遆铁军 庄书蓓
(黑龙江省澳利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牛黄清感胶囊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及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处方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牛黄清感胶囊被列入H1N1 甲型流感诊疗方案[1],2013年又进入了最新一批治疗流感的国家基本药物。由于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潮湿,经常引起牛黄清感胶囊内容物受潮结块,影响产品质量。根据牛黄清感胶囊标准,黄芩苷为定量控制指标,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粉末包衣工艺后牛黄清感胶囊定量分析方法[2]进行方法学验证[3],以证明设定方法的可行性。
美国TSP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UV1000 紫外检测器,CLASS-LC-10A 色谱工作站,BP-211D 电子天平,KQ-250DE 数控超声波仪。
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00150-201128),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牛黄清感胶囊(批号130401、130402、130403,内容物经粉末包衣)由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甲醇为色谱纯,磷酸等试剂为分析优质纯。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溶解,配成每1ml 中约含20μg 的溶液,于200~400nm 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表明在274nm±2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对三批样品同法在200~400nm 波长范围内扫描,均在274nm±2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以274nm 为本品测定波长。
2.1.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0:6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取黄芩苷的对照品,加40%甲醇溶液溶解后,配制配成每1ml 中约含20μg 的溶液,进样10μl 记录色谱图。黄芩苷保留时间为RT=10.443min,且主峰与各其它成分可获得基线分离。
按处方药味的比例,配不含黄芩药材的群药,按工艺制成空白制剂,取空白制剂适量,制成本品阴性溶液,取本品阴性溶液,照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项下配制一定的浓度,进样10ul,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阴性溶液在于黄芩苷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未显色谱峰,故认为无干扰。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溶液在水浴上溶解后,放置室温,用40%甲醇溶液稀释成每1ml 含黄芩苷46.88μg,70.32μg,92.76μg,117.2μg,140.6μg的系列浓度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黄芩苷峰面积(A)为纵坐标,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表1)计算回归方程为A=34874.1X-20978.6 ,r=0.9998。结果表明本品在浓度46.88μg/ml 至140.6μg/ml 范围内,黄芩苷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峰面积与浓度表
表一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的样品(批号为130401,含量为22.44mg/粒)约0.3g,分别精密加入黄芩苷对照品溶液(2.367mg/ml)各10ml,测定含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二 加样回收率结果
加入黄芩苷的量(mg) 24.67 24.67 24.67 24.67 24.67测得总量(mg) 47.38 47.32 48.87 48.10 46.92回收率(%) 97.30 98.86 98.14 97.89 100.2平均回收率(%) 98.90 RSD(%) 1.3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 (60℃减压干燥恒重) 10mg,置100ml 量瓶中,加40%甲醇适量,置水浴中振摇,使溶解,放置至室温,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对照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约0.5g,研磨,精密称定,置50ml 量瓶中,加适量的40%甲醇溶液,超声处理20 分钟,放置室温后用40%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 ml 量瓶中,加4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计算出三批供试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含量测定数据见表3。
表三 三批供试品黄芩苷含量
本研究利用中国药典一部中的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牛黄清感胶囊的包衣粉末进行定量控制方法学初步研究,从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用此方法控制包衣粉的质量,操作简便、方法可靠,有良好重现性。
根据方解,牛黄清感胶囊处方中人工牛黄为君药,按照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确定原则,应制定含量指标来控制制剂的质量,比如测定胆酸或胆红素的含量测定,这也会更直接的控制本制剂质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甲型H1N1 流感诊疗方案(2010 版)》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79 号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WS-10752(ZD-0752)-2002-2012Z-2013 牛黄清感胶囊质量标准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物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