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化教学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2015-08-28 15:46王晓宏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考核

王晓宏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了小班化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解决提出了笔者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大班化教学 因材施教 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9-01

一、小班化教学的基本发展概况

从16世纪开始,作为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就初见雏形,经过17世纪的发展,这一形式基本就确定下来了。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以教师为中心”;苏联教育家确立了课程的类型与结构,这样就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各个国家广泛应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越来越显示出缺陷。首先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他们统一要求就有悖于其个性发展,同时一部分高校还是应该走精英化教学的道路。所以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国内外都进行了许多教学改革,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美国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小班化教学具有很多班级授课制没有的优点,因此从上世纪末就大力在各个学生段推行小班化教学。我国也有部分城市、部分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四川大学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实施这一教学改革的高校,并于2011年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我校的小班化教学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小班化教学是改变以前“为教师为中心”,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努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高校向精英化教学迈出的坚实一步。

二、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笔者在这里不想重述小班化教学的优点,只想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教学经历,提出一些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供大家思考。

1.小班化教学学生的组成与考试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一个班上学生的水平差异若太大,这对教学过程的实施将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同的内容,有些同学能轻松理解,而有些同学需重复几遍、反复阐述方能掌握,这势必造成时间的不足。而现在的学生组成,往往是同一学院的学生随机组成,因此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我建议在分班时,可参考高考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将分数接近的同学分在一个班上。这样学生之间的差异相对小些,教师则容易把握教学的进度,教学的效果或许会好很多。对于学生的考试问题,现在虽然大致分了数一、数二、数三,但同在一起的学生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考试内容、难度是完全一样的,这不仅对一些学院的学生存在较大的挑战,而且对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手段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学生的考试最好是分学院进行,同负责一个学院的老师们共同商定考试内容、难度,这样就能避免赶进度的问题,而做到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2.小班化教学学生的人数

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最好在20人左右,最多不能超过30人,因为人数越多,老师就越照顾不过来。由于现在是改革初期,有很多的配套措施还不到位,班级学生人数虽然與以往相比有较大减少,但总体上还在70人左右,仍然远远超过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上限。这就很难体现出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对教学的改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小班化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在一个学院选出一部分相对优异的学生,组成20人左右的小班,剩下的学生仍然按照原来的大班化教学进行。同时对小班化教学建立淘汰机制,每学期可通过考核,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小班,差的学生退出来。这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小班化教学学生的人数问题,还可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待条件成熟时,再大面积实施小班化教学。

3.小班化教学教师的组成

小班化教学需要高素质教师,这就要求更多高水平的教师投身于本科生教学中来。在目前条件下,首先应该动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积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同时教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一些有潜力的学生,又可把他们选出来再进一步培养。这不仅对学生的成才有很大的帮助,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其次,学校也需着手培养一支热爱本科生教学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综合素质,以满足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人才需求。

4.小班化教学教师的考核

现在班级人数变小了,但一些老师的授课形式与以前的大班化教学基本相同,仍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原因之一还是学生人数太多,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手段,比如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难以实施;原因之二是授课教师还没有小班化教学的教学热情,也就是缺乏积极性。出现第二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绩效与其教学的效果没有多大关系,教好教坏几乎一个样,当然这就很难保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我们就需要科学地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考核,然而这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如果仅看最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当然远远不够的,一是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确确实实存在水平的差异,这样对教师就不公平;二是仅看分数的话又回到原来应试教育模式的老路上了,这与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初衷是不相符的。那么教师同行、学生的评价就显得重要了,但这里面依然存在不客观的因素。我想这个问题经过教育领导者的深思熟虑一定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笔者这几年在教学中常常思考的问题,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上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考核
内部考核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探析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