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
- 钉子与包袱
- 情爱·窥视·话语
———关于鲁敏都市书写的三个关键词 - 现实思考中的人性分析
———评鲁敏长篇小说《六人晚餐》 - 鲁敏的“记忆”叙述和“70后”的文化语境
- 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 从高亢到自然
———诗人刘春访谈 - 论刘春:通向内心的现实主义
- 花落无声
———谢冕先生访谈录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 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双重创作主体下延安文艺的再解读*
- 初识刘醒龙
- 以楚为法:《蟠虺》的地域书写与主体重构
- 对传统与现实的反思
———评刘醒龙长篇力作《蟠虺》 - 《蟠虺》:诗骚和鸣唱楚风
- 细品《燕子红》的色味香
- 浪漫是希望的一种
———论刘醒龙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 地方性经验的深度内转与诗性呈现
———读哨兵的诗集《清水堡》 - 爱情的存在与虚无
———评尔容长篇小说《相爱不说再见》 - 诗性想象和文化观照
———评甘才志长篇历史小说《大儒陈诗》 - 旧体诗词在当代的艰难复兴
———1957 年前后旧体诗词创作语境考察 - 文白转型内在逻辑的探究
———评时世平的《救亡·启蒙·复兴》 - 别求新声造佳著
———沈光明《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研究笔记 - “网络诗词十五年”论坛集锦
- “红色经典”述论
- 论刘醒龙小说中“父辈形象”的现代悲剧性
- 略谈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入史问题之讨论
- 《我们夫妇之间》批判:历史主体形象保卫战
———以批评家冯雪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