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薰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2015-08-19 02:45王科澎张艳媚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关节痛寒性外治法

林 华 王科澎 张艳媚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518000)

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指机体感受外界风寒湿邪引起以肌肉、关节疼痛(无红、肿、热)为主要表现的疾患[1]。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发病机理尚未研究清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类固醇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西医治疗此病较棘手。本病在传统医学属痹证范畴,中药外治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4],笔者将中药薰药联合穴位敷贴综合治疗与穴位敷贴单用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06月至2014年09月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的67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5 例,男10 例,女25 例;年龄19~70 岁,平均40 岁。对照组32 例,男7 例,女25 例;年龄18~72 岁,平均4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诊断标准[5]:(1)病史:有风湿寒邪侵袭史;(2)症状:关节或肌肉酸楚、麻木、疼痛甚至剧痛,活动困难,遇冷或天气变化(阴天、下雨、刮风)病情加重;(3)体征:受累关节因疼痛所致活动功能受限,但活动后减轻,多数病例只痛不肿,或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无红热);(4)实验室检查:ESR 绝大多数正常,ASO、RF、血常规均正常;(5)影像学:X 线检查少数可见软组织肿胀,一般无骨质改变;部分病程长的患者可并发骨质增生;(6)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1.3 纳入标准

(1)自愿进行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5 岁。

1.4 排除标准

(1)年龄<18 岁或>75 岁,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2)合并其它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等患者;(3)资料不全、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系统治疗、无法判断疗效等患者。

1.5 中止试验标准

不能耐受中药薰药及穴位敷贴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中药薰药联合穴位敷贴

中药薰药:薰药方组成:当归6g,川芎6g,桂枝6g,木瓜6g,桑枝6g,威灵仙6g,伸筋草6g,透骨草6g,红花3g,羌活6g,木香6g,五加皮6g,生姜6g。将以上中药纳入纱布袋中,置于药箱煎煮,调节气温至50~55℃±,淋洗药液至45℃左右,以病人感觉温热、不烫伤皮肤为度[6]。熏蒸方法:坐位,将患肢伸入治疗仪中,熏蒸的同时间断喷出药液进行淋洗。

穴位敷贴:(方法同对照组)。中药薰药与穴位敷贴治疗同步进行。

2.2 对照组

穴位敷贴 以丹参、三棱、附子、莪术、白芥子、吴茱萸、桂皮、冰片等药各等分,碾为细末,用时将鲜姜汁与适量药粉搅拌为糊膏团状,取约0.5cm×0.5cm 敷贴于患处临近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血海、内外膝眼、曲池、手三里等穴位,以3cm×3cm 敷贴膜外贴固定,8h~12h 后取下,以温水拭净擦干。

2.3 疗效分析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 计算、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表1)

表1 风湿寒性性关节痛中医症候评分标准

2.4 疗效标准[7]

经过1~2 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效果。临床控制,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中医证侯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中医证侯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90%;有效,中医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侯积分减少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6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小于30%。愈显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

2.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

3.2 治疗结果

3.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x-± s,分)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愈显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愈显率为28.1%,总有效率84.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3 总疗程比较

治疗组临床控制的平均疗程为18.6 天,对照组的临床控制的平均疗程为28.0 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

4 结论

风湿寒性关节痛(风关痛)发病率高,春夏秋冬均可发生,虽然预后较好,但由于其明显的疼痛,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风关痛西医尚无有效的药物,多采用非甾体类药及类固醇激素对症治疗,但其疗效差、不良反应较大、停药后易复发,西医治愈颇为艰难。风关痛在传统医学属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侵袭肌肉、关节,遏阻气血,导致经络闭塞不通,不通则痛;且往往病程缠绵,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风湿寒邪深入筋骨经髓,终而成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标本同治为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法。在前人的研究中,外治法中药薰药及中药敷贴治疗风关痛均有较好的疗效[3-4],其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可能通过皮肤黏膜吸收、经络腧穴得气、免疫功能改善,互相作用并联系而达到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联合两种外治法达到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效果,让患者尽快成功的脱离病痛的折磨。中医外治法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有显著的效果,我们要不断总结前人使用外治法的经验,结合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外治法,单用或联用,不断提高、创新,使中医外治法在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得到广泛合理应用。

[1] 黄胜光,谭宁.风湿寒性关节痛[J].湖南中药大学学薄,2009.2(29):64-65.

[2] 苗立成,巫朝伦,刘珊.风湿寒性关节痛外治疗法浅析[J].光明中医,2014.29(3):55-556.

[3] 王海申.穴位贴敷治疗风湿寒性膝关节痛128 例[J].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2014,23(4):52.

[4] 王福祖.熏洗1 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321-1322,1353.

[5] 王兆铭.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23.

[6] 曾祯.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84 例[J].光明中医,2010,25(12):2252.

猜你喜欢
关节痛寒性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节痛型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鉴别
白介素1 在炎症性关节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泡澡刮痧防治秋季关节痛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骨关节痛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