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红
【摘要】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没有阅读的语言输入就不会有口语表达的输出,可以说,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习惯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情况看,英语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得英语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学习英语和扩展其他方面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英语阅读就会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双层特点。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方法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15-02
阅读是指学生对于所提供的英语文章或材料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自己内心的认知能力从而构建自己的心里语言。阅读的训练不仅能够扩大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掌握,还可以丰富学生英语语言。
教师如果想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训练,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高效的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客观的学习条件。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加以争取的引导,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阅读能力、积极地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还要在实际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一、调动学生主动进行阅读训练
随着我国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教学课改的不断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则变为“配角”。尽管如此,但是在长期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背知识;教师考试,学生应试的教学模式已经是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十分熟悉的。因此,要想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进行详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之前就引导学生能够对于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能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引导的功能。对于阅读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同学教师要加以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阅读课程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英语阅读训练的主要手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发现教材的内涵,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加以改进。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到阅读文章的情境之中。这样的做法不仅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关键,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讀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的过程可以再阅读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一直进行。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词,不要再第一时间让学生查阅字典,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之间的意义,或者生词出现的语境进行词义分析,这样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的效率,还能够是学生面对生词的时候不会产生畏难心里,通过掌握的知识进行推断,使得学生判断词义的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阅读的训练还要注重对于时间的把控,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行时间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紧迫感,还能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精力高度集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对于文章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中心主旨加以概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测学生阅读水平的实际情况,更能较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和表达思维。要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信息进行筛选,区分文章的主要信息和关键词。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教师进行引导,比如让同学阅读其他同学总结的文章概要,并说说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概要相比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要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全面的概括,确保学生不会漏掉关键的有效信息。
三、阅读学习中要注重的实际问题
要对阅读课型做到充分的辨别,包括文章内的生词、短语和文章结构;对于重要的内容要进行朗读、背诵等加以训练达到记忆的效果。要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浏览的方式对于英文书籍、报刊、杂志等材料进行快速简单的阅读,迅速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和文章主旨。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必须要选择优秀、健康的材料,生词量不能超过学生掌握的单词量的1%,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直接领悟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力。而不应该把阅读理解的重点放在分析层面上。
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没有阅读的语言输入就不会有口语表达的输出,可以说,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习惯的重要途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锻炼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科学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范谊.精泛结合,循环阅读[J].外语界,1995,(4).
[2]张祥保,李赋宁.英语学习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熊金霞.中小学外语教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