量、重量、音量和气势上,曾侯乙编钟是妥妥的No.1。它高273厘米、宽335厘米,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数一数一共多少件。

由小到大,最上层的叫“钮钟”,19件;中层的叫“甬钟”,33件;最下层的叫“长枚甬钟”,13件,总共65件。最大的有203.6千克,小的有2.4千克。這些编钟加上编钟架,恐怕得有一头大象那么重!为了怕你的乐理知识不够丰富,编钟的铭文还贴心地标注了每口钟的音高、律名和调式等信息。至于它的音域,跟现在的钢琴比也只少了高低各一个八度。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今天所听的音乐,它演奏起来通通不在话下。

如此规模、如此精细,配上随编钟出土的一百多件乐器,只能证明一件事:两千年前的国君曾侯乙,是位妥妥的音乐迷。

满血复活,一钟双音

两千年前出土的乐器,依旧黑科技满满。平常我们见的钟——钟鼓楼的钟、庙里的钟都是圆形的,曾侯乙编钟却很特别,仔细看,它是用了“合瓦形”构造,类似一个两头尖的椭圆。这样的话,不同位置的敲击就会引发不同的振动模式,成就了一钟双音的绝活儿。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铸钟时,只能厚不能薄,然后仔细听音,慢慢打磨,直到找准需要的那个音。这种工匠精神还真是让人敬佩呢!

拥有大嗓门儿,却没有观众,简直是身为编钟最大的悲哀。幸好,一经出土,曾侯乙编钟就不寂寞了,它常常“盛装打扮”,出席各种重大场合,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演奏《东方红》《欢乐颂》等中外名曲,此外还有《茉莉花》等清雅的民乐。这回,全世界终于又听到了它动人心魄的声音。

小链接

“礼”是封建王朝为不同阶层的人制定的行为准则,在音乐上也有一套繁琐的规矩:其中乐队数量用“面”,乐舞人数用“佾(yì)”(“佾”指每列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规矩是这样定的:天子四面,八佾;诸侯三面,六佾;卿大夫二面,四佾;士一面,二佾。曾侯乙作为一方诸侯,可用三面,六佾,编钟的数量不算违制,可是宴会上只有编钟多单调呀,所以编钟的架子呈“L”形排列,这样,另一面还能加上丝竹,既丰富了音响效果,又不算逾越礼制。古人在听音乐上,还真是用尽了心思!

猜你喜欢
曾侯乙诸侯国编钟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编钟
曾侯乙编钟
屈原之死
曾侯乙编钟:2400年前的神仙国乐
地宫灵音
屈原之死
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对各诸侯国政治的影响
千古绝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