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工作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实施

2015-08-29 16:52于海会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法治化依法治国

于海会

[内容提要]依法治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治国方略,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注重党建工作,对干部的培训与选拔等工作均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还要注重基层治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为依法治国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关 键 词]党建工作;依法治国;组织实施

现阶段,依法治国的理念得到了一致的认同。为了促进其全面落实,要积极开展党建工作,进而为依法治国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党建工作中干部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等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干部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才能够得到保障。同时,基层治理也要坚持法治化。

一、注重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

(一)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现状。一方面,对法律知识重视程度偏低。目前,干部的素质是以其掌握知识的程度为基础的,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法律观念,并且对其依法办事有着重要的影响。部分干部对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将法律素养的提高作为了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的渠道与方法对法律知识进行学习,使自身的法律知识体系得到了完善。但大部分干部未能对法律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因此,对于相关法律问题的处理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法治观念教育缺失。法治观念的形成对于干部而言是重要的。但目前总体上法律意识发展不均衡,未能形成正确的法律态度,致使人们的法律心理仍具有传统性与落后性。通过普法工作的开展与法制建设的落实,干部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但法治观念教育培训一定程度上缺失。

(二)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对策。针对干部法律素质的实际情况,为了满足依法治国的需求,应加大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的力度,具体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其一,培训理念。目前,干部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但部分干部的法律意识仍具有滞后性,因此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树立法治的理念。只有正确的培训理念才能满足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的要求,同时干部的法律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法治理念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干部来说十分重要,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紧迫性与战略性,通过法治教育培训,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才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也利于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

其二,培训核心。在依法治国过程中,要以法律实现对权力的约束与限制,从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并使其能够依法行使全力。法治的核心内容便是实现对权利的控制,因此,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时,要明确其培训的核心为控权主义法律观。目前,我国的法治原则为在宪法与法律的基础下对权力进行控制与运作。虽然我国的法治仍未能得到全面的认知,法律的价值与功能未能全面的被认识与高效的发挥,但通过教育培训,将使干部的法律观得到改变,从而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思想保障与人才支持。

其三,培训重点。现阶段,干部对于法治的认识与实践存在偏差,主要由于干部缺乏法律信仰,国家的法治文化环境未能形成,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容易受到了巨大的干扰与压力,使其工作缺乏法治性。干部未能形成法律信仰主要是原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缺少对法律的信仰。历史中,我国主要倡导德治,同时国家君主也未能重视法律。我国法律仍未能建立与健全,其中存在诸多的不足:法律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立法方面缺少可操作性,执法方面缺少平等性。因此,对干部开展教育培训,要使其对形成法律信仰,明确法律的权威性,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

二、改革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

目前,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致使干部的综合素质偏低,不能满足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要求。因此,要对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行改革,使其更加科学与高效。

对干部的选拔要以依法办事为重要前提。选拔过程中,对干部的依法办事情况进行严格考察,同时也要考虑干部对法律的遵守情况,一旦群众对其有较大的反映,则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如情况属实,则要取消其考察的资格;对于任前,要对干部进行法律知识的考试,如果未通过考试,则要对其放缓任用;对于任中,要求干部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并将此内容作为考核与评价干部业绩的核心内容,同时,要保证考核的严肃性与全面性,从而为干部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干部的办事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法治思维将逐渐树立;对于离任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审计,一旦发展违法违规的行为,要对其进行严肃的处理,从而保证法律的权威性。

三、保持基层治理的法治进程

(一)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社会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便是基层,因此,基层治理的法治水平直接体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及国家法治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在我国落实依法治国的同时,要以基层的法治化治理为基础。新时期,基层治理存在诸多的问题,治理的难度较大、治理的问题较多,严重制约着基层治理的有序开展,使其法治化的进程十分缓慢。

在国家立法环节,我国的立法存在较为严重的冲突问题。主要体现在上位法、下位法二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各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存在抵触,并且在众多领域,仍存在立法空白,进而影响着社会关系的有效调整。现阶段,法律法规在起草与审查等阶段未能对基层群众的建议与意见进行听取与采纳,在此基础上,人民群众对立法充怀有较为强烈的不满,同时法律法规的质量也未能得到保证。

在队伍建设环节,基层公检法与行政执法的力量严重不足。在公安部门角度来看,其警力严重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警力在数量、质量与待遇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警力分布角度来看,我国的领导人员较多,而基层的警力十分有限,在此情况下,基层警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同时,公安部门的执法能力也受到了制约。在其他部门,如:检察院、法院等,其队伍建设也存在上述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有人员紧缺、老龄化等问题。

(二)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对策。一方面,基层干部要坚持依法办事。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法治观念,并坚持为民的原则,保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我国积极开展法治建设,从而使人民群众也具有了较为强烈的法制意识与维权思想等。虽然在基层干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徇私枉法的事件,仍有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的情况出现,但通过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将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基层干部要对法治教育进行宣传,并且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用法的相关制度,通过干部的带头学法、遵法与执法,其法治意识将逐渐建立。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之际,要坚持依法办事,执法为民,并将此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干部对法治的理解与认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基层干部不仅要坚持依法办事,并且要树立法律的信仰,从而逐渐形成法治思维。同时,为了保证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要完善工作规范,使基层干部的工作具有规范性与制度性。

另一方面,基层队伍要坚持法治建设。基层治理的法治建设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大量的人员。面对基层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增补,才能为基层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基层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要不断完善基层的机构建设,进行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管理,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为基层的法治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综上所述,在依法治国战略的引导下,党建工作要从3个方面着手:分别为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及基层的治理。相信,随着党建工作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将得到可靠的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李永生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法治化依法治国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