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公开对财务管理的启示

2015-08-19 08:15王琰
中国经贸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三公经费三公启示

王琰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政府及其部门预决算公开普遍关注,特别是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境)为代表的“三公”经费开支,年年都是热点,但却年年破题乏力。“三公”经费公开的历程是我国预算信息公开的一个缩影,目前还属于初始阶段,随着“三公”经费公开的不断深入,由此而暴露出的问题比比皆是,给我们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挑战。本文浅析了“三公”经费的意义和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公经费;启示;财务管理

一、引言

2011年5月,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国务院明确要求中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须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接受公众监督。把“三公”经费预决算拿出来“晒一晒”,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打造“阳光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三公”经费的公开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打造廉洁政府的需要。体现了国家实施节约办公的决心,和打造阳光政府的决心,并且维系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二、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

就两三年间公布的“三公”经费情况来看,公开的广度和深度,细化程度都是在不断地提高的,但公开三公经费尚属尝试阶段,公开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三公经费明细不明确

有的部门“三公”经费报表只是罗列大量的数字,没有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对经费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效果等问题均未做任何说明和解释;有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仅有寥寥数语,让人读来一头雾水,被网友戏称为“天书”。

2.“三公”经费归类不规范

各部门对三类经费的归类可谓是五花八门,将部门的“功能支出”与“经济支出”混淆。有的单位担心晒出的“三公”经费有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求,刻意隐瞒了部分不合理支出;有的担心公开的“三公”经费的数额太大,将一些支出项目转移。

“三公”经费的公开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纳税人对这些数据如同雾里看花,看到的都是一笔笔弄不明白的“糊涂账”。

3.“三公”经费公开的时间不及时

从公开的具体时间看,有些部门尽量拖延公开时间,有些单位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公开。就像一些媒体评论的一样,“三公”经费的公开像是在一点点挤牙膏,给人敷衍和不愿公开的感觉,没有底气,不够彻底。

三、从强化财务管理入手提出新看法

“三公”经费的全面公开,需要真实的数据,要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考验,首先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规范财务要求,完善处理方法

政府单位的财务部门要做好基础工作,从把三个关口,方能有效控制单位的消费性支出。

(1)守住资金支付结算关口。根据《会计法》和国库集中支付等有关政策,鼓励核算单位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和比例。对于授权支付资金,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限额以上必须采用转账方式结算,防止现金结算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杜绝财政资金被“移花接木”。

(2)细化会计账务核算关口。在全面理解“三公”经费的基础上,完善各单位“三公”经费的财务核算,以全面反映“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各个单位要做好部门预算、决算以及会计账目的协调一致,使“三公”经费的数据有据可议,有账可查。

各级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费用”等支出进行分类科目。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备查账,设置明细分类账对“三公”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严格禁止将“三公”经费支出列入其他科目,对于会计信息做到真实准确。

(3)严守原始凭证审核关口。严守财经纪律,制定原始单据审细则,加大对原始票据在合法性、真实性等方面的审核力度,要求各预算单位认真落实,细致审核,制定审核支付业务流程,从源头杜绝虚假经济业务的发生。

2.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财务部门在对以前年度预算的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任务,分清轻重缓急,遵循节约原则。

将“三公”经费严格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其所占比例,并制定出相应的支出计划,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转嫁相关费用。进而在各级预算单位范围内牢固树立起“先预算,后支出”的观念,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约束力,从源头上加强监管,进一步降低单位公用经费的开支,遏制公用经费的增长,从而有效地压缩行政成本。

在预算环节,要严格建立支出机制。财务人员依据批复的预算进行经费的支出,避免“超支”和“无批复”支出的发生。

“三公”经费要严格控制行政性消耗,严格按照规定对批准的预算进行支出,严禁没有预算的支出,做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不混淆。

3.健全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标准

当前我国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各省市也相继落实到位。另外,各级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交通费、出国费和招待费的支出,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各级单位还应对“三公”经费的支出内容,如标准、范围等标准给予细化。对于确定是“三公”经费的范围内支出,审批环节、审批流程、控制标准、支出上限都做出明确规定,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

四、结束语

逐年快速增长的“三公”经费一直为广大民众诟病,也严重影响我国政府部门形象。国家各级单位也在不断加强“三公”经费的管理,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总而言之,“三公”经费的公开是历史的必然。这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归根究底应从财务管理角度入手,只有把财务管理做好才能从根本上将“三公”经费公开做到透明、可信、靠谱。

参考文献:

[1]彭光伦.“三公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年09期

[2]徐以平.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初探.中国总会计师,2014(1)

[3]丁爱霞.“三公”经费问题的原因对策浅析.现代商业,20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公经费三公启示
三公经费控制中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让百姓看得懂、愿意看“三公”账单
“三公”要严查,但美国不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