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潼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用大量的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得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合理解决的途径——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用马克思恩格斯在生态问题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看当今生态危机,对我国认识生态问题,积极应对生态危机以及建设生态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很多人看到了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却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以卓越的理论,全面地研究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准确地提出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人类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加深,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互相对立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在生态方面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即私有制的发展和异化劳动。
一、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西欧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工业革命导致资本的急速扩张,人类愈发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材料,肆意向大自然排放废物,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开始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发现了这种矛盾后面隐藏的巨大危机,在研读各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人类的生态文明之所以遭遇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资本家在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首先考虑的是最直接的结果,而不是顾及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对工人阶级的伤害,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空气资源还有水资源的破坏。
(一)资本主义制度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与危害。马克思曾一语道破资本主义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他写道:“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任何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马克思在分析北美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时候,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2]
(二)资本主义制度对空气资源的污染与危害。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实行以机器体系为主的生产模式。以英法为主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以煤为主要能源,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尤其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致使煤炭的大量消耗和煤烟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以当时的英国为例,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首要原因就是煤烟的大量排放和各类垃圾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恩格斯提到“这里的空气由于成打的工业烟囱冒着黑烟,本来就够污浊沉闷的了……在这种难以想象的肮脏恶臭的环境中,在这种似乎是被故意毒化的空气中,在这种条件下生活的人们,的确不能不降到人类的最低阶段。” “在大城市的中心,在四周全是建筑物、新鲜空气全被隔绝了的街道上和大杂院里……一切腐烂的肉皮菜帮之类的东西都散发着对健康绝对有害的臭气,而这些臭气又不能自由地散出去,势必要把空气搞坏。”[3]
(三)资本主义制度对水资源的污染与危害。大量的工业用水被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河流不仅要接受工厂排放出来的工业用水,还要接纳附近居民排出的生活用水,更加重了河流自身净化的负担。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家的眼睛只盯在利益上,资本家置工人的死活于不顾,自然更不会去关注大自然对他们所排放出来的垃圾的承受能力,这种行为势必加速自然环境污染的进程。当时很多英国的河流,“流入城市的时候是清澈见底的,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流出的时候却又黑又臭,被各色各样的脏东西弄得污浊不堪了”。[4]
二、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共产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念,强调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生态文明制度的相关内容,但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下,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要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解,务必要彻底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将自然看作异己的改造对象,科技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这必然加深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设想,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统一,实行按需分配,社会成员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己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不可否认,共产主义的建立是要在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但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却有着本质区别。共产主义的工业化是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统一的制度基础。共产主义公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和谐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要在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前提下的,而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的工业化可以实现人与自然间和谐相处。人类只有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科学的实践观念的指导下,公正地看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能合理地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切都需要共产主义公有制提供制度前提,只有在公有制制度的前提下,人的类本质才能得以实现,人类的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活动。也只有在公有制社会,人类才能抛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下为了个人物质和心理的满足,无节制的利用和破坏自然。共产主义社会是在科学的有计划的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通过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的进步,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产主义公有制为生态危机的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制度前提。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的。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积极超越,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充满着自我否定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颠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速了生态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却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虽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但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却间接加剧了自然界的压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不再是被强制的,实践劳动成为人的主观需要,摒弃异化劳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才有机会真正的和解。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不像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味的关注经济利益,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纳入统一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力上,同时还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的和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就是生态的。
(二)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毫无疑问地为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先发经济优势让他们提早发现了生态危机并迅速将一系列损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性产业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速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发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构建一个生态化的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制度出路,共产主义在发展上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实现了“完全的变革”之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也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种影响”。[6]恩格斯曾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7]这两大和解首先就要变革原本的社会制度。只有实现了这两大和解,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与自然界的关系,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为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是关键,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自诞生以来就承担起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党历来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断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将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提上制定的日程,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强调要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相结合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逐步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胡锦涛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不仅体现了我党治国理念的新发展,也能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获得广泛的认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充分表明,我党一直在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实现美丽中国。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有社会建设的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在生态问题上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决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污染后治理或者将危害生态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前提,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摒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思想,才能做到善待自然,建成“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解保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与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课题批准号13CKS001)部分成果、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13-JY-010)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李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